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抖蹚拜烘窨提茉莉花茶制造工艺心间记回

北京比较好皮肤病医院 http://m.39.net/pf/a_4658077.html

  15日上午,福州晚报小记者团的40多名小记者,前往春伦茉莉花茶文创园,观看茉莉花茶传统手工制作工艺,感受流传千年的茉莉花茶文化。

  一进园区,小记者们就被空气中飘散的茉莉花香所吸引,“我喝过茉莉花茶,但是不知道茶是怎么做出来的。”大家对茉莉花茶的制作工程很好奇。

  在传统工艺展示区里,匠人向小记者们展示了茉莉花茶手工制作工艺,小记者们还亲友尝试将茶胚和花苞混合用竹筛进行筛选。

  “平、抖、蹚、拜、烘、窨、提!”年过六旬的茉莉花茶传统工艺传承大师张子建,教小记者们用福州话念茉莉花茶制茶工艺七字诀,大家跟着念了近10遍,发音基本过关。

  随后,小记者们又到博物馆区,参观不同工艺制作的茉莉花茶,以及种植区内不同品种的茉莉花和茶树。

  福州作为世界茉莉花茶之乡,茉莉花茶对于福州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小记者们在文创园内认真参观采访,感受流传千年的茶文化,“我喝过茉莉花茶,没想到制作工程这么复杂,今天的采访活动让我学了不少知识。”三年级学生陈逸洋说。

小记者与张子建大师合影

小记者习作

小记者郑博韬

  今天我们来到了春伦集团,我心想为什么这个集团要叫春伦集团呢,通过讲解员我了解到:春伦集团也是国家AAA旅游景区。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孕育万物,充满追求。明前春茶是一年中品质最好的,品质是企业的第一生命力,所以春,代表着春伦人对产品的追求。成就事业,不仅要循商道,更要以伦理道德为立身之本,如此方能树品牌信誉以恒久,伦理道德的深刻内涵对完美企业文化、构建和谐企业、提高人员素质有重要意义。所以伦蕴涵春伦人对人品的崇尚。春伦凝结着春伦人对优质品质和崇尚人品的追求。

  来到展厅,一股芬芳的茉莉清香扑鼻而来,闻香而去我发现展厅吧台上有现泡的花茶,我心纳闷这是谁泡的呢?可我已经被茉莉花茶的清香给迷醉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我先冲上去端起一杯像八戒吞枣一样吞进肚里,一点儿味道也没尝到,于是我又品尝了一杯,这回我轻啜即可,顿时口齿留香,香气四溢,我不禁说到:福州的茉莉花茶简直堪称精品啊!我们刚去休息,讲解员解说道福州是世界茉莉花茶发源地,春伦集团是福州茉莉花茶的传承集团,有六代董事长。我以们去了花茶涅槃,讲解员详细解说:茉莉花茶的窑制原理是利用了茶坯(用于窑制花茶的茶叶称为“茶坯”)的吸香性以及鲜花的吐香性,经过平、抖、蹚、拜、烘、窑、提七道工序,精功细作,一吐一吸之间让茶坯吸满茉莉花香变成香气四溢的花茶。茉莉花英文名:Jasmine,学名:Jasminumsambac{Linn}Aiton,别名:抹厉,科属木犀科。

  我有幸现场参与筛茶,我轻而易举的拿起筛子,往逆时针方向抖动,可一不小心我又做成了顺时针,心想这下可惨了,别筛茶也做不好,我在第五组的组长地位很难保住啦,幸好陈老师过来帮我解围,我终于学会了怎么筛茶。我们又回到了博物馆,又开始狂补知识。级型茉莉花茶是指用等级绿茶为原料,将级型茶坯与茉莉鲜花拼命窑制而成。按照福州传统工艺正宗的福州茉莉花需要窑制三次以上,根据感官品质,将福州茉莉花分为银毫、春毫、香毫和特级。特种茉莉花指的是名优绿茶或特殊形态的绿茶素坯窑制而成的成品,外形千姿百态,似针、似珠、如环、如花,栩栩如生。就连古代的诗人江奎在《茉莉》中写道:“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更不用说冰心写的“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而我的故乡在福建,更是茶叶故乡中的故乡!”

