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又名仙人粮,
味甘性平治劳伤,
补中益气乌须发,
填精益髓润五脏。
驻颜辟谷九蒸晒,
轻身延年寒暑当,
服食百日下三尸,
彭质矫居一扫光,
每日五片不间断,
服之十年登仙乡。
黄精,又名仙人余粮、野仙姜等,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黄精或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品种有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广布于我国的东北、西北、华北以及东南地区。
黄精的发现大概始于神农氏尝百草时期,黄精因其极好的滋补功效,寄托了道教对长生不死的不懈追求,黄精亦因道教万物有灵的宗教信仰而被奉为仙品。
道教中服食药饵“黄精”的历史早在东汉末年道教诞生之前,作为道教的早期雏形的神仙道,便以服食黄精作为主要的饵药之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载汉武帝时道士戴孟服黄精,又兼能种植。神仙道颇重外在形体练养,将黄精列为长期服用的仙品,寄托了人类对生命长生不老的渴望与追求。黄精亦是在古代劳动人民药食同源的长期实践中,被证实确有延年益寿的价值,服食黄精比道教的历史更要深远。
在道教经典《道藏》中,最早记载道门中人服食黄精的是东汉时期,如汉灵帝时淳于斟“服食胡麻黄精饵”,陶弘景撰的《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也记载:“张礼正,衡山,汉末服黄精。”汉末至北魏时期,道士张礼正“服黄精,颜色丁壮”,隋末道士岑道原“常食黄精,时百余岁,肤若冰雪”,元道士罗霎震撰《武当记胜集》认为黄精“苗带纯阳伴鹿眠,根头充实几经年”,历代道士服食黄精蔚然成风,不胜枚举。
道门中人服食黄精经久不衰,《续仙传》云:“朱孺子……深慕仙道,常登山岭采黄精服饵,历十余年。”不仅亲自去野外采食,而且留种栽培蔚然成风,如魏朝道士王晖,“常种黄精于溪侧,则虎为之耕,豹为之耘”。
武当山道士戴孟,“服白术、黄精,兼能种植”。唐睿宗时道人许宣平,墙壁题诗云:“一池荷叶衣无尽,两亩黄精食有余。”种植黄精达两亩规模,充分体现了道门中人的劳动智慧,与自食其力的优秀品德。
道教史料中黄精的神奇功效关于黄精的神奇疗效,《道藏》里有一个故事:临川有官员家虐待奴婢,奴婢逃入山中以黄精为食,逐渐身体轻健,不知饥饿,可以灵健地攀爬树木或飞身而下,一次官员家把其包围至山脚之下,竟然腾空飞上山顶,以至于官员家捕之不得。这则故事虽有些夸张,但黄精的功效据此可见一斑。
《列仙传》云人服食黄精“长生不死者万数”,张礼正“以汉末入山,服黄精,颜色丁状,常如年四十时”,《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载嵇康“闻道士遗言,饵木黄精令人久寿,意甚信之”,刘无名“服黄精白术,以希延生”,从中可以看出,服食黄精可使人延年益寿,延缓衰老,甚至寄托着道门中人长生不死的终极理想。此外黄精在辟谷术中也是要饵,久服令人不知饥饿。
道教认为服食黄精能使人延年益寿,甚而长生不死的具体原理是什呢?《图经集注衍义本草序例·雷公炮炙论序》将黄精列为草部上品,引《日华子本草》云:“补五劳七伤,助筋骨,止饥,耐寒暑,益脾胃,润心肺。单服九蒸九暴,食之驻颜。”可见黄精具有滋补疗虚的强大功效,通过补益脾胃,滋润心肺,强筋壮骨的原理使人耐饥饿、耐寒暑、恢复五脏的劳损和七情对身体的伤害。
《道藏神仙芝草经》云:“黄精,宽中益气,五脏调良,肌肉充盛,骨体坚强,其力倍,多年不老,颜色鲜明,发白更黑,齿落更生。”黄精还能补益气血,从而使五脏及肌肉、骨骼、气色、发齿都得到充足的气血供应,从而延缓衰老,甚至能让过早衰老的人恢复体质,还老复少。《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说黄精:“天官名此草为戊己芝。”戊己五行属土,脾胃亦属土,可见黄精主要功效为补益脾胃。
此外,在道教里黄精的强大功效还有更深层次的原理,《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说:“黄精之草,太阳之精也。结气九天……含精三阳……上承太火于少阳,吐葩于盛夏,积精成真,充根累节……积阳之所宗,其神化者也。”“太阳”又称“巨阳”、“三阳”,表示阳气最为充胜的意蕴,黄精内含至盛阳气所化生的精气,太火即相火,五行属木,木能生火,盛夏阳气至盛属火,所以黄精积聚精华于盛夏,而具有补益之功。
道门中人认为黄精的根、实、茎、叶、花皆可入药。《图经衍义本草》引《食疗》云:“根、叶、花、食皆可食之。”黄精植株唯花效用最佳,花最为难得,果实次之,根须次其果实,叶次须,如《抱朴子》云:服其花胜其食,其食胜其根。但花难得。道人主要服食其果实,其生食刺激咽喉,故九蒸九晒蒸熟食用,有打成粉末作散剂服用,有与其他饵药合成药丸服用,有蒸熟直接服食。
药食同源,黄精在现代生活中黄精与人参、灵芝、茯神并称为中医的四大仙药。在古代养生学家和医学家的眼中,精是一味神奇的延年益寿之品,甚至有“久服成仙”之说。黄精首载于《雷公炮制论》,后历代医学家对其都有研究和记载,《名医别录》将之列为上品,《本草纲目》言其:“坤土之精,为补养中宫之胜”。黄精在我国的药用历史已逾两千年,是数十种复方滋补药剂的重要组分。
当今生活中人们非常重视养生保健,黄精具有极高的食疗与药疗价值,故为市场需求量很大的食材和药材。《九华山志》记载了唐朝新罗王子终日以黄精为食,九十九岁而坐化成佛,人称地藏菩萨的故事。历史经验证明黄精无毒副作用,《道藏》也记载饥荒年代民众以黄精为食的历史。民间作为食材可用新鲜黄精炒菜、煎汤炖肉,用熟黄精泡茶泡酒等,以期达到延年益寿、美容养颜、补益气血的功效。但黄精因为养阴力度大,故性较滋腻,消化不良者多食可加重脾胃负担,常人过食亦可引起痰多腹泻等症状,故适量而止。
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
精于心,简于形。拷问灵魂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朦胧地看,心透;透非透、知未知,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
“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
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
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诱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简的标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人生百态,须当从一而终。乐以忘忧,简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简”。
