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旨:面向全国推荐名家力作,扶持文学新人,助推贵州文学的繁荣和发展
瓮溪:茶在山上梳辫子
田儒军
引言
瓮溪镇脱贫攻坚诞生的农旅园区四张牌:鱼在汤家翻坝子(汤家坝鱼塘),云在三星照镜子(三星水库供水网),水在联盟戏猴子(猴子沟景区),茶在山上梳辫子(万亩茶山)。
一
“太阳当顶热辣辣,不见主家来送茶。茶在坡上刚发芽,茶水还在河底峡。”
瓮溪福禄寿公司的茶叶技术员“黑皮”来了,他不太熟悉本地的风土人情,唱山歌逗逗他是每天的常事,他似懂非懂的样子,让大家很开心。
年4月12日,瓮溪镇大寨村打草坪茶场,中午休息时,一大群薅草的妇女坐在公路路肩上,吃着从家里带来的午饭,喝着茶水,玩着手机,摆些浑浑素素的龙门阵,也说些家长里短。40多个人呢,像公路的人体护栏。“黑皮”到场,护栏成墙,“黑皮”爱与她们开玩笑,她们也爱和“黑皮”开玩笑。“黑皮”名叫芮利平,浙江湖州人,今年60岁,因皮肤黑,和非洲人有一比,但为人随和,人人皆呼“黑皮”,或者嗨皮,竞不知其真名,见面老远就喊“嗨~”。黑皮也跟着“嗨~”,笑眯眯的,一点都不生气。
“黑皮”问,你们唱的什么山歌?妇女们齐声说,老板,在唱你狗夹呢?这么大的太阳,你都舍不得买点饮料给大家解渴,这山歌是要你去买饮料,哈哈哈——。
黑皮又问,哪样叫“狗夹”嘛?套狗的吗?我车上没有“狗夹”,哪里有卖的?
又一阵哈哈声!
“黑皮”感觉可能又是遭戏弄了:“笑你个脑壳!我看你们吃饭还差点味道,不香,我来给你们加把糠。”“黑皮”用学到俏皮话回击。
“黑老板,你们过的是小康生活,你们才专门吃糠哟,哈~哈~哈~”妇女们又搬回一局,开心地大笑起来。
“黑皮”来瓮溪2年了,他说,这里的老百姓幽默,爱说“你个脑壳”,这句话在这里很神奇,不管什么场合,只要来一句“你个脑壳”,他们就能跟你打成一片。
“黑皮”又问,“你个脑壳”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边人都爱说这句话?
我说,这个问题很含蓄了,意义多关,通常指代非分之想或过分那类,表示婉拒或者否定。比如你想占点什么人的便宜,想跟人亲热,人家很羞涩,就会说“想你个脑壳”;又比如做事不理想,“做你个脑壳”;想吃点好东西,“吃你个脑壳”等等,多半是玩笑话,很轻微的责怪话。
“黑皮”就站到茶垄上检查薅草质量,一眼见几沟铲翻的草蔸蔸未抖尽泥巴,就对着那些工人们吼,“唱你个脑壳,笑你个脑壳,薅你个脑壳,这草蔸蔸不抖干净泥巴,草不得死,抢肥料,茶叶长你个脑壳!”
“头顶太阳大,晒死草头王,众亲来薅草,汗水滴成行。老板发工钱,明天去赶场,买台电动车,再买新衣裳。穿起正合适,茶山逗情郎。哈~哈~哈~”。山歌又起了!
