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content_859322.html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红楼梦》字里行间弥散着茶的甘冽、醇厚。说
红
楼
梦
之
茶
品
说红楼
扫将新雨及时烹
却喜侍儿知试茗
公子金貂酒力轻
女儿翠袖诗怀冷
中秋即景
品茶香
宝霭檀云品御香
窗明麝月开宫镜
金笼鹦鹉唤茶汤
倦绣佳人幽梦长
说红楼
▏1.六安茶“众人吃完饭后,贾母要喝茶,妙玉亲自捧茶给贾母时,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
——第四十一回
文中出现的茶不止一种。在陇翠庵,妙玉奉茶时,贾母说,她不喝六安茶。六安茶在清代时即为皇宫贡品,是绿茶中的名品,虽是好茶不言自明,但因贾母年老,又刚吃过荤腥食物,这时喝绿茶与肠胃不和,所以贾母才说出不喝六安茶的话来,文中这样的情节也是作者要表现贾母善养生摄体之意。因此,妙玉奉上的是“老君眉”。单看这名字就很讨喜。贾母是贾府里的老祖宗,这“老君眉”顾名思义,暗含长寿多福的意蕴。▏2.老君眉“众人吃完饭后,贾母要喝茶,妙玉亲自捧茶给贾母时,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
妙玉笑着说:“知道,这是老君眉。”
——第四十一回
《红楼梦》中最具争议的当属“老君眉”,它的真身究竟是君山银针、万安银针、白茶,或是武夷名丛,众说纷纭。湖南的君山银针和安徽的万安银针,历史悠久,但在明清两代都没有把它们称作“老君眉”。而在清光绪年间所著的《闽产异录》中,提到了“老君眉”这一茶名,载有“老君眉,光泽乌君山亦产,叶长味郁,然多伪”;清道光年间的《重篡光泽县志》又记“茶以老君眉名,乌君山前后皆有”;民国《崇安县新志》则把清代“老君眉”茶列为《武夷历代名丛奇种名称一览表》中的名茶之一。▏3.女儿茶林之孝的一行人来怡红院查上夜,正当宝玉怕积食还没睡,林之孝家的便向袭人等笑说:“该泡些普洱茶吃”。袭人、晴雯二人忙道:“泡了一大缸子女儿茶,已经吃过两碗了。大娘也尝一碗,都是现成的。”——第六十三回普洱茶是现代生活中很受欢迎的一种茶,《红楼梦》也出现过。根据明末学者方以智的《物理小识》中记载,“普洱茶,蒸之成团,西蕃市之,最能化物。”因此,林之孝家的怕宝玉吃多了寿面积食,让他喝点普洱茶帮助消化。
清代学者阮福在《普洱茶记》中记载:“大而圆者,名紧压茶;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团茶也。”所以,女儿茶是姑娘们,在谷雨前所採的嫩芽普洱茶,制成的小而圆的团茶。
宝玉向来以女儿为尊,他怡红院里的一株西府海棠便是“女儿国”产的“女儿棠”,丝垂翠缕,葩吐丹砂,这“女儿茶”也必然是普洱茶中的妙品了。
▏4.枫露茶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
——第七十八回
《红楼梦》文本当中有两处提到了枫露茶。第一次提到枫露茶是大家都熟知的枫露茶事件。出现在文本的第八回:宝玉吃了半碗茶,忽又想起早起的茶来,因问茜雪道:“早起潗了一碗枫露茶,我说过,那茶是三四次后才出色的,这会子怎么又潗了这个来?”(第八回)
因为那碗沏三四次才出色的枫露茶,宝玉屋里的茜雪无辜被逐,只因李嬷嬷喝了那茶。宝玉酒后发脾气,本是针对李嬷嬷,可李嬷嬷是宝玉的奶母,在贾府的奴仆中是有体面的。结果,茜雪为此顶缸,离了宝玉处。
第二次出现枫露茶是宝玉祭奠晴雯所用的四件奇物之一。从脂批来看,第七十八回,宝玉祭奠所用的四件物什被脂砚斋冠之以奇香、奇帛、奇奠、奇茗。奇茗指的就是枫露之茗即枫露茶。枫露茶第二次出现,是宝玉祭奠晴雯。以茶祭祀,自古有之。这碗枫露茶,也暗喻了晴雯的高洁品质。
▏5.凤髓茶“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贮琼浆”
——甲戌本第八回
凤髓,从唐代就有名气。清陆廷灿在《续茶经》一书中引用唐李肇的《国史补》说:“风俗贵茶,其名品益众。……建安有青凤髓,……皆品第之最著者也。”明代徐应秋于《玉芝堂谈荟》也有记载:“建安之青(凤)髓……此唐宋时产茶地名也。”△《国史补》
北宋徽宗赵佶总结北苑龙凤团茶制作经验,写成《大观茶论》,他在“品名”篇中也列举了青凤髓茶:“名茶各以所产之地,如……叶刚之高峰青凤髓,……名擅其门。”△《大观茶论》
将凤髓与龙团并提,可见其珍贵,也从侧面反映了贾府背景之殷实。▏6.杏仁茶元宵佳节余兴之后吃宵夜,贾母说她不吃油腻的,凤姐忙道:“还有杏仁茶,只怕也甜”,贾母道,“倒是这个还罢了”。
