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寻茶Day4丨阿里山的姑娘去哪儿了

昨晚住在南投县竹山镇的宾馆,早上起来,邱先生带我到当地有名的意面铺,来一碗地道的面,然后出发阿里山。阿里山与冻顶、杉林溪和梨山是台湾高山茶的主要产区,因为阿里山的美景和原著民文化,更是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

竹山镇出发到阿里山,大约2小时的行程,从竹山上国3高速,在梅山乡出口下来,邱先生把几袋需要人工剪枝的乌龙茶交给一家农户加工,然后就开车进入阿里山的山道,我们并没有选择观光大道,而是阿里山的村道,邱先生说阿里山种茶的村庄大部分在后山的几个村庄,第一站经过太平村,这是阿里山最早开始种茶的地方。

从山脚开始的盘山公路,种满了密密麻麻的槟榔树,转过大约20多个弯道之后,槟榔林下面开始出现了间种的茶园。

“槟榔种在-米的海拔是最好的,不能有打霜的地方,如果冬天打霜,槟榔树就会死的”,我一边拍视频,一边问邱先生台湾的槟榔,“槟榔要算这里好吃,梅山有名的特产,她比屏东的好一些,咬起来不会那么粗,水分也会多一些。”

“原著民就是种槟榔的,后来茶叶往高山发展,就开始种茶叶了,当地的农民之前就是靠槟榔和竹笋为主要收入,大约30多年前茶叶好卖就种茶了,不过这几年也不好卖,你知道的,大陆过来的游客少了。”

转过了40多个弯道,再经过一小段山路就到了瑞里村,碰巧茶农叶先生家正在做茶,我们便停车去看看。

“我上次去安徽旅游,碰到一位老乡说我们阿里山的茶不好喝,还是他们自己的绿茶好喝,他给我尝尝买的阿里山茶,我喝了一口,那怎么是我们阿里山的茶啊,那显然是假冒我们的名字啦”,叶先生给我们聊起自己的茶叶生意,“我们这边不在阿里山的观光大道旁,游客来得少,茶叶这几年不是太好卖。”

“尝尝我们的柿子,很甜的,就种在后面茶园的空地上”,叶先生给我泡了刚刚做的冬茶,“我想让邱先生帮我报个名参加鹿谷农会的茶叶比赛,看看是不是有机会。”邱先生跟我说他春茶参加比赛,提供了7个茶样,但结果不是很好,生意不太好,又不想放弃,参加一次比赛如果没有中奖,要浪费好几万台币的。

午饭之后,我们继续往前开,到太和的樟树湖产区。

道路两边的山上和山下,时而看到正在采茶的场景,我们停下来拍照,找茶农聊天。“这里不像杉林溪,因为周边都有村落,所以都是当地的工人来采茶的”,邱先生在旁边给我介绍,“这些村庄,有很多是原著民的土地。”

“阿里山的茶不错的,那还是20多年前,我在这里买了30斤茶,花了10多万台币”,邱总在旁边说道,“你想想那时就是合计人民币多块了,这还是批发价,不是零售价格哦。这些年其他高山地区发展茶是一个影响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内来旅游的客人少了,所以大家的销售都感觉有一些压力”。

继续往前走,到奋起湖,这里其实是一个景区,我们也去溜达了一圈。

两只看路的神兽

冷泡茶

爱玉籽

阿里山小火车奋起湖站

从奋起湖出来,再到石桌村,然后往下山方向到龙头村,直到下山,阿里山的茶农跟我上一次来,还是一样,只是沿路基本上看不到太多游客,所以他们的生意也不好做了,到山脚的几个大型的游客接待中心,散落地停着几辆车。

“上个月好几万阿里山茶农去台北游行了,他们希望争取到一些政策”,邱先生给我介绍到,“政策现在还没到,估计下个月他们又会去游行了。”

晚餐到云林市的斗六吃康师傅面,了解到茶山的情况,加上马上要与邱先生告别,心情还有一些依依不舍。

梨山茶区因为距离比较远,上一次深度寻访过,加上时间不好安排,所以这一次就不过去了,晚餐后出发台中,在斗六乘坐台铁,70多分钟,我便进城了,开始下一阶段的茶文化探索之旅。

老谢家牛肉面

乘坐台铁到达台中

菜叔小福利

只要您的留言热度排在前三

就有机会获得菜叔从台湾邮寄的明信片1张

截止10月29日24点

我会持续更新本次台湾的寻茶之旅,欢迎朋友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bumayea.com/lydf/70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