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士慎清爱梅花苦爱茶

去哪里治白癜风好 http://m.39.net/news/a_5906354.html

自陆羽撰《茶经》,茶之一道便成了文人的一件极为重要的闲适雅致之事。而“扬州八怪”中的汪士慎更是个中翘楚。

同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曾言汪士慎:“诗人今日称茶仙。”

这位平生不嗜酒只品茶的画家爱茶成痴,能辨得出茶与茶之间的细微差别。闭目识茶指出此茶出自何地、采自何时,是他的拿手好戏。

对水的偏执

汪士慎用来煮茶的水中,天然的山泉水还算是易得之物,那花枝水必是清晨花枝上的露水,必须耐心等待露珠顺着花须滴入瓶中,可见用心之苦。

更难得的当然是和妙玉如出一辙的雪水,落在花枝上的雪尤为珍贵。朋友知他有此嗜好,常以此相赠。

当得知邻人焦五斗家中收藏有一年前所收的蜡梅上的雪水,汪士慎持瓮相求,以一幅《乞水图》相赠。

汪士慎《乞水图》

郑板桥曾为此事写下诗句:“抱瓮柴门四晓烟,画图清趣入神仙。莫言冷物浑无用,雪汁今朝值万钱。”不失为一桩茶林佳话。

有如此珍贵的烹茶之水,煎茶之时的器具更为讲究——汪士慎喜以素瓷小茶炉细细煎之,煎茶之时必以松子助燃,如此细致求全,泡出的可谓雅到极致的一杯茶。

以我手,写我心

汪士慎的隶书以汉碑为宗,《幼孚斋中试泾县茶》条幅,是汪士慎在管希宁(号幼孚)的斋室中品试泾县茶时所作,可谓是其隶书中的一件精品。

汪士慎《幼孚斋中试泾县茶》

不知泾邑山之涯,春风茁此香灵芽。

两茎细叶雀舌卷,蒸焙工夫应不浅。

宣州诸茶此绝伦,芳馨那逊龙山春。

一瓯瑟瑟散轻蕊,品题谁比玉川子。

共向幽窗吸白云,令人六腑皆芳芬。

长空霭霭西林晚,疏雨湿烟客忘返。

值得一提的是,条幅上所押白文“左盲生”一印,说明此书作于他左眼失明以后。

这首七言长诗,通篇气韵生动,笔致动静相宜,方圆合度,结构精到,茂密而不失空灵,整饬而暗相呼应。

清爱梅花苦爱茶

这位以画梅清绝著称的画家有诗自谓:“知我平生清苦癖,清爱梅花苦爱茶。”

而朋友厉鹗为他所作的诗,更是写出了这其中三昧:“先生爱梅兼爱茶,啜茶日日写梅花。要将胸中清苦味,吐作枝上冰雪桠。”

于汪士慎的一杯茶,厉鹗可谓解人。

汪士慎(—),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等,寓居扬州。工分隶,善画梅,神腴气清,墨淡趣足。暮年一目失明,仍能为人作书画,自刻一印云:“尚留一目看梅花”,好友金农说他“盲于目,不盲于心”,阮元更评价他失明之后的作品,更胜从前。后来,双目俱瞽,但仍挥写,署款“心观”二字。

荣宝斋茶文化感谢您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bumayea.com/lygz/83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