  我们听完这些讲解,开心的走了,路上,我心想:我以后也要加入春伦集团!

小记者吴雨梦

琼花玉岛访茉莉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关于茉莉花茶的生产过程和故事吧!

  茉莉花最早是从印度传到福州的,已有多年的历史,而茉莉花又是我们福州市的市花,拥有浓浓的花香,茉莉花大概在五月至八月开放,今天终于在春伦集团认识了茉莉花茶的制造过程,老师演示了怎么放干花茶,我也很荣幸能亲自体验,今天让我最高兴的事情是得到了张伯伯的签名。如果还能体验采茶的乐趣那么我今天此行就没有遗憾啦!

小记者郭颜语

茉莉花茶香满天

  今天上午,我们小记者团来到春伦茉莉花文化园,最让我难忘的是制作茉莉花茶的过程,讲解工艺的张伯伯是位老茶人,他说从采茶、杀青、烘焙好几个工艺流程才能做成毛茶,还需要用茉莉花窨制多遍才行。难怪一进园就闻到阵阵清香。老师还说,茉莉花茶茶王最高拍得26万每公斤的高价。茉莉花也是福州的市花,爱福州爱传统工艺。今天收获满满,无比开心。

小记者陈铭绅

茉莉花茶,香飘全球

我们福晚小记者团,今天来到了福州著名的茉莉花茶发源地——福建春伦集团的总部,它是一个集文化、创意、休闲、体验、娱乐为一体的国家AAA级景区。

茉莉花茶起源于西汉,它是多年前从印度传到了中国,于是它就迅速在福州等中国南部的地区扎根落户。从此,福州茉莉花茶与历史名城福州有着共生共荣的不解之缘。

一走进去,讲解员阿姨就热情地给我们端上了一小杯茉莉花茶,我闻了闻,啊!好香呐,真不愧是茉莉花茶!一股浓郁的茉莉花香在我的鼻中徘徊,让人神清气爽。我喝了一小口,哇塞,这味道真香,似乎把所有的茉莉花都泡在茶里才有这么香吧!我们品好了茶又准备向制茶体验区“进军”。

走了1分钟,我们就到达了制茶体验区。制茶大师张老师向我们解说,制作茉莉花茶的流程。流程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初制、精制、窨制。窨制的流程比较复杂,是平、抖、蹚、拜、烘、窨、提七道工序。把茶与花放在一起一个晚上,第二天用竹筛醒茶,绿茶经过茉莉花香的熏陶,变成了有茉莉花香的花茶。

接着来到博物馆,我看到了春伦集团的镇店之宝——茉莉针王。它是福州最高等级的九窨名茶,据说,1公斤要26万元呢!我凑近闻了闻,这香真能用无人能比来表示!难怪宋朝诗人江奎说:“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我今天总算知道了茉莉花茶的“香”。同样,比他品质差一些的还有茉莉白龙珠、茉莉金针菇,茉莉玉蝴蝶…

茶,在人们眼中看似平凡的样子,但,它在人们心中却是魅力无穷。元朝时,人们曾说过一句话:“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如今,茶已成了一部分人生活的必需品,你要来加入么?

小记者黄子妍

  今天我们小记者走进国家AAA旅游景区-春伦茉莉花茶文创园。今天的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了解茉莉花的历史、体验茉莉花的制作工艺、参观茉莉花博物馆。

  我们首先通过张老师和杜老师的介绍,了解到茉莉花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茉莉花是福州的市花,茉莉花茶是世界名茶。制作茉莉花茶有三个步骤:初制、精制、窨制,有平、抖、蹚、拜、烘、窨、提七道工序,老师还教我们怎么用福州话说这七道工序,有三个福州话说的很好的小朋友得到了老师签名的扇子,我真羡慕他们啊。我在茉莉花博物馆了解到了茉莉花有许多品种,其中有茉莉针王、茉莉玉蝴蝶、茉莉龙珠等品种,茉莉针王一公斤可以卖到26万,如果你们要买十公斤的话,就想当于卖到一套房子了,我还了解到春伦集团历史也很悠久,它竟然已经传承了六代,最后,让我高兴的是我很幸运的拿到了福州茉莉花茶传承大师张子建老师的签名。

