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5三伏将至,最凶险的40天即将来

治疗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951583.html

肠道健康是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中有99%是从肠道吸收进入的。人体的代谢物和毒素80%是从肠道排出的。肠道还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是抵御毒素及有害物质的第一道防线。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肠道健康的关键是肠道菌群的平衡。当有害菌和有益菌达到一种平衡,互相存在,寄生在人体的肠道内,对人体不会产生危害,肠道就健康。当有害菌多于有益菌使菌群失调的话会引起:腹泻、便秘、人体免疫力下降,严重的话还会引起炎症性肠病、肠源性毒素血症、肿瘤等。

担当博医文化宣传大使,

共同开创健康美好生活!

今日博医养生知识(音频)↓↓↓1.庚金救肺以及年庚金救肺时间?2.为什么说补足元气是糖尿病人调节的根本?3.补元气的主要作用?4.女,西安,79岁,牙齿松动,吃五籽粉后牢固了;耳鸣、耳聋,应该检查什么?老伴:80岁,痴呆,犯迷糊,与血压低有关系吗?还应该检查什么?脑供血不足是心脏的问题吗?做什么有好处?老年人日常又该如何正确养生?博医科普短视频高血压罗麻丹(国食健字G2018)本品是以丹参、杜仲、罗布麻叶、天麻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健食品,经动物和人体试食试验证明,具有辅助降血压的保健功效。

①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

②杜仲:补肝肾,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高血压、安胎的功效。

③罗布麻:平肝安神,清热利水。

④天麻: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诸无所忌。

博医养生新篇章三伏将至,最凶险的40天即将来临...明天就要到三伏天了,外界阳气最盛,湿气最重,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也是最容易生病的40天,伏天里,可谓暗藏杀机......伏,是避暑之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毫不夸张地说,入伏后开始冬病夏调,可以改善身体的许多隐疾,但同样,三伏天“暑邪”盛行,一不留神也容易落下病。首先你要明白伏天是“防暑还是防寒”在室外虽然要防暑,但其实大多数人更要防寒。伏天开始后,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引发严重后果,所以,必须要——防寒!另外,“三伏”只是一个听起来好听的名字,很少有人知道三伏天的真正意义是:“邪!”叫做“三邪天”,而三伏天所携带的“邪”,就是“六邪”中的:暑邪!生活在这种时节,我们该如何护自身周全?

三伏天身体最怕的6件事

在三伏时节,我们理应知道一些禁忌,以下六件事打死都不要做!

1、脚底最怕凉

有人表示不喜欢吹空调,为了凉快,喜欢在晚上开窗睡觉。他还聊到尤其喜欢将双脚朝向窗户的方向,让双脚沐浴在凉风中,那真是“凉快又惬意”,不少学员表示赞同。所以有必要说说,足底迎风睡对身体的危害!要是在看文章的你也有这样的爱好,请一定要改过来。因为,我们的足底拥有许多重要的神经、穴位和经络,并且它对外界的刺激极敏感。熟睡时,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处于放松、自然的状态,而本身御寒功能就较差的双脚很容易就受到寒气、湿气的侵袭,这样就导致了经络系统处于紊乱的状态,身体的免疫功能就会下降,容易引起身体的一些病变,如导致伤风、频发感冒。

2、肠胃最怕冷

你一定也觉得在三伏天吃冰西瓜、喝冰水、吃凉面很爽吧,我也觉得!但是,自从我学了中医之后,就不这么干了!因为在三伏天,人的阳气浮于外,再加上现在的人少动、多吃、熬夜、压力大等造成肠胃功能弱。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人体、动物体内有益的细菌或真菌主要有酪酸梭菌、乳杆菌、双歧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具有预防便秘、改善肠道功能、帮助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产生重要的营养物质的功效。

【博医文

博医健康产品---亿高效活性益生菌改善肠道环境,促进肠道有益菌增值,促进肠道营养的吸收养肠道菌群平达到清除肿瘤细胞的目的。可以增加机体对放疗的放射线的耐受性,改善放化疗患者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副作用。用法用量:每天1--3包,避免开水服用,温水(40度)送服。

适用人群:低血压、糖尿病、痛风、肠息肉、胃萎缩、脾胃功能运化差不消化胀肚、便秘、便稀、排气气味重等。

肠道变森林10年计划:(7—15天见效果、天肠道排毒、天血液净化、天细胞环境改善)一年计划,怎么让肠道年轻化,每年用6个月益生素养护肠道健康。5种益生元+12种益生菌,让您的肠道健康常清!

