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middot真传承抓住春天的

季节走走停停

春寒渐渐消隐

来到一个美丽的驿站——谷雨

不管是否感知到,我们每天都跟随着时间的节律,在万物的悄然变化中生活着,欢畅着,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我们与节气同呼吸。而感知万物,亦是我们和孩子们心灵盛下宇宙的开始。

细雨连绵暮春到

雨生百谷夏将至

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说“春雨贵如油”。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极利于农作物中谷类作物的生长。最美人间四月天,在四月的芳菲中,信阳市第三小学一(2)班开展以“谷雨”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体会“雨水生百谷”的恩赐,体验大自然四季的变化节奏。

摘“谷雨茶”学习茶文化

谷雨是采茶的黄金时节,民间流传着“谷雨谷雨,采茶对雨”的谚语。相传谷雨这天喝茶有清火、辟邪、明目等功效。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茶树经过一冬休憩,又经过清明最清净明洁的雨水润养,谷雨时肥肥嫩嫩,枝叶里满是氨基酸和维生素。泡后一片片嫩叶如枝头再生,色泽明亮,芳香四溢沁人心脾,久泡仍余味悠长。

书韵二班禾合小队和探索小队的同学们前往文新茶村、豫茶书院开展了摘茶、泡茶、品茶等活动,了解泡茶讲究的是细节,如温度、时间、茶的投放量等,感受茶艺礼节背后的做人道理。

种“谷瓜豆”播种新希望

《群芳谱》:“谷雨,谷得雨而生也。”雨水后,土膏脉动,谷物得雨而茂盛,是播种移苗、种瓜点豆的好时节。

朝阳小队的同学们前往植物园进行翻土、种植、浇水活动,体验农事耕种过程,感悟自然物生长的力量!

04·19

谷雨

游“鸟岛”鸟弄桐花日

谷雨后五日,“鸣鸠拂其羽”。鸠,即鹰所化者,布谷也;拂,过击也。《本草》云:“拂羽飞而翼拍其身,气使然也。”斑鸠鸣叫,拍动羽翼四处飞翔,呼唤农人开始播种稻谷。布谷,播谷,多么贴切的名字。再五日,戴胜降于桑。“戴胜”头顶有长毛,又称鸡冠鸟,此时落于桑树,为蚕将生之候。

萌芽小队前往南湾湖观鸟,树立孩子们保护动物、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逛“庙会”学民俗文化

据《淮南子》记载,仓颉造字,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并号召天下臣民共习之。由于仓颉造字功德感天,玉皇大帝也便赐给人间一场不平凡的谷子雨,以慰劳圣功,这就是现在的“谷雨”节气。雨祭祀仓颉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及民间祭祀活动。作为一种民俗文化,谷雨庙会以祭祀仓颉为主线,弘扬仓颉文化,融文化、经贸为一体,以书法展、唱对台戏、诗联赛、社火、锣鼓赛为主。祭礼大典形式主要以祭乐、祭器、祭品,恭读祭文,谒祖扫墓为主。追梦小队的同学们前往信阳古玩城参观,了解民俗文化。

赏“谷雨花”放飞童心梦

谷雨花,牡丹香

谷雨将至

牡丹吐蕊

在这暮春暖阳中

一起去赴花的盛宴

留念即将离开的春天

暮春回望

我们在谷雨播种

等待明亮的夏天来临

将又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开始

“谷雨三朝看牡丹”,谷雨前后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称之为“谷雨花”。从隋朝起,每逢谷雨,全国各地都有观赏牡丹的盛会,花意盈盈,可谓人间仙境,乐知小队的同学们前往信阳市百花园开展赏“谷雨花”,循着春天的脚步,抓住春天的尾巴,手绘风筝,放飞童心梦!

谷雨小贴士

1、合理增减衣物

气温虽然转暖,但早晚仍较凉,早出晚归者要注意增减衣服,避免受寒感冒。

2、过敏体质的人要少与过敏源接触

过敏体质的人这个季节应防花粉症及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特别要注意避免与过敏源接触,减少户外活动。在饮食上减少高蛋白质、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出医院就诊。

3、祛湿保健

谷雨后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会让人体由内到外产生不适反应。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说,如此潮湿的环境,湿邪容易侵入人体为患,造成胃口不佳、身体困重不爽、头重如裹、关节肌肉酸重等情况,如若已经患有各类关节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也容易在该节气诱发。所以谷雨养生要注意祛湿,在饮食上加以配合。具有良好祛湿效果的食物有:白扁豆、赤豆、薏仁、山药、荷叶、芡实、冬瓜、陈皮、白萝卜、藕、海带、竹笋、鲫鱼、豆芽等。

4、最适宜养肝的蔬菜

特别提示的是:过了谷雨便意味着春季快过去了,按照中医“春养肝”的观点,要抓紧时机调理肝血。此时的食疗要点重在养肝清肝、滋养明目。而在众多的蔬菜之中,最适宜养肝的是菠菜。中医认为,菠菜性甘凉,入肠、胃经。有补血止血、利五脏、通血脉、止渴润肠、滋阴平肝、助消化、清理肠胃热毒的功效,对肝气不舒并发胃病的辅助治疗常有良效。对春季里因为肝阴不足引起的高血压、头痛目眩和贫血等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古时它指引人们农耕,现代是人们日常生活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是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结晶。每一次节气都希望老师和家长可以多让孩子们了解24节气知识,传承优良的民间传统习俗。

大自然是最美的课堂

谷雨时节

抓住最后一抹春光

和孩子一起拥抱暮春

策划:陈丹文稿:吴琳

图片:一(2)班编辑:黄秋月

责编:李英终审:陈丹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bumayea.com/lyhc/76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