小记者江玥颖

  今天早晨,下着蒙蒙细雨,我们来到春伦茉莉花创意园真真切切的感受了一回茉莉花茶的艺术。

  进入茉莉花园,一阵芬芳扑鼻而来,一人品尝过一杯又香又甜的茉莉花茶后,我们便来到了制茶的地方。制茶大师杜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制茶的七个步骤,分别是平、抖、蹚、拜、烘、窨、提。还讲了一些关于茉莉花的知识,比如:茉莉花的开花时期是5月至10月,茉莉花闽江两岸等。杜老师还演示了拜和平两个步骤,老师拿了一盆绿茶和一盆茉莉花,把绿茶和茉莉花均匀的混合在一起,让绿茶沾上茉莉花的香味,然后用过筛器把绿茶和茉莉花分开。我们每个小记者都亲身体验了一把过筛的过程,轮到我体验时我却稍一用力就连花带茶抖到筛子外面去了,看大师做起来很简单的样子,可自己做还真是有点难呢!

  之后我们来到博物馆,那里摆放着好多的茶具,其中有一个清朝的茶盘上面印了一幅美人奉茶的景象图,惟妙惟肖,美极了!

  讲解员姐姐还为我们讲解了茉莉花茶的历史文化传承。原来今天我们参观的春伦集团的负责人傅天龙、傅天甫兄弟俩是第六代传承人,他们曾荣获“福州茉莉花茶传统工艺传承大师”称号,真是了不起啊!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对茉莉花茶的制作过程和茉莉花茶的历史文化传承有了全面深刻的了解,我突然感觉自己爱上了茉莉花茶。

小记者王子墨

  今天我作为一名小记者来到位于仓山的春伦集团参观茉莉花茶园。进到茶园后,讲解员阿姨热情地邀请我们品尝这沁人心脾的茉莉花茶,我一看免费的,大口喝了两三口,觉得这茶不苦好喝!心想这样好喝的茶到底是怎么制作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跟随着讲解员阿姨见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大师张老师。张老师是个精神矍铄的老人,打完招呼后张老师开始为我们讲解,他说:“茉莉花开花在五月份至10月份,喜湿喜热。茉莉花茶包括花和茶叶,做茶的基本步骤包括初制、精制、窖制。一般都是在春天采摘,所以叫采春茶”。接下来竟然用福州话说步骤:平、抖、蹚、拜、烘、提、窖。讲完后叫我们跟着他学用福州话讲这七个字,谁学的最好就会得到大师亲笔签名的一把扇子!大家一听有奖品,都跃跃欲试,积极参加。刚开始我不好意思参加,因为我从来没有讲过福州话。但后来我看见大家水平也就这样,想着不如去碰碰运气,也举手参加,第一轮没选上,但我不气垒,认真听老师的发音后参加第二轮的比赛,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我竟然进入讲福州话的前三名!太让人意外了!我如愿以偿的和大师合影并得到他亲笔签名的一把扇子!最后张老师告诉我们什么是采青、凉青、杀青、揉捻、烘培,并让我们亲自体验茶花用筛子怎么进行分离。可惜时间太有限了,我们每个人只有十几秒的时间操作。恋恋不舍离开张老师讲解的地方,我们跟随讲解员阿姨又回到一楼大厅,厅里有块寿山石,福州人喜欢红色所以叫福龙石。一楼还有一个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古代倒茶的工具。二楼博物馆放着镇园之宝叫茉莉针王,它是经过九窖加工才制作出来的。价格一公斤26万!最后带队老师又跟我们讲解了十二星座对应的茶,我们听的津津有味!

  今天的参观我了解了茉莉花茶和她的制作步骤,更让我感兴趣的是一斤26万的茉莉针王!不过最最难忘的还是和张老师学习福州话,并得到大师的亲笔签名的扇子,感到今天自己太幸运了,希望好运一直伴随我!

