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红花
01药用部位菊科植物红花的花。
02别名红蓝花、刺红花、草红花。
03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40~厘米。茎直立,上部有分枝,表面有细浅槽纹。无毛。叶互生;几无柄,稍抱茎;叶片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头状花序顶生,直径2~3厘米,排成伞房状;总苞近球形,总苞片数轮,最外2~3轮叶状,边缘有刺齿,内面数轮卵形,边缘无刺,呈白色膜质,透明,最内轮线形鳞片状,透明膜质;花多数,着生于扁平花托上,全为管状花,橙红色,长约2厘米;花冠管部细线形,先端5裂;雄蕊5枚,花丝短,着生于花冠口部,花药线形,聚合成管状,包围雌蕊;雌蕊1枚,花柱细长,伸出花药管外,柱头2浅裂。瘦果倒卵形,有4棱,基部稍歪斜。花期5~7月,果期7~9月。
04产地分布原产埃及,我国多有栽培。
05采收加工在5~6月花开放,花冠从黄色变红色时,于早晨露水未干时采摘管状花,保护好子房,以便结子。将花在弱阳光下晒干或阴干,也可微火烘干。
06药材性状不带子房的管状花,长1~2厘米。表面红黄色或红色。花冠筒细长,先端5裂,裂片呈狭条形,长5~8毫米;雄蕊5枚,花药聚合成筒状,黄白色;柱头长圆形,顶端微分叉。质柔软。气微香,味微苦。
07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心经、肝经。
08功效与作用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09临床应用用量3~9克,煎服。用治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癥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等。
10药理研究具有轻度兴奋心脏、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的作用;抗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改善外周微循环障碍;抗凝血;降血脂;提高耐缺氧能力;兴奋子宫;缓解肠道痉挛;具有免疫活性和抗炎作用;能减轻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介质的代谢紊乱;可致突变。动物实验表明,水煎剂小用量对心脏有兴奋作用,大用量有抑制作用;对血管有明显的直接收缩作用;红花黄色素能明显延长小鼠左肺缺氧环境的生存时间;对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镇痛作用。
11化学成分含红花苷、新红花苷、前红花苷、红花醌苷、二十九烷、β-谷甾醇及二棕榈酸、甘油酯、油酸、亚油酸、绿原酸等13种成分。另有报道,尚含有红花黄色素。
12使用禁忌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13配伍药方1、治痛经:红花6克,鸡血藤24克。水煎调黄酒适量服。(《福建药物志》)
2、治女子经脉不通,如血膈者:红花(细擘)、苏木(捶碎)、当归等分:每用30克,以水一升半,先煎花、木。然后入酒一盏并当归再煎。服半升,分两服,空心,食前,温服:(《朱氏集验方》红花散)
3、治逆经咳嗽气急:红花、黄芩,苏木各2.4克、天花粉1.8克。水煎空心服。(《竹林女科》红花汤)
4、治子宫颈癌:红花、白矾各6克,瓦松30克。水煎,先熏后洗外阴部,每日1~2次,每次30~60分钟,下次加热后再用,每剂药可反复应用3~4天。[《上海中医药杂志》,(9):9]
5、治赤游肿、半身红,渐渐展引不止:红花末,醋调敷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6、治聍耳,累年脓水不绝,臭秽:红花0.3克,白矾30克(烧灰)。上件药,细研为末,每用少许,纳耳中。(《圣惠方》)
往期精彩
初心
中医中药——《血竭》
初心
中医中药——《莪术》
学习
中医中药——《蔓荆子》
学习
中医中药——《三棱》
学习
中医中药——《骨碎补》
学习
中医中药——《水蛭》
学习
中医中药——《半夏》
学习
中医中药——《禹白附》
学习
中医中药——《斑蝥》
学习
中医中药——《雷丸》
学习
中医中药——《皂荚》
学习
中医中药——《白芥子》
学习
中医中药——《天南星》
学习
中医中药——《猫爪草》
学习
中医中药——《白前》
学习
中医中药——《川贝》
学习
中医中药——《浙贝母》
学习
中医中药——《竹茹》
学习
中医中药——《瓜蒌》
学习
中医中药——《前胡》
学习
中医中药——《鲜竹沥》
学习
中医中药——《苦楝皮》
学习
中医中药——《天竺黄》
学习
中医中药——《胖大海》
学习
中医中药——《桔梗》
学习
中医中药——《昆布》
学习
中医中药——《海藻》
学习
中医中药——《黄药子》
学习
中医中药——《礞石》
学习
中医中药——《香附》
学习
中医中药——《瓦楞子》
学习
中医中药——《柴胡》
学习
中医中药——《百部》
学习
中医中药——《苦杏仁》
学习
中医中药——《紫菀》
学习
中医中药——《款冬花》
学习