再在三伏天吃了冷的东西,体内的内阳可能无法抵御食物的寒气,不仅会导致湿留体内,还有可能导致腹泻。尤其是平素脾胃虚弱、肾阳虚的人更要注意。

代餐,秉承营养均衡、健康饮食的理念,通过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的摄入对身体的调整和平衡,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不会产生饥饿,没有疲劳,不腹泻,更不改变饮食习惯,与WHO推荐的健康饮食理念的依从性。最重要的是餐粉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可以说餐餐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饮食,而不是对身体减肥的减肥药。

富硒黑谷粉是适合所有人群食用的一款素食营养代餐,富含多种谷物营养物质并具有高纤维、膳食、易饱腹特点,添加了多种益生元和富含硒元素的成份,可取代部分或全部正餐食物。富硒黑谷粉在调理脾胃的基础上,改善痰湿体质,给你营养均衡全面好身体。肠道森林计划,套餐专享赠品!

3、上身最怕露

《混俗颐生录》指出,“肺俞五脏之表,胃俞十二经脉之长,最不可失寒热之节。”我们上半身分布有众多的经脉,包括总督阴阳的督、任两脉。如果胸背受凉,风寒邪气容易侵入经络,从而引起肠胃、呼吸道以及心血管系统的疾患。

女性在穿衣方面,要注意不要穿露脐装、低腰裤。因为会造成掌管阴阳两脉的神阙穴和肾腧穴都露出来,这很容易使得督脉、任脉受损

4、最怕出汗不换衣

《孙真人卫生歌》说:“春寒莫放绵衣薄,夏月汗多宜换着,秋冬觉冷便加添,莫待病生才服药。”意思是伴随季节变化而增减衣物是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伏天,大家出很多汗后要及时更换衣衫,千万不要用身体将汗水浸湿的衣服烘干,否则不仅阳气受损,还会使湿气入里化热,形成湿热证,导致疮疡等皮肤病或风湿痹证。

5、洗浴最怕冷水

很多男性喜欢在夏天洗冷水澡!要是看文的你也有这么个亲人,这个三伏天你可要好好管管他。三伏天天气炎热,人的汗孔肌腠均处于开泄状态。

给你打个小比喻,把汗孔比作“门”,三伏天“门”敞开着,寒气、风邪、湿邪极易从“门”而入,侵袭人体,导致阳气暗损,可以见到的病症有手足发冷、小腿转筋、双目视物不清,甚至产生原因不明的热证。同时,即使是热水洗浴,亦要注意浴后避风,小儿尤其要注意。

6、空腹怕喝茶

很多人喜欢在夏季饮茶了,而且很多中国家庭都有饮茶的习惯,所以我一定要说说夏季喝茶的事。大量饮茶,尤其是空腹时饮茶,极易导致人体阳气的耗损。

如果又是喜欢食咸之人,咸味引茶入肾,消烁下焦肾阳,使人易于罹患手足疼痛之痹证,以及下元虚冷之腹泻、阳痿、痛经等病症。因此,建议大家三伏天饮茶,以餐后饮2~3杯为宜,若有饥饿感应该停饮。

因为以上这些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所以特意拎出来讲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但是三伏天养生的注意事项太多了,说不完。接下来,不再写一个个的点,而会将从节气养生的角度,跟你讲讲三伏天的养生攻略。三伏天4个必知事项

1、谨慎用空调

我们在用空调的时候,室内外温差一定要小于7℃,尤其是中老年人,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人来说,特别要注意室内外的温差。因为忽冷忽热的气温变化会使脑血管反复收缩舒张,以致造成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严重时导致脑栓塞。

室内的相对湿度在45%~65%之间,是人体感觉比较舒适的湿度,湿度过大,霉菌和细菌等各种微生物容易侵扰我们的机体。

2、三伏天宜养心

《素问.六节藏象论》里讲:“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下气。”按照中医五行理论,夏季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所以,养心为夏季保健的一大关键点。