小记者黄梓轩

  今天,我来到了琼花玉岛上,到了春伦茉莉花茶文创园。刚到大厅,讲解员就邀请我们一起品尝了茉莉花茶。端起茶杯,一股淡雅的清香便环绕全身,轻抿一口,顿时唇齿留香。

  接着,我们来到制作车间,讲解员介绍道:茉莉花的窨制利用了茶坯(窨制花茶的茶叶)的吸香性以及茉莉花的吐香性。制作茉莉花茶的茶叶要用上好的春茶,经过初制,精制二道工序才能选用。茉莉花要选含苞待放的,品质优良的花。再经过平、抖、蹚、拜、烘、窨、提七道工序,精功细作,才能让茶坯吸满茉莉花香成为真正的茉莉花茶茶叶。

  我也参加了筛茶。我拿起木筛,把一堆茉莉花混合着茶叶倒了进去,接着,我拿着沉甸甸的木筛用力左右摇晃起来。然后一堆茶叶便落进了筐中。我学会怎么筛茶了!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茶文化馆,馆里的桌子上摆着许多罐子,里面存放着不同的茉莉花茶叶。茶叶外形千姿百态,似螺、似球、似针,各不相同。我们打开罐子,浓郁的香味涌入鼻子,我精神为之一振!

  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我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我更爱我的祖国了!

小记者苏宇舟

  今天我和福晚小记者一行浩浩荡荡的来到了春伦茉莉花茶文创园,到了园区,我们先来到了大厅,品尝了正宗的茉莉花茶,那味道真的是十足的香哪!

  品过茶之后我们来到了一个木头做的制茶室,在那里我学到了:初制,精制和窨制。精制的过程缩略起来就是:抖,蹚;窨制的过程缩略起来就是:烘,窨,提;合起来就是:抖,蹚,烘,窨,提。而且还知道了茉莉花一般开在闽江河畔,它们喜暖好温,一般在6—10月份开花。

  我们听制茶的张伯伯说:在茉莉花含苞待放的时候将其摘下,在晚上9点左右,把花苞和炒好的茶胚放在一起,扔进“床”里,直到早上八点,揭开盖子,拿起一个竹筛。把“没睡醒”的茉莉花苞和香气扑鼻的茶胚放进竹筛中,往逆时针方向转动,这就完成了茶与茉莉花的分离。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喝的茉莉花茶里只有花香没有花的原因啦。

  最后我们来到二楼简单的了解了郑和七下西洋的原因:向全世界推广茉莉花茶。因为茉莉花茶不但具有茶特有的清香,还带有馥郁的茉莉花香。

  今天我不但知道了茉莉花茶的制做工艺,而且还知道了我生长的福州不但是茉莉花茶的发源地还是主产区,我内心感到无比的自豪。

小记者陈铃兰

  今天上午,天空下着微微的小雨,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在张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茉莉花文创园。

刚进大厅一股清香茉莉花味就扑鼻而来,认真听着讲解员的解说茉莉花茶,还邀请我们一起品茶,那味道香香甜甜的我好喜欢啊!

接着我们又来到一个小凉亭那里有很多漂亮的花和茶,老师还给我们讲许多花知识,比如:花开时间是5月至10月,茉莉花茶是世界名茶,茉莉花的制作过程等等。

然后我们又参观了博物馆,让我们认识了花茶有千百种,最为珍贵的是茉莉针王,1公斤零售价在26万元,是博物馆的茶之王。张伯伯也给我们介绍了红茶,白茶,黑茶,绿茶,黄茶,让我对茶知识收获很多。

小记者严林轩

  今天我乘坐地铁一号线到三角珵集合参加福晚小记者走进茉莉花文博园的活动。

  一走进茶馆的门,迎面而来是一块巨大的寿山石。迎接我们的讲解员阿姨请我们品尝了一杯清甜的茉莉花茶后,我们就排队到制作茉莉花茶的厂房。在那里有一位参加过国家级茉莉花茶制作比赛第一名的师傅为我们讲解茉莉花的制作工艺。因为茉莉花是福州的市花,茉莉花茶是福州的特产,所以师傅特地用福州话来教我们茉莉花茶制作的七个步骤:平、抖、蹚、拜、烘、窨、提。三个说得标准的小记者还得到老师亲笔签名的扇子作为纪念品。此外我还用竹筛把茉莉花和绿茶进行分离,亲自体验了茉莉花制作工艺中的一个环节:窨。

