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篇川椒的功效与作用

李霞中医师

每天学一点,健康每一天

川椒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民间偏方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李霞中医师多年行医期间,大量珍藏偏方秘方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传播中药知识,弘扬中医文化!

药名:川椒

别名:花椒、大椒、秦椒、南椒、巴椒、汉椒、点椒、香椒、大花椒、青椒、青花椒、山椒、狗椒、蜀椒、红椒、红花椒、大红袍。

功效分类:温里药;祛风湿药。

性味:辛;性温;小毒。

归经:脾经;肺经;肝经;肾经;心经。

功效:温中止痛;除湿止泻;杀虫止痒。

主治:脾胃虚寒之脘腹冷痛;蛔虫腹痛;呕吐泄泻;肺寒咳喘;肺寒咳喘;龋齿牙痛;阴痒带下;湿疹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可含漱;研末调敷。

药材基源:川椒为芸香科植物花椒、青椒的果皮。

炮制方法

1、川椒:除去果柄及种子(椒目),置锅内炒至发响、油出,取出、放凉。

2、炒制川椒:取净花椒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有香气,取出放凉。

3、盐制川椒:取花椒用微火炒至有响声,喷淋盐水炒干即得。

4、醋制川椒:取花椒用微火炒热,陆续淋醋,炒至醋尽,迅速出锅,闷1小时,使其发汗,晒干,每花椒1kg,用黄醋g。

川椒的功效与作用

1、《食疗本草》记载:川椒治齿痛:蜀椒醋煎含之。

2、《谭氏小儿方》记载:川椒治漆疮:汉椒汤洗之。

3、《补缺肘后方》记载:川椒治手脚心风毒肿:生(花)椒末、盐末等分。以醋和敷。

4、《胜金方》记载:川椒治好食生茶:(花)椒末不限多少,以糊丸如梧子大,茶下十丸。

5、《药性论》记载:川椒治恶风,遍身四肢顽痹,口齿浮肿摇动;主女人月闭不通,治产后恶血痢,多年痢,主生发,疗腹中冷痛。治头风下泪,腰脚不遂,虚损留结,破血,下诸石水,腹内冷而痛,除齿痛。

6、《神农本草经》记载:川椒主风邪气,温中,除寒痹,坚齿发,明目。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

7、《圣惠方》记载:川椒治齿疼:川椒一两(去目),捣罗为末,以好白面丸如皂角子大,烧令热,于所痛处咬之。

8、《妇人良方》记载:川椒治寒湿脚气:川椒二、三升,稀布囊盛之,日以踏脚。

9、《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川椒丸记载:川椒治夏伤湿冷,泄泻不止:川椒一两(去目并闭口者,慢火炒香熟为度),肉豆蔻(面裹,煨)半两。上为细末,粳米饭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饮下,无时。

10、《秘传经验方》记载:川椒治呃噫不止:川椒四两。炒研,面糊丸,梧子大,每服十九,醋汤下。

11、《本经逢原》记载:秦椒味辛气烈,其温中去痹,除风邪气,治吐逆疝瘕,下肿湿气,皆取辛烈以散郁热,乃从治之法也。疮毒腹痛,冷水下一握效,其能通三焦,引正气,下恶气可知也。

12、《名医别录》记载:川椒疗喉痹,吐逆,疝瘕,去老血,产后余疾腹痛,出汗,利五脏。除六腑寒冷,伤寒,温疟,大风汗不出,心腹留饮,宿食,肠僻下痢,泄精,女子字乳余疾,散风邪瘕结,水肿,黄疸,杀虫鱼毒,开腠理,通血脉,坚齿发,调关节,耐寒暑,可作膏药。

13、《普济方》记载:川椒治头上白秃:花椒末,猪脂调敷。

14、《日华子本草》记载:川椒破症结,开胃,治天行时气温疾,产后宿血,治心腹气,壮阳,疗阴汗,暖腰膝,缩小便。

15、《圣济总录》椒红丸记载:川椒治元藏伤惫,耳聋目睹:蜀椒(去目及闭口者,暴干捣罗取红秤一斤,再捣为末),生地黄七斤(肥嫩者)。上二味,先将地黄搀绞自然汁,铜器中煎至一升许,住火,候稀稠得所,即和前椒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暖酒下三十丸。

16、《寿域神方》记载:川椒治冷虫心痛:川椒四两。炒出汗,酒一碗淋之,服酒。

17、《金匮要略》大建中汤记载:川椒治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现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蜀椒二合(去汗),干姜四两,人参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纳胶饴一升,微火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

18、《仁斋直指方》记载:川椒治伤寒呕血,继而齿缝皆流血不止:开口川椒四十九粒,用醋同煎,临熟入白矾少许,漱口含在口中,少顷吐出,再啜漱而含。

19、《僧深集方》记载:川椒治手足皴裂:(花)椒四合,水煮之,去滓。渍之半食顷,出令燥,须臾复浸,干涂羊、猪髓脑。

20、《仁斋直指方》记载:川椒治肾风囊痒:川椒、杏仁。研膏,涂掌心,合阴囊而卧。

21、《食疗本草》记载:川椒灭瘢,下乳汁。

22、《食疗本草》记载:川椒治久患口疮:蜀椒去闭口者,水洗,面拌,煮作粥,空腹吞之,以饭压下,重者可再服,以瘥为度。

23、《普济方》椒术丸记载:川椒治飧泄:苍术二两,川椒一两(去口。炒)。上为细末.醋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前温水下。恶痢久不愈者,弥佳。如小儿病,丸如黍米大。