三伏天尤其要注意养好心脏。三伏天因为出汗较多,如不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会引起血液中的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增高,致使血管栓塞,极易引起心肌梗死和心脏猝死。因此,三伏天不要等到口干舌燥,平时就要多喝水,并养成睡前半小时和清晨起床后喝水的习惯。

在精神调养方面,《养生论》强调,夏季“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古人倡导“心静自然凉”,在三伏天宁心静神尤为重要。

养心,就要做到精神安静、喜怒平和,多做一些比较安静的事情,如绘画、书法、听音乐、下棋、种花、钓鱼等,以保持心情舒畅。

按照中医理论,夏季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因此养心也成为夏季保健的一大关键点。而中医说的:夏养心的“心”并非完全现代医学里“心脏”的概念,而是包括心脏在内“主神”的整个神经系统甚至精神心理因素。夏季与心气想通,因为夏季多汗则易使心气涣散,中医又有“汗为心之液”之说。大量出汗耗损的就是心气,因而中医有“春养肝,夏调心,秋养肺,冬养肾”的四季养生学说。

铁皮石斛西洋参红景天胶囊(国食健字G号)

成分:铁皮石斛提取物,西洋参提取物,红景天提取物,淀粉。

标志性成分及含量:每g含总皂苷4.8g、红景天苷1.4g

1.铁皮石斛:是石斛的一种,而且是药中价值最高的一种,是“中华九大仙草”之首。属补益药中的补阴药,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润肺益肾,明目强腰的功效。2.西洋参:具有滋阴补气,凝神益智及清热生津,降火消暑的双重功效。作用1.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2.保护心血管系统3.提高免疫力4.调节胰岛素分泌。3.红景天:含有红景天苷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强心镇静、调节新陈代谢、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双向调节血压、血糖的作用,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老年性心肌能衰竭、糖尿病、低血压等症,亦用于病后体虚、年老体弱、神经乏力等。适宜人群:免疫力低下者,易疲劳者,低血压,心脏病,整天没劲睡不醒者

规格:0.4g*60粒/盒

保健量:每日两次,每次2粒

调理量:每日两次,每次3—4粒

价格:元/盒

3、三伏天宜祛湿

湿邪是三伏天最常见的致病因素之一。那么,我们如何祛湿呢?我们都知道湿气分为外湿和内湿,下面也将从这两个方面来讲如何祛湿。●祛外湿外湿产生的原因有:外感湿气、气候潮湿、久居湿地、感受雾露、涉水淋雨等。如何祛除外湿:外湿主要靠大家自己注意哦,这里主要讲讲外湿引起的空调病。三伏天本来空气就潮湿,室外炎热的环境会导致人的腠理开泄,毛孔打开。当突然进入空调房,风寒湿就会趁机侵入人体。其中,寒邪会通过人体开放的腠理侵入人体的阳卫之气,人体宣而不得宣,发而不得发,人体就可能出现畏寒、发热、头疼、头晕等外感寒邪的症状。所以,不要长期待在空调房中。●祛内湿产生内湿的原因有很多:过食辛辣、恣食生冷、嗜食肥甘厚味等都容易影响脾胃运化津液,凝聚成湿。中医认为湿气乃中土之气,脾在五行中属土,同气相求,故湿邪易困阻脾,而且脾胃虚弱与湿留体内往往互为因果。三伏天湿气重,湿为阴邪,好伤人阳气,尤其是脾阳。再加上此时大家喜欢冷食,更加造成湿困于脾,所以夏季祛湿重在健脾阳。中医认为湿是万病之源。湿气重是因为体内毒素与垃圾长期积累与堵塞,造成内脏的微血管循环差或堵塞,造成内脏器官的功能减弱,表现出来的症状。湿重其实大部分的含义是血液粘稠度高,血液循环慢,供血慢,各个组织不能及时得到供应。或者体内毒素垃圾的积累。

参草唐宁(金色)

配料:人参、葛根、蛹虫草、山楂、茯苓、玉米须、麦芽糊精。价格:元/盒15袋规格:6g/包,每g内含人参9g。

产品主要作用:健脾化湿,促进生化气血,调节血糖。

调理症状:脾不统血、脾胃虚弱、贫血、糖尿病、脾虚浮肿。保健量:2包/天,调理量:3-4包/天。

4、三伏天宜祛暑

三伏天在户外很容易中暑,我们该如何预防呢?