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
大道至简,人生易简。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过岁月、走过生活,心里有许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当下放下,当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心灵飞翔的快感。要想改变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给找回来。我们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我们应该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天地之道,简易而已。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欣然享受生活。生活总的来说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简单做人,率性而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简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试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简单生活,随心、随性、随缘,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
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
悟入无怀之静境,一轮之心月独明,尽显心静之境界;心静自然从容洒脱,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现心静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静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华,而是平淡,不是热闹而是清欢。保持一颗童心,不开心的时候,心无遮拦地向朋友倾诉烦恼,开心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也许所有的忧愁会在倾诉中流走,所有的紧张会在大笑中释放。像孩子一样,简单生活,快乐生活,保持心灵原生态,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总有一个故事,想讲述却难以开口,就这样在心底,渐渐谱成了曲。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向往,失去了的,才会觉到珍贵。所谓的,得失、情缘、风景、驿站,都在时光的尘烟中,慢慢淡散。虽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难,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走远。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红尘路上,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懵懂的坚持着,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
黄精作为中医学中的要药,其性味甘平,归脾、肺、肾经。常被用来治疗气血虚弱、面黄肌瘦、气阴两虚的疾患。中医认为其具有健脾益气、生津补精血的作用,尤以与黑豆汁蒸拌,并加黄酒九蒸九晒的野生多年生黄精疗效最佳,其滋补功效可以与熟地黄、制首乌相媲美,故经方里多与之并用。现代药理表明,黄精富含有益健康的黄精多糖,以及多种氨基酸和糖甙,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对肺结核亦有佳效,还对高血压、高血糖等具有治疗作用。
黄精是中医传统补中益气药,“久服轻身延年不饥”,属药食两用中药,服用安全。《本草纲目》认为其“得坤土之精,为补养中宫之胜品”。因其味甘、性平、无毒,宜于久服,单用即有抗衰延年的作用,如古方黄精饼、黄精膏、黄精丸等是一味传统的延缓衰老中药。
黄精在道家来说是一种帮助修炼的“仙药”,吃了能容颜永驻、肌肉丰厚、延年益寿,并成为道家很推崇的养生养精良药,而且能补中益气、润心肺、强筋骨。有人说黄精是取义“黄土的精华”;《抱朴子》中曾说:“昔人以本品得坤土之气,获天地之精,故名。”两种说法差不多,都是说吸收了自然界灵气的意思。
《五符经》云:黄精获天地之淳精,故名为戊己芝,是此义也。
黄精滋肾润肺、养阴生津、补气健脾。对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者,可既补脾阴,又益脾气;对于糖尿病也有较好的疗效。
《本草纲目》:黄精受戊已之泄气,故为补黄宫之胜品。土者万物之母,母得其养,则水火既济,木金交合,而诸邪自去,百病不生矣。补诸虚,止寒热,填精髓,下三浊,这味药经过蒸发(为阴)炮制后,在进行晒干(为阳),如此从复九次,每一次的提炼它的药性都在进行变化,道家有九九归一之说。
1黄精的功效黄精以根茎入药,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功能。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等症,对于治疗糖尿病疗效显著。
中药治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食欲不振,心悸,气短,肺虚燥咳,津伤口渴,消渴病,肾虚精亏,腰膝酸软;外用治脚癣。
蒙药冶身体虚弱,胃寒,消化不良,食积,食泻,肾寒,滑精,阳痿,头晕目眩,腰腿痛。
2黄精的作用黄精味甘,性平,作用缓慢,可作久服滋补之品,黄精多被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阴虚肺燥、干咳少痰、须发早白、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等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精还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延缓衰老和抗菌的作用,对于糖尿病也很有疗效,对多种细菌和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如果把它跟枸杞合用,补精气的功效会增加很多。
