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大丰新闻"↑免费订阅本刊
野麻菜是苏北平原上特有的普通野生植物,其貌不扬,却给人以美的享受。我与野麻菜结缘,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那年夏天,家乡洪涝灾害,庄稼颗粒无收,好多人家揭不开锅。一天,母亲递给我一只小竹篮和一把小铲锹,“走,跟我去挑野麻菜。”站在田埂上,我看到灾后的田野泛着白白的盐霜,地里的庄稼全淹死了,唯有野麻菜在顽强地生长,挑回家的野麻菜既当菜、又当粮。
野麻菜耐涝抗旱,外形有点象雪里蕻,叶色绿里透紫,叶边呈锯齿形,茎和叶子有短短的绵软的刺毛,既嫩又脆。我发现,出芽早、生长快的野麻菜在初冬就开花了,开着淡淡的金色的小黄花。即使在严冬也不会凋谢,越是寒冷越能开出俏丽的花朵。野麻菜开花,虽然与百花争春,但不与百花比艳,而是在寒冬里默默地开放,且开得安安静静、平平淡淡。野麻菜花的美,只有用心去触摸才能感受到。野麻菜初夏结籽,籽呈黑色,比油菜籽细,榨出来的油金黄亮丽,清香扑鼻。但乡亲们舍不得全部收割野麻菜籽,总是留一些让它们“传宗接代”,自生自长。
挑野麻菜,最好选在初冬。经霜打过的野麻菜,做成的菜肴更有麻菜香味。霜降后,晒谷场、马路边全是一片一片的墨绿。这时的苏北大丰乡村,简直是野麻菜的海洋。悠悠卯酉河清水赐予大丰鱼米之乡的富庶,人们在绿色的海洋里陶醉。
用野麻菜腌制的咸菜,色泽金黄,鲜嫩香脆。先切除根,择掉黄叶,洗净,沥干水,在阳光下晒一天,然后切碎,只见菜刀下面野麻菜汁四溢,把双手和砧板染成了墨绿色,一股麻辣味直冲双眼和鼻腔。切完后,撒盐适量,反复揉、拌,腌制两天后,用纱布袋装入,用力挤、压,挤掉卤液,将野麻菜装进小坛或瓶子,密封半年即可食用。揭开瓶盖,一股清香弥漫开来,尝一口,鲜美无比。
用麻咸菜炒肉丝、蒸腊肉、烧豆腐、烧豆瓣蛋花汤,或与肉和馅做包子,吃起来香喷喷。大丰有一道名菜叫麻咸菜烧肉,用五花肉烧麻咸菜,将肉炖得酥烂,麻咸菜吸收了肉块之腴,肉块得野麻菜之香,相得益彰,肥而不腻,单吃里面的野麻菜,就叫人放不下筷子。大丰乡土名肴麻咸菜煮小鱼,更是鲜美无比。锅里放入少许油,将小鱼煎一下后,洒点料酒,放入姜、葱,适量水,烧透后放入麻咸菜,盖上锅盖焖一会,可见锅沿四周雾气弥漫,那野麻菜香味和小鱼鲜味随着雾气冒出来,溢满一屋子。一大盘麻咸菜煮小鱼,小鱼渗入了麻咸菜清香,麻咸菜和小鱼的香味得到了提升。
用野麻菜制作酸菜更开胃。将野麻菜挑回家,择洗干净,晒干。烧好开水,把野麻菜放在锅里焯一下,捞出来用凉水冲一冲,水分沥干后,码缸装菜。码一层麻菜,就撒一把盐,把野麻菜踩实,再继续码野麻菜。装满缸后,用大石头压上。两个月后,野麻菜自然发酸后,亚硝酸盐基本消失,就可食用了,酸麻菜中富含膳食纤维,能增进肠胃消化。
用野麻菜制作的三腊菜风味独特。相传施耐庵写《水浒传》日日以三腊菜佐餐,一顿无此菜不欢,时至今日三腊菜已成为大丰白驹的一道名菜。做三腊菜的时令性极强,需选“进九”后的三九天气。将野麻菜择干净后,用绳子串起来,悬挂在朝北的背阴处风干,待色泽渐渐暗淡,呈浅绿,即可做三腊菜了。将风干的野麻菜洗净、切细,加些盐、油、糖、芥未、姜米,用文火慢慢地炒,三成熟即可。盛出来,用筷子摊开,凉透,拌上麻油,加些切碎的萝卜干,装瓶,压实,密封存放20天后即可食用。三腊菜绿如翡翠,带点白色,吃在嘴里一股腊香。长期食用,能去体内油脂,解酒通肠,祛寒止痛,开胃通气,有疏肝理气、增强食欲之功效。
野麻菜属纯天然,无公害。如今,宴席上、超市里也少不了野麻菜。一碗用野麻菜烹制的菜肴,在任何美味佳肴面前,毫不逊色,它大大方方、堂堂正正登上大雅之堂,凭的就是一种天然、一种纯真、一种淡定、一种质朴、一种独有的风味。(戴文华)
无线大丰新闻资讯客户端安装友情提醒:
安卓粉:在豌豆荚、安卓市场、百度手机市场、手机助手、91手机助手等搜索“无线大丰”即可免费下载安装。
果粉:登陆APPSTORE搜索“无线大丰”即可免费下载安装。
本期编辑:王银根宗敬婷
尊重版权,如需转载请注明转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