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不能喝、饮料不能喝、碳酸饮料不能喝,白开水没味,那该喝些啥?
越来越多的养生人士开始喜欢“代茶饮”。代茶饮,又名以药代茶,就是选用一二味或数味中草药煎汤或用沸水冲泡后,代茶徐徐饮之。
所谓药食同源,中药代茶饮受到更多人的认可。对症喝点小药茶,确实大有裨益,有病治病,无病健身。但是——喝对养生防病,喝错损气伤身!
药茶早有
慈禧西太后钟情“仙药茶”
其实在古代,茶本来就作“药用”。中国古国对茶的吃法,首先是从鲜叶生吃咀嚼开始的,后发现茶叶是可以解毒的药材,就煮了吃。煮中药大家都懂,煮出的茶水,其滋味苦涩,古人称为“苦荼[tú]”,所以茶最早是药用的茶叶片煎汤法。
两汉至中唐《茶经》前,茶才从最先的“药用”过渡到了“食用”。即在茶里放上葱姜、橘皮,盐等,甚至是与米饭、蔬菜等混在一起煮了吃。煮成粥状,即所谓的“可煮作羹饮”的“粥茶法”。
以茶入鼎、釜而煮,盛到碗里饮用
经过唐宋元明清的发展,智慧(爱偷懒)的古人由“唐煮宋点”变沸水冲茶,明代以后也才以泡茶叶为主。
“药茶”可以说是茶最原始的样子。而偏爱这种“原始茶”的有名人士,当属西太后慈禧。
在清宫原始医药档案中,太医院御医喜欢用药茶防治病患,光有记录的给慈禧太后开出的代茶饮方子就有八个:清热理气方、清热化湿方、清热养阴方、清热止嗽方......而西太后喝的最多的,就是仙药茶,这种药茶由乌龙茶、六安茶和中药泽泻等8种茶与药组成,有降血脂的作用。
老中医推荐,
一辈子离不开的养生茶
药食同源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节制的食用或滥用中药。中药代茶饮讲究一人一方,因症用之、因人用之、因药用之。使用代茶饮之前需要对症状、体质进行辨别选用,如果只是无脑“抄作业”,很容易弄巧成拙。
我们泓云堂的老中医推荐来点什么喝喝,大家今天不妨也来瞧一瞧。
01疫情防疫方
普通人群预防
根据新冠较强的传染性和人群普遍易感,在做好个人防护基础上,参照中医体质学说,制定针对普通人群的预防基础方。
成份:芦根、金银花、荷叶、牛蒡子、薄荷、炒白术、藿香。
功效:祛暑、清热、解毒、预防新冠肺炎。
服法:沸水煮泡,分次代茶口服。
02疫情防疫方
儿童预防方
针对儿童人群制定新冠预防方
成份:金银花、菊花、薄荷、芦根、炒白术、藿香。
功效:健脾祛湿、清热解毒、预防新冠肺炎。
服法:沸水煮泡,分次代茶口服。
03滋阴养胃方
适用于热病伤津,心烦口渴,或病后津亏,虚热不退,或胃虚隐痛兼干呕,舌光苔少。
成份:北沙参、玉竹、石斛、玫瑰花、陈皮。
功效:滋阴养胃、生津理气。
服法:沸水煮泡,分次代茶口服。
04四物茶
四物汤在我们的生活中特别的常见,大多数和四物汤的都是女性,因为女性特别容易月经不调,而月经不调的时候就会导致体内的内分泌和雌性激素失调,这个时候就特别容易出现气滞淤血的情况,所以喝一些四物汤能够有效的调理女性的月经。
成份: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
功效:中正补血、养血名方,在女性经期可补血调经,可减缓女性经期疼痛。
服法:沸水煮泡,分次代茶口服。
05祛湿健脾茶
所谓“湿气不除百病生”、“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讲的就是祛湿养脾的重要性。
成份:茯苓、苍术、白术、薏苡仁、玫瑰花、藿香。
功效:健脾益气、芳香化湿。
服法:沸水煮泡,分次代茶口服。
06灵芝降压茶
高血压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如果血压的突然升高和持续的升高,会对心,肾,脑都有严重的损害,所以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心,脑,肾方面的疾病,如心脏病,脑出血,脑血栓等,严重的甚至可能会中风,心梗死等。对于这种慢性疾病,高血压主要还是靠日常调理和控制,细水长流地滋润,才是降低血压的好办法。平时饮用一些降压的中药茶方,是最好不过的了。
成份:罗布麻叶、生山楂、薄荷、灵芝、茉莉花、决明子、菊花。
功效:降脂清肝、降压安神,用于辅助降压,改善症状。
服法:沸水煮泡,分次代茶口服。
07解郁舒心茶
随着社会压力的剧增,现在的人承担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长期压迫就很容易肝气郁结。
成份:佛手、陈皮、玫瑰花、薄荷、醋柴胡、党参、甘草。
功效:疏肝散郁、舒心调气。
服法:沸水煮泡,分次代茶口服。
08清咽亮音茶
成份:金银花、麦冬、桔梗、木蝴蝶、北沙参、生甘草、胖大海、冰糖。
功效:养阴清热、生津止渴,用于阴虚津伤,咽喉干燥、声音嘶哑、干咳等。
服法:沸水煮泡,分次代茶口服。
要让代茶饮真正起到养生作用,还是要根据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来调配,不宜长年不变地饮用一种茶。
最后提醒大家,有三类茶是不宜多喝的:清热茶、通便茶、减肥茶。饮用中药代茶饮,也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泓云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