中暑症状:初见发热、头昏、烦渴、疲倦、少汗,继则高热神昏、烦躁、抽搐、四肢厥冷,甚则引起死亡。中暑发病急,转变快,且易伤津耗气。

中暑原因:多因处于高温环境,体内汗液蒸发困难,导致机体产热大增,从而造成热量在体内积聚所致。

中暑后怎么做?首先,将中暑者移至阴凉处,解开衣领,保证患者呼吸通畅,如有条件可用毛巾浸热水敷脐腹部,口服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散。或用刮痧板或酒精消毒过的纱布,上下刮背脊两侧、肋骨两侧或额头,出现紫暗色即可,也可涂上清凉油刮。

体质较弱者,要避免在烈日下行走时间过长,并做好防晒,还可口服十滴水预防。在额头涂清凉油也可预防中暑。藿香正气散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是防治中暑的经典名药,可备在身上。

三伏天,冬病夏调好时机

冬病夏调,源于《黄帝内经》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三伏天是夏季最热的时候,根据《内经》所述,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相符,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

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尤其是“三伏天”,此时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吸收。此时调理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的以热治寒、鼓舞阳气,驱散体内寒气,调整阴阳,从而达到减少冬季发病频率的效果。

三伏天最好做灸疗三伏天“灸疗”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它是依据中医学“天人相应”、“冬病夏调”、“春夏养阳”等理论,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最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艾灸,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通过灸疗令阳气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的气血直达病处,标本兼治。

另外,艾灸有温经通络、升阳举陷、行气活血、祛寒逐湿等作用,在“三伏天”施灸就能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

这些病适合冬病夏调:

呼吸疾病:感冒、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胃肠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等;

妇科疾病:宫寒、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等寒症;

儿科疾病:遗尿、厌食等(虚寒性);

疼痛疾病: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颈腰椎病、软组织劳损等;

其他疾病:畏寒肢冷等。

三伏灸的5大好处

一、解暑,祛湿,祛寒,降火

因为艾灸补充的是元阳之气。到了夏季,许多人怕热,这是因为体内寒、湿气重的缘故。中医讲:“虚火、邪火之根是寒湿之邪,有寒必有火,有火必有寒。”这就是容易上火的朋友,容易引发炎症的根本原因,比如妇科炎症、咽喉炎、鼻炎等。在中医里,调理各类炎症的根本方法是祛寒除湿,而不是一味的降火消炎,火越降越旺,炎越消越多。寒邪不祛,炎症不愈。另外,艾灸的纯阳与天时的阳气最旺之时,双重阳气注入体内,将寒湿邪排出后,人在炎热的环境里也不会感到闷热,烦躁。

二、元气阳气充足

夏不怕热,不喜欢吹冷风、空调、吃冷饮之类。冬不怕寒冷,火力充足,精力旺盛,耐力很强,耐痛,抗压力、抗打击力强。总之,元气充足的表现就是正能量很强的人,是真正意义的健康特征,是身心健康宁静所表现出的感染力、影响力的强大能量场和安全感的人。

三、祛病愈病快速,是根除疾病根源的时机

寒是万病之根,湿是万病之母,风是万病之首,火是万病之华。在阳气最旺的夏季艾灸,与艾火的纯阳,双重阳气作用于人体病灶,祛除寒湿,打通经络。

四、延年益寿

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云:“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扶阳保命延寿之法,艾灼第一。”真元乃元气、阳气,所以,元气是生命之本,是健康之本,长寿之本,福德之本。

五、修心养性,也是最有收效时机

从因果的角度讲,人的脾气不好,容易生气,害怕、胆小,计较、嫉妒、不容人,自私自利,烦躁不安,无缘无故发火,莫名其妙烦恼,疾病缠身,慢性病、疑难病,长期依赖药物疾病,身体有说不清的难受却查不出原因…从中医的角度讲,这些都是风寒湿暑燥火等邪气所致,那么夏季艾灸,人体正处于散发的时令,天时的阳气与艾灸的纯阳之气,进入人体,邪气就会被赶出体外。因此,血液越来越清净,身体得以轻松,心胸逐渐开阔,病痛逐渐解除,理解力逐渐增强,智慧越来越多,身心清净,身体轻松,宁静自然。人体是小乾坤,清净的身心与天地感通。所以,三伏天艾灸既能祛病、又能强健身心,真正意义上的修心养性。三伏天的保健灸法

