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花,洵美且静

肢端型白癜风 http://m.39.net/baidianfeng/a_7970462.html

去年的一个冬夜,在书店站着,一口气看完了一本书。

不过被封面吸引,随手拿起,就舍不得放下了。

一面墙,一张几,一个瓶,几根枝,几朵花。

川濑敏郎用了天,一天插一花,集了这册图画书。

花器

由花器始,是因头一回清楚意识到器皿对于插花的重要性可至什么程度。也打开了停留在玻璃瓶、陶瓷瓶等日常花瓶的狭隘眼界。且书里所选器皿,几乎闻所未闻,出自各个时代及地域。日本古坟时代不提,更有高丽、新罗时代,遑论罗马、希腊时代。

从土器、陶器、瓷器、青铜器、金铜器到玻璃器,从壶、杯、钵、瓶到碗,从高低、粗细、曲直到王子形、亚字形、请来形,其材质、种类、形态各异,然无不古老、质朴,上面的痕迹或缺陷也不过带来时间流逝的沧桑感、厚重感。

且同一花器,原来可以搭配这样截然不同的花材、花色、花姿,却都恰到好处,不觉一点儿突兀,似乎本就该是那样。用的最多的,是这只六朝时代的青铜王子形水瓶。撇口,细颈,溜肩,鼓腹,圈足,通体素面无纹饰,布满青绿色铜锈。

你看,它搭一枝寒兰,玉砌素裹姿态舒展;几粒红色冬莓衬一簇雪白树棉,丰盈温暖;一片枯叶犹擎雨盖,无半分衰残之态;几茎白茅昂扬向上,飒然风至而草不动;一朵绽放的粉色山茶,盎然了满眼春意;一颗带露青梅斜倚瓶口,是唯青色方有的稚嫩。

然而他推荐初学插花之人所用器皿,并不像这书里头常出现的那些细的铜器或玻璃器。记这八字足矣:土器、广口、底部收紧。

因他说,“土器是器皿的原点,只要将花轻轻一插,便会像在大地盛开的花一样,展现出质朴的姿态”。

“广口既可以插很多花,也可插少许表现很雅致的花”。

“底部收紧的器皿更能衬托花的美姿,粗大的圆柱形器皿,外观易显沉重”。

花材

在我粗浅的概念里,花材原是第一位的。由川濑敏郎才知,他是先定下了器皿之后,才开始选择花材的。

而这花材,自然不拘于平素花店所见,玫瑰百合绣球桔梗向日葵康乃馨勿忘我满天星之类。确切地说,几乎都是野地路边的花草、枝叶、树木、果实,他或随手捡了来,或特地寻了来。有干枯、凋落的也不以为奇,叶上的斑痕,鸟啄虫蛀的破损,都一览无遗地保留着。

川濑敏郎多用一两种花材,且在这书里,喜插独枝。因着时节就地取材自不用说,还得应了各花的性情。

三月的山茶,无需其他就已足够夺目。三两枝嫩叶衬以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正是初春清新的光景。吐蕊盛放的则以几片绿油油的叶衬得一朵花愈发生机勃勃。山茶花期长,可独可群,按照季节变化也搭配其他花草。

八月值得一提的是这两种花,朝颜和夕颜。一个清晨开花,傍晚凋谢,一个黄昏开花,凌晨凋谢,便是我们常见的牵牛花和葫芦花。却并没有令人怜惜感伤的意味。日本文化里,因在《源氏物语》中取作了薄命女子的名字,便总有几分挥之不去的淡淡哀伤。

有意思的是,花作中还出现了昆虫。蔬菜花的登堂入室,始于16世纪的某一次茶会,千利休剪下庭院里盛开的瓜类花,插在了茶室的壁龛。较之这种创造性的举动,川濑敏郎做了延伸,独具匠心地放了一只空蝉趴在叶片之后,将瓶口盈盈伸出的紫色小花映衬得更纤细了。

九月入秋,或是丰收的季节,难得见到了四种花材的搭配,丰富却不满盈。依然以高低错落之姿、浓淡相宜之态,带出几分疏朗。

花色

说花色之前,不能忽略的,必是这“千篇一律”的置花场所了。一面墙,一张几,日日如是。灰褐色混凝土墙壁,暗褐色长木桌,再无旁物,以极简的背景造了与任何色调都协调的干净、甚至敞阔的空间。无论那花色是清新,古朴,或鲜艳,均不露声色而又和谐相配。