中医中药——《葶苈子》
学习
中医中药——《地榆》
学习
中医中药——《枇杷叶》
学习
中医中药——《朱砂》
学习
中医中药——《密蒙花》
学习
中医中药——《隔山消》
学习
中医中药——《龙骨》
学习
中医中药——《桑白皮》
学习
中医中药——《磁石》
学习
中医中药——《酸枣仁》
学习
中医中药——《琥珀》
学习
中医中药——《灵芝》
学习
中医中药——《柏子仁》
学习
中医中药——《合欢皮》
学习
中医中药——《首乌藤》
学习
中医中药——《石决明》
学习
中医中药——《月季花》
学习
中医中药——《牡蛎》
学习
中医中药——《珍珠母》
学习
中医中药——《鸡屎藤》
学习
中医中药——《代赭石》
学习
中医中药——《刺蒺藜》
学习
中医中药——《罗布麻叶》
学习
中医中药——《羚羊角》
学习
中医中药——《牛黄》
学习
中医中药——《钩藤》
学习
中医中药——《珍珠》
学习
中医中药——《千年健》
学习
中医中药——《全蝎》
学习
中医中药——《天麻》
学习
中医中药——《地龙》
学习
中医中药——《槐花》
学习
中医中药——《冰片》
学习
中医中药——《僵蚕》
学习
中医中药——《麝香》
学习
中医中药——《苏合香》
学习
中医中药——《石菖蒲》
学习
中医中药——《灵香草》
学习
中医中药——《鹿茸》
学习
中医中药——《细辛》
学习
中医中药——《党参》
学习
中医中药——《淫羊藿》
学习
中医中药——《仙茅》
学习
中医中药——《杜仲》
学习
中医中药——《巴戟天》
学习
中医中药——《续断》
学习
中医中药——《葛根》
学习
中医中药——《益智仁》
学习
中医中药——《沙苑子》
学习
中医中药——《菟丝子》
学习
中医中药——《紫石英》
学习
中医中药——《当归》
学习
中医中药——《冬虫夏草》
学习
中医中药——《雷公藤》
学习
中医中药——《冬瓜皮》
学习
中医中药——《白芍》
学习
中医中药——《阿胶》
学习
中医中药——《熟地黄》
学习
中医中药——《北沙参》
学习
中医中药——《何首乌》
学习
中医中药——《百合》
学习
中医中药——《蒲黄》
学习
中医中药——《麦冬》
学习
中医中药——《南沙参》
学习
中医中药——《天冬》
学习
中医中药——《石斛》
学习
中医中药——《玉竹》
学习
中医中药——《墨旱莲》
学习
中医中药——《枸杞子》
学习
中医中药——《黄精》
学习
中医中药——《女贞子》
学习
中医中药——《桑葚》
学习
中医中药——《香附》
学习
中医中药——《白蔹》
学习
中医中药——《雷丸》
学习
中医中药——《硇砂》
学习
中医中药——《浮小麦》
学习
中医中药——《山茱萸》
学习
中医中药——《乌梅》
学习
中医中药——《麻黄》
学习
中医中药——《莱菔子》
学习
中医中药——《川芎》
学习
中医中药——《使君子》
学习
中医中药——《透骨草》
学习
中医中药——《椒目》
学习
中医中药——《桂皮》
学习
中医中药——《红曲》
学习
中医中药——《茯神》
学习
中医中药——《黑豆》
学习
中医中药——《当药》
学习
中医中药——《槟榔》
学习
中医中药——《苦参》
学习
中医中药——《芦荟》
学习
中医中药——《红参》
学习
中医中药——《儿茶》
学习
中医中药——《安息香》
学习
中医中药——《银耳》
学习
中医中药——《猪苓》
学习
中医中药——《海藻》
学习
中医中药——《木耳》
学习
中医中药——《樟脑》
学习
中医中药——《乳香》
学习
中医中药——《苏木》
学习
中医中药——《没药》
学习
中医中药——《马钱子》
学习
中医中药——《自然铜》
学习
中医中药——《枫香脂》
学习
中医中药——《锁阳》
学习
中医中药——《凌霄花》
学习
中医中药——《秦艽》
学习
中医中药——《刀豆》
学习
中医中药——《王不留行》
学习
中医中药——《桂枝》
学习
中医中药——《牛膝》
学习
中医中药——《泽兰》
学习
中医中药——《鸡血藤》
学习
中医中药——《桃仁》
学习
中医中药——《络石藤》
学习
中医中药——《鬼箭羽》
学习
中医中药——《五灵脂》
学习
中医中药——《秦皮》
学习
中医中药——《海桐皮》
学习
中医中药——《大血藤》
学习
中医中药——《川木通》
学习
中医中药——《延胡索》
学习
中医中药——《姜黄》
学习
中医中药——《郁金》
学习
中医中药——《艾叶》
学习
中医中药——《干姜》
学习
中医中药——《肉桂》
学习
中医中药——《小通草》
学习
中医中药——《肉苁蓉》
学习
中医中药——《瞿麦》
学习
中医中药——《紫河车》
学习
中医中药——《豨莶草》
学习
中医中药——《远志》
学习
中医中药——《牡丹皮》
学习
中医中药——《佛手》
学习
中医中药——《地骨皮》
学习
中医中药——《九里香》
学习
中医中药——《棕榈》
学习
中医中药——《银杏叶》
学习
中医中药——《番泻叶》
学习
中医中药——《荷叶》
学习
中医中药——《侧柏叶》
学习
中医中药——《罗布麻叶》
学习
中医中药——《枇杷叶》
学习
中医中药——《苦丁茶》
学习
中医中药——《山楂叶》
学习
中医中药——《大青叶》
学习
中医中药——《梅花》
学习
中医中药——《槐花》
学习
中医中药——《野菊花》
学习
中医中药——《夏枯草》
学习
中医中药——《茉莉花》
学习
中医中药——《玫瑰花》
——END——
多一次分享,多一人受益,
多一次转发,多一次布施,感恩一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