今天,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了一套灸法,适用于整个三伏时节,就是艾灸中脘、神阙、关元这三处穴位。

1、艾灸中脘穴

中脘穴为手太阴、手少阳、足阳明之所生,任脉交会穴。它可以调理一切腑病(胃、胆、胰腺、大小肠),尤以胃病为先,有健脾祛湿、疏利中焦气机、补中气的功效。胃为五脏六腑之海,故云“得胃气者生,失胃气者死。”凡病者首应调和胃气,胃气调和则谷气生,故此穴为养生保健要穴。

中脘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艾灸10-15分钟。

2、艾灸神阙穴

神阙穴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长寿大穴。是循行于人体前面正中线任脉上的重要穴位,是人的神气出入的门户。艾灸神阙可以调理身体虚损、虚弱的症状。

神阙穴在腹中部,脐中央。

艾灸10-15分钟。

3、艾灸关元穴

关元穴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是增强元气的大穴位。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

关元穴在下腹部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

艾灸10-15分钟。

注意事项:

1、过饥过饱或过于疲劳不可灸,醉酒者不可灸;

2、艾灸前后应多喝些温开水,不要吹冷风,不要吃寒凉生冷食品;

3、灸时和灸后注意保暖。

年三伏灸的时间:

初伏灸:年7月16日—年7月25日;

中伏灸:年7月26日—年8月14日;

末伏灸:年8月15日—年8月24日;

另外先提前告诉大家,做三伏灸的最佳时间为午时前后,每伏的第1天效果最佳,一定不要错过哦!

虽然三伏灸的疗效比平时更快,但是切记“三伏灸”是个连续巩固的过程,保证频次对疗效至关重要。尤其是打算用三伏灸来冬病夏调的朋友更要保证频次。

庚金救肺

“减轻脾胃的负担,达到对肺的补益”。

人体到了夏天,都喜安静,不愿吃东西,这是人体与自然的契合,人体的自保功能,在庚金救肺当天,尽量不要外出活动、尽量在舒适安逸的环境中宁心安神。另外由于做完庚金救肺会有饥饿的感觉,次日应以适当的粥、小菜充饥,不要过食油腻食物。

小庚金救肺法:共三天,三伏每伏头一天进行(牛肉粉,益生菌,黄瓜,煮鸡蛋,白开水)

大庚金救肺法:一个夏天的整个三伏不食肥甘厚味之餐,借天时减轻脾胃负担化掉体内痰湿。(早晨喝点热粥、吃点小菜,中午清淡饮食不要过饱,晚上喝少许汤或粥,切勿过度操劳、保持心情舒畅(故重体力劳动者量力适时而选择操作)。

晋代著名医学家葛洪说过:“欲得长生,肠中当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强调了肠道健康的重要性。做好庚金救肺法,会在这个伏天很好的排出体内湿气;让脾得到了休息,五行脾属土,土生金,也为秋季肺经当令做好充分的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在庚金救肺当天,尽量不要外出活动、尽量在舒适安逸的环境中宁心安神。另外由于做完庚金救肺会有饥饿的感觉,次日应以适当的粥、小菜充饥,不要过食油腻。

博医会员,尊贵专享祝愿大家度过一个愉快的夏天!

往期推荐

7.14吃早饭,不能晚于这个时间!否则,糖尿病容易找上门……

7.14睡前饿了还应该吃东西吗?正确的做法一次性告诉你!

7.13走2万步伤膝,3万步断腿?每天该走多少步自己算

7.13记忆力衰退灸此穴,年轻人也适用

7.12调五脏通经络的妙法:上拍百会、中揉腹、下跺脚!

7.12人体有8个“养生窝”:随时随地能按摩,坚持下去,健康看得见!

7.11在7月养生至关重要,推荐吃这3瓜3豆!降糖健脾、祛湿气,整个夏天都舒服!

7.11打嗝止不住怎么办?按这个穴位就管用!还有很多保健小妙招

7.10长期步行的中老年人,最后变成啥样?

7.10洗澡时的一个错,让体内湿气越来越重,多搓这3处,赶跑湿气

7.9为何夏季阳气最盛还要养阳?

7.9爱吃这10种食物的人,少生病,易长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bumayea.com/lybf/51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