这季节,路边的杜鹃开得正好。我时常见着,白的、粉的、红的,可从没见过像书里这朵花的颜色。白里透着些粉,从粉渐渐至淡红,嫩黄花蕊旁的那花瓣,也晕了些黄,又微微泛着些橙红。都浅浅的,不留神确难看到这微妙的色彩变化。

初夏,细长的玻璃瓶里,嫩绿的豌豆藤蔓随瓶身蜿蜒而下,叶片蹁跹翻飞如蝶,仅瓶口一朵白色小花。又几日,同样是这个玻璃瓶,只斜插了一枝白棣棠,茎上留几片小小的嫩叶。绿色和白色为基调,一主一次,配以透明的玻璃瓶,瓶中水剔透,那绿便也如水般流动起来。

六月里有许多都喜欢得很。幼嫩的一株车轴草,少女般娇羞的笹百合,两粒小小晶莹的樱桃,实在可爱。又有洪山紫茎如玉,鬼灯檠如霰,绣球花如星,水金凤灿如宝石,石榴艳如红霞。

到了七月,愈发绚烂多彩应接不暇。红橙黄绿青蓝紫,凑齐了七色,且皆艳丽,浓郁。山荷叶的几颗蓝紫色果实在大片的绿叶衬托下深邃如眼眸,接骨木那茎上一簇簇晶莹剔透的小红珠子怕是有几百颗。

及至秋冬,枯淡的草木居多,色调也随时节渐趋金黄、红黄、枯黄一类,偶见些花朵,便是一片寂寥中的亮色了。

花姿

如花在野,这原是千利休的理念。川濑敏郎在插花时也强调,最重要的是向自然的姿态学习。

但这浑然天成绝非随意,插花远不仅插这一个动作。要在不经意间表现出带韵律的美感和活脱脱的生气,内里可大有文章。

选枝、剪枝之后,先需去除受伤、脱水、易落或过密的叶子,再对枝叶进行补水处理和保养,并将叶片的褶皱整理好,这才着手插花。插的顺序、位置乃至整体布局皆需细细考量。枝条自带节奏当然最好,但多数仍需通过矫枝、借叶等技巧来实现。

便说封面的莓叶铁线莲。花似悬铃,呈温婉下垂之貌。叶片如掌,呈向上托举之姿。花叶之间,犹亲密低语。缠绕茎间的藤蔓又增些缱绻。右侧斜出的一枝纵向轻快伸展,横向亦取得微妙的平衡。曲直有致,线条流畅舒展,弧度温柔美好。

再有,以垂眸,以凝视,以绽开笑靥的花,以相拥,以背离,以累累欲坠的果,以热闹,以悲凉,以千疮百孔竭尽全力的叶。以最简单不过的昂然之姿直指向天,凝聚成一点,或一线,是挺拔坚韧。以迎面盛放的姿态而来,却不为取悦,只自顾自地张扬,带着漫不经心的从容恣意。以款款摇曳的身姿,盈盈顾盼的娇态,如微风拂过心弦的触动,有妙不可言的风情。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他信手拈来便行云流水。平日泯然于众的花朵、枝叶就都有了生动凝练的线条,有了细腻鲜活的表情。

这即是他所说,“一直生长在原野是成不了神的,只不过是一朵花而已。只有在剪下来插入器皿的那一瞬间,才能展现出为神的姿态,即花的姿态来。”

花意

这本书实在只能算是图画书,每页不过一幅花作摄影,下方角落处简略介绍花材及花器。旁的就是这寥寥数语,插花人对这一日创作想要表达的意思了。

譬如:

日本野梅,“渴望如枝头一般跃动”。

圣诞蔷薇,“春的气息如孩子的笑颜”。

竹节参,“真想遇见这样的年轻人啊,意志坚韧,凛然伫立。”

建兰,“枯竭至此已无心。绝了。起心动念,是烦恼的根源。”

荚果蕨和双蝴蝶,“藤蔓的缠绕,宛如叹息。”

紫斑风铃草和细弱剪秋罗,“看似毫不般配,却相濡以沫,这样的人生也不坏。”

你便不由自主,从单纯欣赏花器之朴、花材之简、花色之美、花姿之妙,也开始一些思索。比如,生命的无常、顽强及执着。进而,对这最不以为意动动手指就可轻易摘取的生命生出爱惜、尊重及敬畏。

不独在每晚睡前跟这一日花的凝视中,不知不觉,也渗入了生活。

我原先走路的时候,习惯留意路边的花草,但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bumayea.com/lyjf/102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