  在茉莉花茶博物馆我还了解到茉莉花茶分为好多形状、品种和等级。有圆形的,长条型的和粉末状的,其中粉末状的茶叶是这三种形状茶叶中最好的。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茉莉花茶品种是茉莉玉蝴蝶,在热水冲泡的时候它会向外张开,像蝴蝶在水中飞舞那样优美。另外等级越高的茉莉花茶不仅越香,价格也越贵。

  通过参观茉莉花文博园。我不仅增长了茉莉花的相关知识还了解到茉莉花茶的制作工艺,对中国的茶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小记者陈书忆

  茉莉花是福州的市花,她生长在闽江两岸,喜暖,喜湿,花期为5月~10月……这些我都知道,可茉莉花茶我却是第一次听说,茉莉花茶的滋味我也是第一次品尝到呢!

  10月15日上午,福晚小记者们共赴一场别样的“秋游”,前往春伦茉莉花茶文创园参观学习。淅淅沥沥的秋雨中,我们踏着轻快的步子,体验了茉莉花茶传统工艺制作过程。

  制作花茶,处处讲究!平、斗、蹚、拜、烘、窨、提,一道工序也不能马虎。我还记住了,茉莉花得选摘含苞待放的;她们得和茶叶一起在“床”上睡8个小时才能用筛子做茶花分离,这样,茶叶里便满满的都是茉莉花香了!你想啊,泡茶时,茶叶在热水中绽放,和着茶香飘溢出来的还有浓浓的茉莉花香,品一口,真是沁人心脾啊……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想起这支全家人都爱唱的香香甜甜的茉莉花歌,想起阳台上扦插成功如今依然花开的那几枝福晚茉莉花,我愈加地喜欢她了!

小记者林敏杰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花。。。”你一定听过这首歌吧,那你有闻过、喝过茉莉花茶吗?今天我就来参观芳香而又意义辉煌的春伦生态茶园,它可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哦!

  我们首先参观了花茶放干车间。老师说制作茉莉花茶过程分为抖、平、蹚、拜、烘、窨、提、抖。平、蹚是精制,而烘、窨、提则属于窨制。这制作工序简直比制造一架飞机还要复杂。其中最复杂的工序是窨,就是茶、花混合,让花的香味渗入到茶里,这个过程需要人一直翻拌,而且要掌握时间、温度、湿度,只要有一点偏差,就会影响茶的品质,所以真是“细节决定成败”啊!

  之后我们还参观了博物馆,了解了茉莉花茶的演变,以及一些与茉莉花茶相关的人物。

  参观完春伦茉莉花生态茶园后,茉莉花香在我唇齿间久久不散,真是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小记者陈逸洋

  今天是我初次与晓青老师一起参加小记者活动,就来到了著名的春伦茗茶基地!一到基地主厅,工作人员就为每位同学都献上了一杯清香的茉莉花茶,喝完感到神清气爽,比普通的茶好喝好几倍。

  过了一会儿老师们叫我们开始排队去了下一个地点,是一个制作间里,杜老师和另外两个老师正在等我们,那里的工作人员请杜老师给我们讲了茉莉花茶的故事并告诉我们制作流程分为:初制、精制、窨制,还有一个七言大字:平、抖、蹚、拜、烘、窨、提,生长时间是5月-10月,要采快开的花,制作方法是:采青、凉青、杀青、揉捻、烘培。

  然后我们回到了大厅看到了寿山石工作人员说他最有福气,然后我们来到了博物馆里面,有最高级的茉莉针王,一公斤就二十六万了!!!里面还有:茉莉龙芽、茉莉玉蝴蝶等………….

  最后我们又去看了茉莉花的树,好像很普通但很香,我们又去看了很多关于茶的故事。

  今天我无比开心,我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一天。

小记者黄歆弘

  今天我跟着晚报小记者大队伍来到春伦集团。这里不仅是茉莉花茶文创园也是3A级景区。

我们到了一个亭子,里面有两个老师跟我们讲解茉莉花茶的制作过程,以及它的要决等等。‘’窨制花茶七分椅,平抖蹚拜烘窨提。‘’茉莉的花期为5到10月份,闽江两岸生长,喜热喜湿。采花要采含苞待放的茉莉花,茉莉花是夜间开放的。制作茉莉花茶主要分为几个部分。初制、精制、窨制。采青、凉青、杀青、揉捻、烘焙。粗制为毛茶。所谓窨制,即叶与花的集合,是茶叶吸香的过程。茉莉花茶在窨床里八小时后,需要茶花分离,用竹筛把茶筛出来。

