白癜风什么原因引起的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1/5920693.html
立
秋
二
十
四
节
气
之
一
立
秋
,
农
历
七
月
节
今日立秋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立秋这天不论白天多么酷热,夜晚的风,不同于暑天那般,从此以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凉爽。
立秋?三候
初候
凉风至。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周语》曰火见而清风戒寒是也。凉风是西风肃清之风,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那般盛气逼人,热气蛰伏,凉意日增。
二候
白露降。大雨之后,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清晨的大地和植物上,常常会有晶莹的露珠产生。
三候
寒蝉鸣。寒蝉,《尔雅》曰寒螿蝉,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随着天气进一步转凉,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立秋?气候特点
气候特点
"立秋"时值公历八月上半月,习惯上表示秋季的开始,但气温未降至秋季标准,故有"三伏不尽秋到来"之说。温度开始下降,平均气温26-27℃,最高气温仍在35℃以上,一般早晚有些凉意,中午前后依然炎热。降水量开始减少,一般70-80毫米,常有大风和暴雨出现,但也有些年份出现早秋旱。一般光照充足,有利于早秋作物的生长发育。
立秋?农事
农谚说:“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这是说立秋日如果听到雷声,冬季时农作物就会欠收;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可以风调雨顺的过日子,农事不会有旱涝之忧,可以坐等丰收。
北方收获春玉米,防治夏玉米玉米螟,北方早稻收割果树可进行嫁接追肥,棉花打顶必须结束,控制旺长,调控株型,种萝卜、白菜。
立秋前后,华北地区的大白菜要抓紧播种,以保证在低温来临前有足够的热量条件,争取高产优质。
立秋?习俗
贴秋膘
伏天胃口差,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一些。清朝时,民间流行在数伏这天以悬秤称人,大多是称小孩,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瘦了需要“补”,弥补的办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贴秋膘”
咬秋
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吃秋桃
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晒秋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立秋?与茶
秋茶,是秋季产的茶。秋天降水少,气候干燥,在茶叶的长成、采摘和制作过程中都能最大程度保持茶叶的香气。在冷干的温度下制成的茶叶不仅内质保持较为完好,茶叶内含水分少,更显香气
古人说“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露白。”立秋对于茶叶而言,也是个重要的节气。“秋茶垂露细,寒菊带霜甘。”立秋前茶树生长繁荣茂盛,立秋之后茶树的内质逐渐丰富,因而,立秋之茶有着万物趋于成熟的内在力量。。事实上,由于现代泡茶技艺的发展,春茶的“苦”更受人追捧,更好喝。秋茶在营养成分方面一般也不如春茶。
秋茶的特点
秋季气候介于春夏之间,在秋茶后期,气候虽较为温和,但雨量往往不足,会使采制而成的茶叶显得较为枯老。特别是茶树历经春茶和夏茶的采收,体内营养有所亏缺,因此,采制而成的茶叶,内含物质显得贫乏,在这种情况下,不但茶叶滋味淡薄,而且香气欠高,叶色较黄。所谓“要好吃,秋白露”,其实,说的是茶叶“味道和淡”罢了。秋茶的汤色、滋味间于春茶和夏茶之间,香气平和,叶底柔软常有铜绿色。叶片轻薄瘦小,对夹叶较多,叶缘锯齿明显。
立秋?喝茶
青茶
常常听人说“春饮花、夏饮绿、秋饮青、冬饮红”。
青茶,即乌龙茶。介于绿、红之间,不寒不热,辛凉甘润,是中性茶。乌龙茶是我国特种名茶,经科学研究证实,乌龙茶除了与一般茶叶具有解热防署、消食去腻、减肥健美、提神益思,消除疲劳、生津利尿、杀菌消炎、解毒防病等保健功能外,还在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上有突出表现。
黑茶
黑茶可以降血脂、降血糖,而且还可以降血压,糖尿病人多喝黑茶很有好处。平时常喝黑茶能够杀菌消炎,治疗肠胃疾病,同时黑茶还能延缓衰老。喝过的黑茶可以再次利用其煮热水,用来泡脚可以除臭消炎,洗头可以去屑止痒。立秋后,脾胃虚寒者易发肠胃病,这时可热饮安化黑茶,特别是陈年安化黑茶对治疗慢性肠炎有非常好的效果。
《立秋》
乳鸦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
满阶梧桐月明中。
刘翰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