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女人来自云南西双版纳的她,舍弃香

《红袖约》第二十期

20

弄茶时光

人物简介:孔玲梅,年生于云南西双版纳,青年时代嫁到香港,中年舍弃大都市的繁华生活,来到丈夫的故乡——新会崖门镇水背村,承包一个茶园,从此一心一意种好茶。她制作的“环保红茶”质量上乘,深受当地村民欢迎。

秋日午后,我坐在书房窗外的茶座上阅读,感觉眼睛疲倦了,便将看了大半的书合上,开始沏茶。这是阿梅送给我的绿茶,已经存放了一段日子。此际,茶叶在透明的玻璃壶中慢慢地绽放,舒展,嫩绿的叶芽被滚烫的开水唤醒了,渐次复活,以随水起舞的妙曼姿势,展示她前世那含翠欲滴的模样。爱茶之人,大概都喜欢以这样的方式来使生命中的诗意绽放。一种春天特有的气息在周围弥漫开来,仿佛瞬间变换了季节,秋去春回,我仿佛再度置身于阿梅的茶园。

记得那个春天的早晨,我第一次走进水背茶园,茶园里烟笼雾绕,茂密的老茶树刚刚吐出了嫩绿色的新芽,茶叶上沾染着一滴滴晶莹的露珠。一幅活生生的茶园春意图在我眼前缓缓展开,一位背着箩筐的中年女子悠然穿行于画中,一边采摘茶叶,一边哼着歌儿。她,就是茶园的女主人阿梅。

她浅笑着从画中走出来,交给我一只箩筐,然后,随手将我拉入画中。她教我采茶:“采茶要采这些嫩的,最好是摘两叶至三叶的,我们现在釆的是春茶,春茶的味道比较浓,就这样生吃,也会有一种甘凉的味道。”她当着我的面,随手塞了几片新鲜的茶叶入口,边咀嚼边说:“真是甘香,真是舒服!你也尝尝吧!”她摘下几片嫩嫩的茶叶,轻轻放在我的掌心。

阿梅是云南西双版纳拉祜族人。她为何千里迢迢来到新会崖门种茶呢?我不知道云南西双版纳和广东新会之间的距离,我只知道,她因为二十年前爱上了一个新会人而从此与新会结下缘分。

在茶园的小屋里,阿梅抱着一只可爱的小猫,轻轻松松地讲述了背后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我觉得他这个人挺好的,所以不怕山长水远,一定要嫁给他,哈哈哈。”这是阿梅的一句开场白。

年,居住香港的黄华沛到云南西双版纳旅行,在路上骑单车不小心跌倒,脚部受伤了,在那里养伤一个多月。有一天,他跟朋友出去吃饭,认识了一位拉祜族姑娘。圆圆的脸庞,大大的眼睛,笑起来特别甜美,用他的话来描述,就是很合他的眼缘。

见了几次面,他感觉自己不知不觉爱上了这位活泼的拉祜族姑娘,于是借了一辆三轮车,到那个拉祜族姑娘经常路过的地方守候她。他终于有一天约到了她。两个人坐着三轮车去看电影,他猛然想起自己还不知道拉祜族姑娘的名字,于是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问道:“请问你叫什么名字?”拉祜族姑娘有点害羞,轻声回答:“我叫阿梅。”他却听错了,误以为她是叫“阿没”,于是又问她为什么叫没有的“没”,到底是什么没?没什么?

这则笑话,成为了一个香港青年和一个拉祜族姑娘罗曼史中的序曲。当时,阿梅已注意到黄华沛的样子与众不同,好像很久没有理发,长了胡须,不修边幅,像个流浪汉。但他诙谐幽默的言谈给阿梅带来了许多笑声,也因此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这对茶园伴侣的故事被拍成了电视节目《茶园梦》。

黄华沛返回香港后,两人通过书信和电话谈恋爱,一年后结婚。

婚后五年,阿梅移居香港。香港跟她想象的完全不一样,见到住所周围缺乏绿色,心就凉了半截。那些林立的高楼大厦,让她很有压迫感,走到街上,满街都是人,她也觉得不舒服,她花了很长时间适应新环境。她并不喜欢香港的繁华,相反,留恋大自然,喜欢绿色的东西,她从小到大喜欢种菜,种花,一切的绿色植物,她都喜欢。生活在香港的屋檐下,却常常想念故乡的茶园。

她早在童时代就开始与茶相伴,成年后对茶的痴迷有增无减,一直梦想拥有一个茶园。黄华沛是一个有心人,将妻子的梦想铭记在心里,并努力争取让妻子梦想成真。

▲播音:新会电台节目主持人晓耘

年,黄华沛得知故乡新会崖门水背茶园即将承包期满,马上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妻子。阿梅雀跃不已,很快就收拾行李,离开香港,回来接手管理茶园。除草、开坑、翻土、剪枝,这些耕作,都需要付出体力与汗水,但阿梅心中喜欢,所以不觉得累。她愿意款待每一棵茶树,让茶诗意地栖居在她平凡的生命里。