接下来参观的是博物馆。福州是茉莉花茶发源地,茉莉花茶的历史悠久。它是在年前从印度传入中国,由于福州是比较炎热的气候。空气比较湿润,所以适合茉莉花生长。茉莉花茶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影响,宋朝人认为茉莉洁白无瑕,淡雅幽香。明朝时,郑和航海传到30多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国家和地区。正是那时,使福州多了一张名片。清朝时慈禧爱花茶,她知道喝茶长寿,也特别喜欢茉莉花茶。所以那时茉莉花茶就变成了皇家贡茶。还有些名人也喜欢喝茶。

这一次参观这个文化园,让我收获到了很多茶文化知识。

小记者郑以乔

  初秋的细雨带着一丝凉凉的寒意,今天,我们来到福州茉莉花茶文创园。来到主展厅,就飘来一阵浓郁的香味。看看桌上,摆着一些泡好的茉莉花茶,我正好非常渴,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一杯茶就往口里送。刚喝一小口,我就被烫得哇哇大叫。我赶快用手掌对着嘴巴扇风,好把嘴里的热意快速散出来。有了刚才的经历,我才了解荼是要慢慢品的。   中国茉莉花茶已有多年的历史,茉莉花的制茶工艺属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今天有幸见到大师们制作茉莉花茶,我知道了制作茉莉花茶需要三大工程分为初制、精制、窨制。又分为几种工序,釆青、凉青、杀青、擦捻、垬培。制作茉莉花茶的主要方法就七个字:平,抖,蹬,拜,垬,窨,提。福州茉莉花茶传承大师张子建伯伯带着大家把那七个字用福州话念几遍,邀请三位小伙伴来单独念,念得好的就送一把带着张子建伯伯签名的扇子,经过几轮的评比,有好几位小伙伴说到一半就卡隔,虽然我说的福州话也很烂,可我用快用最快的速度把这七个字的发音记住,最终,我和另外两位小伙伴各获得了一把扇子,这也是我最开心的时候。今天,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茉莉花茶的知识,还得到了一个小礼物。

  茉莉花茶的香味让我回味无穷,使我始终不能忘记,这就是我们福州的特产"茉莉花茶”。

小记者刘雨晨

  10月15日上午,天空中淅沥沥的下着小雨,我们福晚小记者团来到了春伦茉莉花茶文创园。我们首先参观了制作茉莉花茶的地方,做茉莉花茶的师傅叫出一位男同学拿着鼓棒敲了三下鼓,这是为了开场。在这里我懂得了初制和精制的意思,初制过程是先揉拧,再烘干,再翻炒,精制过程是采青、杀青,再揉拧、再烘干。我还知道了茉莉花开花时间一般都在五月份到十月份,它们生长在闽江,喜欢炎热地区。要做花茶,必须要采还在含苞欲放的茉莉花蕾。

  你知道为什么茶叶里面会有一股淡淡的茉莉花香吗,那是因为茉莉花的清香已经被茶叶吸收了。那又是怎么吸收的呢,首先把茉莉花和茶叶混合后均匀地放到一张木质的床上,8小时后,茶叶就完全吸收了茉莉花的香气,这时把茉莉花和茶叶倒进有小孔的篮子,轻轻的筛动,把茉莉花筛掉,这样茉莉花茶的茶叶就做好了。我还学会了很多知识,“茶”字是从甲骨文慢慢演变来的,茉莉花是我们福州的市花,我们的市树是榕树,师傅还教我们用福州话说制作茉莉花茶的七字真言,这个环节非常的有趣。

  最后我们参观了博物馆,见到了堪比黄金的“茉莉珍王”,师傅告诉我们,它一公斤要卖26万元。

  这次活动,把我带进了茉莉花茶的世界里,一缕清香中蕴含的是深厚的茶文化底蕴,这让我更爱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更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有趣的童年聚一起

福州晚报小记者夏季入团仪式即将举办,想加入福晚小记者团,请长按下面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bumayea.com/lyjf/76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