——第五十四回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恰逢元宵,荣国府开夜宴,看戏,听书,吃酒。夜半,贾母想吃夜宵,先后拒绝了鸭子肉粥、粳米粥,独独选择了杏仁茶。这里提到的杏仁茶,名为茶,实际上是一种饮料,也叫杏酪。
解饿,又不油腻,香甜,又不甜腻。寒夜,一口热乎乎的汤水喝下去,暖流直达胃部深处,全身也暖和起来,再也找不到比这好的夜宵了。
但如今的杏仁茶多数是大茶壶冲出来的杏仁味茶汤或超市里卖的速溶产品。真正按照古法制作的倒是很少了。清代朱彝尊《食宪鸿秘》中有一方子,详细记载了杏仁茶的做法,感兴趣的茶友不妨参考古法一试:
△《食宪鸿秘》图片源自网络京师甜杏仁用热水泡,加炉灰一撮,入水,侯冷,即捏去皮,用清水漂净,再量入清水,如磨豆腐法带水磨碎,用绢袋榨汁去渣,以汁入调煮熟,如白糖霜热啖或量加个乳亦可。▏7.龙井茶黛玉微微一笑,叫紫鹃,“把我的龙井茶给二爷沏一碗,二爷如今念书了,比不得里头”
——第八十二回
龙井茶属于绿茶,历史悠久,其以龙井茶美名享誉中外,跟明代文学家屠隆有关。据考证,他曾与友人在游览杭州龙井时,在附近一家茶坊喝了用龙泉井水冲泡的茶,大加赞赏,因此写下那首著名的《龙井茶歌》,其中有“摘来片片通灵窍,啜处冷冷馨齿牙。”“采取龙井茶,还烹龙井水。”“一杯入口宿醉醒,耳畔飒飒来松风”等句。“龙井茶”之名亦由此而来。
△屠隆《龙井茶歌》
到了清代,龙井茶更是大有稳坐茶中之冠的势头,乾隆六下江南,四上龙井,还亲封了十八棵御茶树,写了六首龙井茶御诗,有一首是:清跸重听龙井泉,明将归辔启华旃。问山得路宜晴后,汲水烹茶正雨前。
黛玉寄居贾府,能喝到极富盛名的龙井茶,一点也不奇怪,不仅从其茶性可以看出黛玉之体弱,更从其茶之名贵写出贾府的富贵。
▏8.暹罗茶凤姐说道:“那是暹罗进贡来的,我尝着也没什么趣儿,还不如我每日吃的”。
——第二十五回
暹罗也是一个产茶古国,暹罗土著有将茶树青叶煎沸做药用的记载。
从制作方法上看,暹罗茶的做法非常接近我国唐朝时期的绿茶制法,属于蒸青绿茶。所以有宝钗的评价“味倒轻,只是颜色不大好些”。
而黛玉生于江南之家,饮茶的习惯相对清淡,所以众人都觉得偏淡的暹罗茶,独她觉得“吃着倒好"。
▏9.梯己茶那妙玉便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她出去。宝玉悄悄的随后跟了来。只见妙玉让他二人在耳房内,宝钗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团上。妙玉自向风炉上煽滚了水,另泡一壶茶。宝玉便走了进来,笑道:“偏你们吃梯己茶。”二人都笑道:“你又赶了来飺茶吃。这里并没你的。”
——第四十一回
《红楼梦》中最是这位妙玉,因解茶事,便有了鲜活的性情,身在空门,也挂念红尘,遇到知己,自然拿出自用的茶器招呼宝玉、钗黛喝“梯己茶”。写出了茶为知己者馨香、入味。
“自汲香泉带落花,漫烧石鼎试新茶。”从《茶经》到《红楼梦》,懂茶之人对烹茶之水尤为讲究,所谓"名茶还须好水泡"。古代,自然环境好,雨雪水更被视为“天泉”。妙玉招待贾母的茶,用的便是旧年蠲的雨水。“融雪煮茶”更是茶之雅事,白居易有诗云:“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贾宝玉《冬夜即景》的诗中曰:"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妙玉招待黛玉、宝钗、宝玉喝茶,烹茶的水是她五年前收的蟠香寺里梅花上的雪。▏10.千红一窟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子用“出在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灵叶上所带之宿露而烹”的茶款待他,告诉他此茶名为"千红一窟"。
——第五回
在太虚幻境,宝玉翻看了贾府上中下三等女子之终身册籍,不解其意,于是警幻仙姑让他饮了“千红一窟”茶,喝了“万艳同杯”酒,希望宝玉通过饮茶和饮酒达到顿悟的目的。“千红一窟”是采自放春山遣香洞的仙花灵叶上所带之宿露,烹出来的口感“清香异味,纯美非常”。
除了上述的这些茶品外,曹雪芹先生在书中也描绘了许多茶的效用、茶俗茶礼、茶道、茶禅、茶诗文、茶联等等,真真是“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
在这部巨作中,看到古人对茶的敬重、偏爱以及茶与政治、宗教等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此派生出的各种礼节、习俗。其中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审美价值,值得我们好好咀嚼体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