24、《医级》椒茱汤记载:川椒治妇人阴痒不可忍,非以热汤抱洗有不能已者:花椒、吴萸、蛇床各一两,藜芦五钱,陈茶一撮,烧盐二两。水煎熏洗。

食用方法

川椒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可含漱;研末调敷。

1椒附炖猪肚

配方:猪肚克,附子2克,川椒2克,粳米30克。

制法:将附子、川椒研末。猪肚洗净,装入药末、粳米及适量的葱,扎口入锅中,加水适量,微火煮至猪肚烂熟。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温经散寒止痛。

2芫辛椒艾茶

组成:芫花、细辛、川椒、蕲艾、小麦、细茶各3~5克。

制法:上药加水~毫升,煎至~毫升,置保暖杯中备用。待温时漱口后吐掉。每日漱口3~4次。

功效:祛风杀虫,清热止痛。

主治:龋齿牙痛及风火牙痛。

宜忌:芫花有毒,内服易引起呕吐、腹痛、腹泻,故本茶剂不可内服。孕妇忌用。

出处:《家用良方》

3川椒止带汤

配方:黄柏10克,苍术10克,樗根皮10克,茯苓15克,山药12克,泽泻12克,使君子12克,乌梅6克,胡黄连6克,枣猬皮6克,川椒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热、利湿、杀虫,治湿蕴化热,阻滞气机,湿热下注。

来源:董建华方。

4陈皮川椒炖狗肉

材料:狗肉0克、陈皮9克、花椒10克,姜30克,大葱50克,胡椒10克,茴香6克,酱油15克,植物油30克,盐10克

做法:

1、把狗肉洗净,去血水。

2、狗肉整块放入沙锅内,加盐、葱段、姜片、胡椒、花椒、陈皮,放冷水,淹没狗肉约3指,加盖,武火煮沸,用文火煨烂。

3、取出狗肉切块,再将放入原汁原锅内煨烧,加入酱油,烧透即成。小帖士-健康提示:

功效:温补脾肾。适用于脾肾虚损之阳痿、腰膝冷痛、性欲低下、身体畏寒等症。常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5川椒炖羊排

材料:羊排克辅料:香菇(鲜)50克冬笋50克调料:辣椒(红尖干)10克料酒20克白砂糖10克盐10克味精7克姜20克鸡精5克

做法:

1、将羊排用刀改成5厘米长、3厘米宽的长条,先用冷水浸泡1个小时,去净血水,再用热水焯一下,捞出冲凉。冬菇、冬笋切片焯水后冲凉待用。

2、勺置火上,放少许底油,加入川椒、冬菇、冬笋、姜片一起煸炒,烹放料酒,放入羊排,加入鲜汤50克,炖制15分钟,加精盐、味精、糖、鸡精,再用小火炖20分钟,出勺即成。

用药禁忌

1、阴虚火旺者忌服川椒,孕妇慎服川椒。

2、《随息居饮食谱》记载:川椒多食动人堕胎。

3、《本草经集注》记载:杏仁为之使。川椒畏款冬。恶枯楼、防葵。川椒畏雌黄。

4、《千金·食治》记载:川椒久食令人乏气失明。

5、《名医别录》记载:川椒多食令人乏气,口闭者杀人。

6、《唐本草》记载:川椒畏橐吾、附子、防风。

7、《本草经疏》记载:肺胃素有火热,或咳嗽生痰,或嘈杂醋心,呕吐酸水,或大肠积热下血,咸不宜用;凡泄泻由于火热暴注而非积寒虚冷者忌之;阴痿脚弱,由于精血耗竭而非命门火衰虚寒所致者,不宜入下焦药用;咳逆非风寒外邪壅塞者不宜用;字乳余疾由于本气自病者不宜用;水肿黄疸因于脾虚而无风湿邪气者不宜用;一切阴虚阳盛,火热上冲,头目肿痛,齿浮,口疮,衄血,耳聋,咽痛,舌赤,消渴,肺痿,咳嗽,咯血,吐血等证,法所咸忌。

郑重承诺:所有特效药,经多年验证,百分之百有效!!!

1、······狐臭特效药《狐臭膏》

2、······皮肤病特效药《百草膏》

3、······痔疮特效药《痔疮包》

4、······打呼噜特效药《呼噜水》

5、······三高特效药《螃蟹脚》

6、······特效《瘦身排毒祛湿茶》

 传播中药知识,弘扬中医文化,从小受母亲影响,长大后也从事了中医研究,喜欢各种中草药搭配,就可以治疗一些疾病,真的很神奇,带着这种好奇心进入了中医世界,也找到了自己一生追求的乐趣,欢迎中医爱好者加我,互相交流学习!

  中医讲阴阳,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有阴就有阳;有上就有下;有前就有后;一物降一物,没有一种物质是单独存在的、没有制约的!维持整个宇宙的平衡运转,各个维次空间都有他们自己的一套非常严密的制衡系统!所以每种疾病,也必然会有一种降服它的药物或方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bumayea.com/lyyz/66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