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夫们继续做客红驿直播间为我们带来讲座。这次由都瑾至大夫主讲,讲座主题是“高血压的认识”。
01
什么是高血压?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食物种类繁多,其中不乏高油脂多盐食物。久而久之,身体悄悄出现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怎样算高血压?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收缩压≥mmHg和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
02
高血压的原因
1、超重和肥胖
BMI≥24kg/m2者发生高血压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4倍。
身体脂肪的分布与高血压发生也有关。腹部脂肪聚集越多,血压水平就越高。腰围男性≥90cm或女性≥85cm,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腰围正常者的4倍以上。
2、饮酒
虽然少量饮酒后短时间内血压会有所下降,但长期少量饮酒可使血压轻度升高;过量饮酒则使血压明显升高。且血压上升幅度随着饮酒量增加而增大。
饮酒还会降低降压治疗的疗效,而过量饮酒可诱发急性脑出血或心肌梗死。3、高钠、低钾膳食
饮食不合理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人均每天盐摄入量12~15g以上。
在盐与血压的国际协作研究中,反应膳食钠、钾量的24h尿钠/钾比值,我国人群在6以上,而西方人群仅为2-3。
4、精神紧张
长期从事高度精神紧张工作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增加。比如:警察。
02
老年人高血压特点
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是指一个人的舒张压不高,仅仅收缩压超过正常范围。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主动脉硬化,动脉系统内的血流量得不到缓冲,且动脉顺应性减退,导致收缩压升高。
2、脉压增大
脉压是反映动脉血管弹性的指标。脉压40mmHg诊断为脉压增大,老年人的脉压可达50-mmHg。
3、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是由于体位的改变,如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发生的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低血压。
患有这种低血压的老年人,谨记一条法则:慢起慢坐,一切都要慢
4、血压波动大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更易随情绪、季节和体位的变化而出现明显波动,部分高龄老年人甚至可发生餐后低血压。
5、血压昼夜节律变化
正常人一天中血压波动幅度在20-30毫米汞柱。老年人的波动幅度比年轻人大。
在睡眠的影响下,人一天的血压有2个高峰和2个低谷:早上6-8点为第一个高峰;8点后开始下降,到中午12点至下午2点为第一个低谷。
之后血压开始上升,到下午5-8点为第二个高峰;此后血压下降,到凌晨1-2点为全天最低点,也就是第二个低谷,然后血压逐渐上升。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多数表现为非杓型和反杓型血压。夜晚血压反比白天高。
6、并发症多
老年高血压并发症多且严重,包括动脉硬化、脑卒中、冠心病、心肌肥厚、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长期持久血压升高可致肾小球入球动脉硬化、肾小球纤维化、萎缩,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
03
中医对高血压认识
中国医书中很多对高血压进行记载,从中医角度来说,主要是以下原因导致高血压:1、情志失调;2、饮食不节;3、过度劳和逸;4、先天禀赋不足。具体如下:
1、情志失调
《黄帝内经》: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何来。
情志指喜怒忧思悲等情志的变化,长久持续的情志刺激可以是人体的气机紊乱,脏腑的阴阳失衡,气血失调导致高血压发病。大怒——伤肝——血随气升——引起血压升高——头痛、头晕甚至中风——为一些事不开心会闷出病来。
老年人应该保持心情愉悦。2、饮食不节
老年人正确的做法,禁食肥甘厚味。肥是指油腻的东西,甘是指甜的东西,特别是老年人要少吃,中医学认为:肥者令人内热,热郁化火,甘者令人中满,难以消化,就会造成动脉硬化,血压升高。另外少吃盐,少饮酒。
3、过度劳和逸
过度的劳和逸,都会引起血压的改变。中医认为,劳力过多,耗伤元气,经脉有所失养,老年人尤其要避免劳神过度,劳神过度就会伤阴,阴虚则易出现肝阳上亢。安逸过多也不行。中医说“久卧伤气,久坐伤肉”。越是不动,气血就越不流畅,导致脾胃功能异常,痰湿内生。
4、先天禀赋不足
高血压有一定的遗传性,中医认为是先天禀赋不足。(一级亲属发病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
04
02
从最开始对新冠疫情的猝不及防,到全民抗疫的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再到实现疫情防控常态化,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抗疫经验,取得了来之不易的重大成果。(来源:人民网)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原则
高血压患者出现头痛、头晕、头胀、失眠、烦躁等症状时,中医认为是由于肝肾阴虚,阴虚阳亢,阳亢化风所致。一般通过清热泻火、平肝熄风来治疗。常见引起高血压病因大致如下:肝阳上亢、痰湿中阻、瘀血阻络、肝肾阴虚。
1、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最多见病人面红火气大——阳热证。病根阴虚:脑晕、头痛,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口苦、肢体麻木、舌红。一般治法是滋阴潜阳。服用如下中药:天麻、钩藤、菊花、夏枯草、罗布麻叶、决明子等。
2、痰湿中阻
此型常见于肥胖、血糖高、血脂高的高血压病人。虽然表现也是头晕,但与前者不同是一种头被蒙起来的昏沉沉的感受,还有胸脘痞满,胸口像有东西塞住、胃口不好、甚至恶心、周身困倦、舌体比较胖、切有齿印。一般治法是平肝健脾,化痰祛湿。服用如下中药:白术、茯苓、半夏、橘红、荷叶、玉米须等。
3、瘀血阻络
主要包含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表现为胸闷胸痛,痛为刺痛,痛处固定,还有心慌、四肢发麻、口唇青紫、舌暗或有紫色。一般治法是以活血化瘀为主。服用如下中药:当归、红花、赤芍、牛膝、枳壳、柴胡等。
4、肝肾阴虚
此型以虚为主,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眼睛干涩、口咽干燥,因有内热,所以舌红。一般治法是滋阴清热。服用如下中药枸杞、生地黄、白芍、泽泻、葛根山萸肉等。
05
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1、合理饮食
低盐饮食可降低收缩压2-8mmHg,我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倡每人每日食盐量应少于6克。
低脂肪饮食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有害,应减少摄入(此类脂肪酸多含于牛、羊、猪等动物的脂肪中,动物性食物以畜肉类含脂肪最丰富,且多为饱和脂肪酸。有少数植物如椰子油、可可油、棕榈油等中也多含此类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有益,应增加摄入(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鱼油,以蔬菜水果为主)
控制热量
主食:每天4两(女),6两(男)
粗粮、细粮搭配
一周吃2-3次粗粮
定期吃些小米、棒子面、红薯等
少吃甜食,如点心等
多吃蔬菜和水果
2、适量运动
规律的体育锻炼可降低收缩压4-9mmHg。
运动三原则
有恒:经常的、规律的运动
有序:循序渐进
有度:根据自身年龄和体质适度运动
强度低、有节奏、不中断、持续时间长。如步行、慢跑、游泳、骑车、爬楼、登山、球类等。
3、保持心理平衡
得了高血压要重视,但不要紧张。平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情,知足常乐。注意缓解精神压力和紧张情绪。
小贴士:如何测血压
1、测量前30分钟内不要吸烟或喝咖啡、浓茶,排空膀胱
2、测量前至少休息5-10分钟,保持心情平静
3、坐位,右上臂尽量裸露。如果穿着过多或过厚衣服,可导致测得的血压偏高
上臂及血压计与心脏处同一水平面
4、间隔1-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平均值记录
5、提倡家庭自我测量血压,可排除白大褂高血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