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入伏捧盏茉莉花茶香,消暑祛热看非遗

北京的三伏天儿当属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今天入伏,酷暑难耐,人们总会想着法儿地消除暑邪,降火清补!

喝茶是老北京人的钟爱,不知是否想起了人艺的《茶馆》,一个茶馆浓缩世间百态,一个茶庄也历经沧桑百年。

茶以花名,花因茶胜。花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系将绿茶与茉莉花置于一处,多次窨制而成。老北京非遗文化——花茶制作工艺,独到的技艺与精神,随着历史更迭,历久弥香。

说到花茶制作技艺,北京有两家国家级非遗文化项目——张一元和吴裕泰的茉莉花茶制作技艺,百年老字号的茉莉花茶,茶味与花香巧妙的融合,构成了茉莉花茶特有的品质,深受老北京人的喜爱。

皇家贡茶茉莉花茶

自清朝起,老北京的茉莉花茶就被列入了皇家贡茶。红墙黄瓦、雄伟宫殿都不及一盏茶香。

皇家喝茉莉花茶有“双窨”的讲究:要在饮茶之前,用鲜茉莉花再熏制一次,以增加香气与滋味。曾任清末户部文选司郎的蒙族人巴鲁特崇彝,在其笔记《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谈到旧时北京饮茶习俗时,有这样一段话:“北京饮茶最重香片,皆南茶之重加茉莉花熏制者。”清朝中后期茉莉花茶已传遍京城。而且,在我国北方至今,还有“夏天喝绿茶、冬天喝红茶,一年四季喝花茶”的说法。代代传承,老北京传统的茉莉花茶文化延续百年,显得更加韵味十足。

吴裕泰茉莉花茶制作工艺

吴裕泰茶庄原名吴裕泰茶栈,创建于清光绪十三年(年),已有一百二十余年的历史。吴裕泰自始创以来始终坚持着“自采、自窨、自拼”的原则,秉承前辈“制之唯恐不精,采之唯恐不尽”的信条,将茉莉花茶融茶叶之美、鲜花之香于一体,吴裕泰茉莉花茶独具的香气被亲切地称为“裕泰香”。

为了保证“裕泰香”特有的品质,吴裕泰坚持手工窨制茶叶,整个茉莉花茶的制作需要七道工艺,每道工序中都有着精细的要求。

茶坯制作

窨制茉莉花茶的茶坯一般都是以优质烘青绿毛茶为原料,茶坯的品种和产地不同,制成的茉莉花茶品质也风格各异。吴裕泰的茶坯以烘青绿茶为主。

花源选择

吴裕泰选用的茉莉花,均在气温高、日照充足的夏至到处暑之间采摘,这个时间生长出的茉莉鲜花,香气浓度最高。为了保证鲜花最优的品质,在采摘时间上还定有“上午不采、阴天不采、雨后三天不采”的严格要求。

鲜花养护

香气是茉莉花茶的灵魂,鲜花养护是通过摊凉、养护、筛花等工艺流程保持鲜花生机旺盛,促进鲜花开放,猛烈吐香。

窨制拼和

这是整个过程的重点工序,目的是将鲜花和茶均匀拼和,令花香直接被茶吸收。吴裕泰对于配花量、花开放度、温度、水分、窨堆厚度、时间这六点要素的控制始终保持着最高水准。

通花散热

通花是为了散热降温,输气给氧,散发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以利于鲜花恢复生机,继续吐香,并调换茶花接触面,令吸香更均匀。

起花

当茶坯吸收水分和香气达到一定程度时,就要根据堆温适时起花,吴裕泰一直严格做到起花后,茶中无花蒂、花叶,保证花茶的上好品质。

烘焙

“茶为君,火为臣”,烘焙的目的在于去除水分,以便于转窨、装箱等程序。吴裕泰剔除了提花这道技艺,不提花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含水量,保香,并使茶叶耐保存。

经过一系列传统技艺窨制而成的吴裕泰茉莉花茶,花香袭人,独具特色。

张一元茉莉花茶窨制工艺

张一元的茶庄始于年,即清光绪二十六年,年恢复营业,从张一元茶庄第一代创始人张昌翼算起,传到如今已是四代,有年的历史。他的茉莉花茶曾被作为宫廷用茶,深受达官贵人、梨园名人的宠爱,裘盛戎、马连良、李万春、谭富英等名角都曾是张一元的老主顾。

“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是张一元的茉莉花茶的特色。

而说到张一元的窨制工艺,更讲究的是花茶合一。能喝上花香悠绵的茉莉花茶,要经过采茶、制茶等近15个步骤。其中,让茶、花的味道能合二为一的关键步骤就是窨制工艺,用花熏茶即为窨制。

好的茉莉花茶要七窨一提:一窨花香入茶面,窨出的花香浮漂;二窨花香入茶表,窨出的花香淡柔;三窨花香入茶体,窨出的花香浓郁;四窨花香入茶脉,窨出的花香持久;五窨花香入茶髓,窨出的花香回转;六窨花香入茶心,窨出的花香鲜灵;七窨茶花合一。最后再用少量的优质茉莉花窨制一次,起花后就不烘焙了。

花香沁入茶叶,张一元茶庄精心窨制的花茶,令人赞不绝口。

非遗传承,匠心中国。

弘扬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张一元和吴裕泰的茶庄都立足百年,是传承经典的中华老字号,将地地道道的传统花茶工艺,推陈出新,静心摸索,发扬光大,受益百姓。

夏天三伏已至,品茗一杯花茶,

可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bumayea.com/lybf/83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