大约半年后,黄华沛也放弃了香港的工作,回到家乡,与妻子一起朝朝暮暮守着这个茶园,过上了简朴而又浪漫的田园生活。

一个女人的幸福,往往需要身边的男人来成全。阿梅心里一直很感激丈夫,她说:“他总是迁就我,当初承包这个茶园是我的心愿,他心疼我一个人打理茶园太辛苦,就辞去了香港的工作,全心全意回来陪我种茶,如果没有他的支持,我也实现不了我的梦想。”

水背茶园始办于20世纪70年代初,当时是为了增加水背村集体收入而开办的。追溯起来,阿梅与水背茶园的缘分也真是有点玄妙。遥想当年,当水背茶园里成行成排的小茶树刚刚发出新芽时,在那遥远的西双版纳,刚满周岁的阿梅也正在一个茶园里蹒跚学步,呀呀学语。这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场景,虽然发生在同一时间,却因为空间距离的迢遥,无论如何也难以串联起来。谁会预料到,数十年之后,阿梅竟然穿越万水千山,成为这个水背茶园的女主人呢!

这个茶园的茶树都是沐浴过四十多年阳光雨露的老茶树,几乎每一棵都长得根粗叶茂,深得阿梅的喜爱。她曾经无处安放的乡情,终于在水背茶园里找到了如意的归宿。

对于阿梅来说,与茶相伴的时光,才是心安的时光。心安之处即是故乡,有了这个可以安放茶盏的地方,尘俗的喧嚣似乎就与內心世界有了一段美妙的距离。

种茶,是一种风雅的劳动。阿梅在风雅之余也追求健康,所以她种的是名副其实的环保茶,不施化肥,也不喷农药。鸟儿也喜欢在茶树上筑巢。

家门对面的一间红砖小屋,就是制茶工场。阿梅小时候在云南学到的制茶技术,如今终于派上了用场。杀青,揉茶,烘茶,都是她早已驾轻就熟的拿手活。而那一个四方形的烘炉,则是黄华沛亲自设计制作的制茶设备。烘炉旁边,堆放着晒干的荔枝树叶。黄华沛吿诉我,通过燃烧荔枝树叶来烘茶,制出来的茶就带有一种淡淡的荔枝的味道,特别甘香。

如今,茶园每年大约收获斤红茶,以每斤四十多元计算,他们的收入并不算丰厚,但他们觉得心满意足。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过上自己向往已久的田园生活,已经挣到了快乐,即使挣钱少一些也是值得的。阿梅说,她对物质的要求很少,够吃够用就行了,她是很知足的,所以容易感觉幸福。

▲在茶园里,孔玲梅教黄文婷采摘茶叶。

黄华沛说,他的幸福就是娶到阿梅这个好老婆。最令他感动的是,阿梅很懂得孝敬长辈,定期返回香港探望家婆,陪伴家婆小住一段日子。有一天,我打电话找阿梅,黄华沛说阿梅回香港了。接着,他对我说了一番话:“阿梅对我妈比我这个做儿子的更好,阿梅不是一出生就对着我妈,她喜欢我并不代表她要喜欢我家里人,但她嫁进我家之后,能够一直包容我妈的缺点与脾气,这一点,我真是非常佩服她。许多人都知道我妈性格古怪,脾气不好,很难跟别人相处,从来不会主动和别人沟通,而阿梅能够令她主动开口说话,真是了不起,可以说,阿梅是我们这个家族中第一个能够跟我妈和睦相处的人。”

阿梅从香港回来后,我再次进入茶园采访她。目睹他们坐着三轮车进入茶园的情景,既浪漫又温馨,这样的日子,好比一盏春茶,甘之如饴。

这一对千里姻缘一线牵的爱侣,将在这个茶园续写他们的爱情故事,也继续编织他们的梦想。阿梅的理想是可以长久地承包这个茶园,让她种茶一直种到老,直到自己再也不能劳作为止。

日落时分,蝉鸣渐息,茶园里响起了阿梅的歌声:今天的日子是好日子,朋友们一起来相聚,我很开心哟很开心!

在这个小茶园里,她种茶,种出了几分欢喜,也收获了她的小幸福。与茶相伴的分分秒秒,都是生命中的好时光。

作者简介

黄文婷,新会广播电视台记者,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从事媒体工作20多年,曾获“新会十大杰出青年”、“江门市优秀文艺家”、“当代十佳散文作家”等称号。已出版主要著作:《错出一段美丽》《带锁的日记》《走过纸婚年》《永远的长木椅》《一段美丽的错误》(台湾版)《精神贵妇》《一张餐桌的距离》《缘来结识你》《红袖约》。

请输入标题abcdefg

运营丨新会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

作者丨黄文婷

播音丨晓耘

编辑丨阮晓雯

责任编辑丨冯静雯

监制丨夏景星

版权声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bumayea.com/lybf/71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