《本草纲目》中曾记载:“黄精、苍术各四斤;枸杞根、柏叶各五斤;天门冬三斤。煮汁一石,同曲十斤,糯米一石,如常酿酒饮。”此方能“壮筋骨、益精髓、消白发”。
医学名著《奇效良方》中也提出用黄精和枸杞子互相配伍能益补精气的论述。可见黄精和枸杞真是天仙配。
黄精有抗缺氧、抗疲劳、抗衰老作用。能增强免疫功能,增强新陈代谢。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有延缓衰老和抗菌等作用,黄精多糖具有免疫激活作用。
用于阴虚肺燥,干咳少痰,及肺肾阴虚的劳嗽久咳等。可单用熬膏服,或配川贝母,知母等同用;治劳嗽久咳,可配地黄,天冬,百部等同用。用于脾胃虚弱。
黄精既补脾阴,又益脾气。若脾胃气虚而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脉象虚软者,可与党参,白术等同用。
如脾胃阴虚而致口干食少,饮食无味,舌红无苔者,可与石斛,麦冬,山药等同用。
用于肾虚精亏的头晕,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及消渴等。
治肾虚精亏,常配枸杞子等同用。
辛丑牛年顺星拜太岁,接财神求财大法会!点击查看精选道学文章
辛丑牛年,道家风水吉祥春联福字,开始请购!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①世上最厉害的算命!整整读了五遍,太透彻了(经典)②有这7个特征,说明你已达到很高的智慧境界③年的婚姻搭配规律绝非空穴来风,信不信由你!④医院标志玄机!⑤教你用道家的方法调动运气!
⑥常咽唾液活到九十九?揭古人长寿十大秘诀!
⑦家里出现了这些征兆,一定要去阻止!
⑧道家名著《淮南子》精华30句,一定惊动你的慧心!
⑨奇门遁甲原来这么厉害,不愧帝王之学!
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
精于心,简于形。拷问灵魂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朦胧地看,心透;透非透、知未知,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
“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
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
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诱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简的标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人生百态,须当从一而终。乐以忘忧,简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简”。
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
大道至简,人生易简。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过岁月、走过生活,心里有许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当下放下,当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心灵飞翔的快感。要想改变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给找回来。我们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我们应该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天地之道,简易而已。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欣然享受生活。生活总的来说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简单做人,率性而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简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试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简单生活,随心、随性、随缘,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
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
悟入无怀之静境,一轮之心月独明,尽显心静之境界;心静自然从容洒脱,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现心静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静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华,而是平淡,不是热闹而是清欢。保持一颗童心,不开心的时候,心无遮拦地向朋友倾诉烦恼,开心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也许所有的忧愁会在倾诉中流走,所有的紧张会在大笑中释放。像孩子一样,简单生活,快乐生活,保持心灵原生态,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总有一个故事,想讲述却难以开口,就这样在心底,渐渐谱成了曲。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向往,失去了的,才会觉到珍贵。所谓的,得失、情缘、风景、驿站,都在时光的尘烟中,慢慢淡散。虽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难,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走远。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红尘路上,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懵懂的坚持着,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
仙道貴生無量度人
修行交流
点右下方"写评论"发表评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