“哈~哈~哈~”妇女们群起轰笑。“黑皮”是个开心果,走到哪里都会迎来笑声。
“大家笑归笑,做归做,要当成自家的活路做,你们要马上整改,这几沟是哪个薅的,我是晓得的,如果偷懒,不要怪我下次不喊你们了!”代班的马荣发话了,像定海神针,场面一下子安静了。
马荣是大寨村的监督委主任,67岁了,曾经当过30年的村支书,虽然现在不是支书了,但人们仍习惯称他“老支书”。年3月,瓮溪福禄寿公司聘请当茶山管理员,他熟悉每丘地块,熟悉每个村民,当然每个村民都熟悉他,知道他说一不二。
“太阳起来步步高,男女老少把草薅,一字排开薅起来,又是唱来又是敲。锄头要直不要翘,莫拿锄头来撑腰,锄把撑断不要紧,撑断腰杆难开交。”“噢!莫要以为只有你们会说会唱,话不多说了,开工!”马支书一声令下,人群向四方山坡散去,有些人故意拖着锄头走,锄头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像是一种抗议。
“这些地方太适合种茶了,海拔米,从九月到第二年四月,基本上每天早晚都有雾,种茶是真正的云雾茶!冬天要雪凝封山半个月,原来这几山几岭全是茅草,所以叫打草坪,雪凝过后的虫草最值钱,村民们就来满山找虫草,挖虫草,挣点盐巴钱。虫草是有灵性的,要逢有缘人,不是人人都能挖到虫草的。”马荣说起打草坪如述家珍。
“我们原本没有计划在这里发展茶叶的,镇里面张进亚书记、袁毅镇长带领我们来考察时,雾浓得化不开,能见度只有10来米,我们看见路边到处是狼毒草,又听到马支书说这里还生长虫草,就决定要在这里发展茶叶。要将最名贵的黄金牙和黄金叶栽在这里,有狼毒草生长的地方宜栽茶,能长虫草的地方肯定出好茶,还有云雾天较多,那就是出高端精品茶的地方。”“黑皮”说。
年3月,“黑皮”来到瓮溪镇,曾想打退堂鼓。他有恐高症,开车走山区公路心里着慌,每次到茶区都头痛恶心,一次次提心吊胆,一次次适应,到了年3月底,终于克服了恐高症,生活归于正常。虽然生活归于正常,但还不能完全做到和村民一样自如,尤其是到联盟、大寨、山峰、上坝、大林5个村的茶区,上下班都会遇着浓雾,非常危险,将万亩茶园巡视一遍要2天时间。他说,早上顺着山龙爬挂壁路、穿云海,晚上回公司溜盘山路、冲雾浪,对于来自平原的人来说,每天体验“腾云驾雾”,简直惊险万分。
“黑皮”虽说是公司管理员兼技术员,但一点都不像其他公司的那些蓝领或白领,他属于“黑领”。如果不是因为他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暴露他是个外地人,你从形象上看就和本地农民无异,团团脸,胡子拉碴,中等身材,肩膀宽厚,迷彩外套沾满泥巴,高统胶鞋。皮卡车货箱里装着肥料,车内泥巴半寸厚。他说,每天拉茶苗、肥料、工具,顺路带工人上下班,没有时间洗车、修车,左前门耸拉着关不紧,右前门被岩头撞凹进去一大片,前保险杠也是扭曲的。每到一片茶园,他停车,从货箱里扛上一包肥料,扛进茶地里。他说,看嘛,全是些妇女在干活,老人家居多,我不送到地里,她们扛不动呀,这一包有斤呢!
瓮溪镇年新植茶亩,春秋两季施肥,一次施肥,每亩硫酸钾8斤,有机肥40斤,油粑50斤。这些肥料都是黑皮在转运,起垄、栽茶、施肥、剪枝、采摘他都要到每个现场做示范,确实无比辛苦。
为了让本地人掌握茶叶栽培和加工技术,树立信心,县里每年组织一线茶叶管理员到江苏常熟学习。年9月17日,马荣被派到常熟去学习,全县一共42人参加培训,他是年龄最大的人,在思南县挂职的副县长王晓东亲切接见他们。通过参观学习,马荣意识到瓮溪的优势是地理好、气候好、茶叶品质好,劣势是缺技术。他暗自发誓,一定要学好技术,不让年轻人笑话,“老支书”不能服输,一定要学“新技术”,老党员依然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力军。他的孙女在上海读大学,被他的决心感动,马上买来智能手机,教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