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进兴带领茶乡小村再现桂花飘香

陈进兴

安溪芳亭村原书记

芳亭桂花专业合作社社长

土楼之美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自古以来,桂花,不仅寓意好,还有养身保健功效,颇受人们喜爱。

安溪芳亭村,是国内知名的茶桂之乡,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成为不少香料厂商重要的桂花原料采买地之一。芳亭村的村民也自古便有食用桂花的习俗,最常见的便是桂花茶。

曾经,桂花因附加产值太低,成为芳亭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如今,在安溪芳亭原村书记陈进兴和一众芳亭人的努力下,桂花正在成为芳亭村继茶叶之后最大、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

繁琐步骤限制桂花茶的制作

芳亭村桂花古树大多都有百年历史,最多的都多年了,都是老祖宗留下来宝贵财产。

从小在芳亭村长大的陈进兴,与桂花的感情颇深。年,当兵退伍后的他,回到芳亭村担任村书记。回来之后,他发现家里的桂花古树少了许多,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家里人嫌弃桂花不值钱,恰逢有人来收购古树,就一口气卖了许多出去。

“当时知道这件事,心里挺难过的,这些桂花古树大多都有百年历史,最多的都多年了,都是老祖宗留下来宝贵财产,卖了实在可惜。”陈进兴说,他理解村里人的想法,桂花树那么多,每年收下来的新鲜桂花只能便宜地卖给香料企业,而一棵桂花树,最多可以卖几万块,卖树自然比卖花合算。

后来,村子里卖桂花树的风气被县里叫停,陈进兴也在琢磨着,看能不能想个招,为村里的桂花打开销路。这时,他想到了桂花茶。

“安溪是知名的茶叶之都,芳亭同样也盛产茶。桂花与茶的结合,在芳亭自古有之。”陈进兴说,“茶叶和鲜桂花巧妙融合在一起,茶叶香味融合了桂花的香气,无论是头道水还是二、三道泡饮,桂花的香味都久久不散,闻之醒神,饮之健胃。”

说起桂花茶,陈进兴的话匣子又打开了。他带记者来到自己家里,为记者泡上一壶传统的桂花茶。清洗茶具,投茶入壶;冲水,洗茶;再冲水泡茶;倒出茶汤到公道杯过滤茶渣;分茶,奉茶……记者拿起品茗杯,一阵桂花香气扑鼻而来;喝上一口,桂花香味与铁观音的香味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非常好喝。

“最醇正的桂花茶,应该是用传统工艺制作的。”陈进兴说,采摘做茶的桂花要在晨露蒸发前进行,目的是保持桂花的水分。采摘回来的桂花要先放在房中进行摊晾,然后挑选干净其中的杂质,再进入窨制过程。在窨制时,先铺上一层厚厚的茶叶,再将桂花按照比例撒在茶叶上,再拌和均匀,堆放10小时以上。在这期间要翻动一次,称为通花,防止在窨茶过程中茶堆中间捂得太热。在窨制过程中,桂花鲜花不断散发香味,茶叶在吸收桂花水分的同时,也在不断吸收桂花花香,这样桂花茶才会“入味”,冲泡时花香持久。窨制之后的桂花与茶叶还需进行烘干,烘干后再进行摊凉。最后,扒开茶堆,将花渣筛去,桂花茶就做成了。

最醇正的桂花茶,应该是用传统工艺制作的。

一开始,陈进兴想以村委会的名义牵头成立合作社,收购村民制作的桂花茶,再统一包装销售。但很快,陈进兴发现了一个问题:“芳亭人大多都会制作传统的窖藏桂花茶,但由于制作步骤十分繁琐,所以大家制作出来的茶叶水准有很大差异。不同水准的桂花茶,口感也不同。另外,桂花保存时间太短,采摘下来的新鲜桂花必须在三五天内做成桂花茶,否则桂花的香气就没了。但芳亭村每年桂花产量不小,又人手不足,没有这么多的人力去把所有的桂花制作成茶,最终大半鲜花只能被浪费或低价出售。”

新技术助力桂花产业规模化

香气四溢的桂花。

第一次包装桂花的计划失败了,陈进兴没有气馁,他继续寻找着提升桂花产品附加值的可行方法。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一位芳亭村民口中了解到真空冷冻干燥机,发现用这个机器做出来的桂花,可以保持新鲜桂花的色泽和香气,也在这位村民家里品尝了真空冷冻干燥机制作而成的纯桂花茶,口感与新鲜桂花基本一致。

“桂花的保存时间非常短,如果放着不去管它,三五天就会发黑,香气也散发干净。但利用真空冷冻干燥机,可以将桂花的形色与香味保存一年半的时间,不用担心桂花的保存问题,自然就有更多时间让村民去制作桂花茶。”陈进兴看到了真空冷冻干燥机带来的商机,很快,就以村子的名义成立了“芳亭桂花专业合作社”,每年统一收购村民打下来的桂花,用真空冷冻干燥机制成干花。“如今,每年村子可产干花千克,每千克价值约元。同时,通过加工生产桂花茶、桂花糕、桂花蜜、桂花参、桂花酒等特色产品,加粗、加长桂花产业链,使得芳亭整个桂花产业产值效益超过千万元。”陈进兴说,村子正在通过合作社,用连片流转、出租承包、定向包销等方式推动桂花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

通过几年的尝试发展,芳亭村的桂花产业经济效益有着显著提高,但陈进兴并不满足于现状。他说:“芳亭的桂花种植量大,桂花茶又早已名声在外。在这种天时地利的条件下,芳亭桂花茶完全可以比肩其他的知名花茶。只要规范了生产和市场,桂花茶不但传统韵味不断,还能再开新枝吐芬芳。”陈进兴表示,桂花茶是大有作为的产业,也是发扬桂花文化的重要载体。只要发展得好,不仅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还能将其打造成为芳亭的一张名片,成为旅游产业链上的一个重要部分。

目前,芳亭村已经在桂花古树集中之地建成一个“百年桂花园”,未来将由合作社牵头,筹建“桂花生态旅游区”。除了开发桂花树自身的价值,还以桂花带动休闲观光农业。同时,做大做强桂花糕、桂花酒等桂花食品产业,进一步提升桂花的附加值。“近年来,虎邱镇持续推广‘传统制茶体验’的旅游项目。其中,芳亭村‘桂花谷’茶香人家,获得了游客的称赞。为了更大程度地开发桂花价值,推出的桂花系列产品,也为村民鼓了腰包。”陈进兴说。

“茶为骨,花为香”,桂花漂浮在茶汤中,有杯中窥茶、一叶知秋的美好,那是品茶人独有的浪漫。陈进兴始终期待着,让芳亭桂花与市场来一场真正的相遇,期待更深入挖掘桂花文化,做强桂花产业,为芳亭打造出一项以伴手礼为载体的文化创意产业,为安溪增添一张金名片。

编辑

卢燕吴乔莺

图片

张九强

《台海》

大陆第一本面向两岸发行的涉台杂志

国务院新闻办调阅的了解台湾的主要刊物

被台湾方面陆委会列为大陆重要涉台刊物

厦门日报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bumayea.com/lyyz/67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