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中药巴豆

巴豆/Badou

中药速记

来源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tigliumL.的干燥成熟果实。

相关名

日刚子、巴仁、巴米、巴果、巴菽、江子、刚子、川江子、巴豆、老阳子、双眼龙、毒鱼子、猛子仁、草兵、巴豆霜

产地

主产于四川、云南、广西、贵州等地。多系栽培。以四川产量最大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堆置2~3天,摊开,干燥。

性状鉴别

本品呈卵圆形般具三棱,长1.8~2.2cm,直径1.4~2cm。表面灰黄色或稍深,粗糙,有纵线6条,顶端平截,基部有果梗痕。破开果壳,可见3室,每室含种子1粒。种子呈略扁的椭圆形,长1.2~1.5cm,直径0.7~0.9cm,表面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小点状的种脐和种阜的疤痕,另一端有微凹的合点,其间有隆起的种脊;外种皮薄而脆,内种皮呈白色薄膜;种仁黄白色,油质。气微,味辛辣。

饮片生巴豆

为巴豆的种仁,性状同药材。

巴豆霜

为粒度均匀、疏松的淡黄色粉末,显油性。

性味归经

辛,热。大毒。归胃、大肠、肺经。

性能特点

本品辛热泻散,力强毒大,主入胃与大肠,兼入肺经。生用能峻下寒积、开通闭塞,既能荡涤肠胃之沉寒瘤冷、宿食积滞,又能逐水退肿、祛痰利咽,有斩关夺门之功。压油取霜(巴豆霜)则药力较缓,可温通去积、推陈致新。此外,外用又善蚀疮去腐。

功效

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去腐。

主治病证

(1)寒积便秘,腹满胀痛,小儿痰食积滞。

(2)大腹水肿。

(3)寒实结胸,喉痹痰阻。

(4)痈肿脓成未溃,恶疮烂肉,疥癣。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或装胶囊,0.1-0.3g,不入汤剂。止泻必须炒炭服。

外用:适量,研末敷。

内服宜制成巴豆霜,以降低毒性。

使用注意

本品辛热峻下有大毒,故孕妇及体弱者忌服,以免堕胎或再伤脾胃。服巴豆时,不宜食热粥、饮开水等热物,以免加剧泻下。服巴豆后如泻下不止者,用黄连、黄柏煎汤冷服,或食冷粥以缓解。畏牵牛子,不宜与之同用。

巴豆的故事

李时珍是明代著名的中医药学家。在李时珍的邻县,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患腹痛溏泻病已经有五年多了。平时,只要一吃生冷或油腻的食物或瓜果梨,立即就肚子痛得受不了,腹泻更加加重而不止。老人常年被病痛折磨,身体也非常虚弱。为了根治此病,老太太看过许多医生,各位医生都认为是普通的腹泻病,就都依从常理开方,让她服用“调脾”、“升提”、“止泻”、“收涩”等功效的药物治疗。老人遵从医嘱抓药吃了之后,非但腹泻未能消除,反而更加严重。难道没有救了?老人和家里人深感绝望,抱头痛哭。

后来,有人告诉老妇人家人说蕲春县李时珍大夫治疗—些不治之症常有妙方。于是,他们赶紧把李时珍请到家里看病。李时珍为老人把脉发现脉象沉滑,断定是“脾胃久伤,冷积凝滞”之症,老人的脾胃长时间受到伤损导致冷积凝滞,才引起腹泻不止。腹泻仅仅是病症的外在表现,其主要原因是冷积凝滞,只有去除冷积,才能从根本上根治此病。李时珍大胆开出药方,让病人服用50丸巴豆丸。但在人们的观念中,巴豆一直是一味辛热而且有毒的泻药,历代本草书都说要慎用。古代名医陶弘景说,巴豆最能泻人。怎么治泻反而用泻药,这岂不是要出人命啊。

药方一出,许多老医生立马提出质疑并强烈反对,有人搬出医书理论来责问李时珍:巴豆本为泻药,老人家所患正是泄泻,以攻下药治泻下病,岂不怪异之极!一时间大家都说他是胡闹,病人亲属开始将信将疑,对药方很不放心。李时珍知道,巴豆虽然是一味具有强烈泻下作用的药物,但行医实践却发现它“峻用则有戡乱劫病之功,微用亦有抚缓凋中之妙”。巴豆用量小能止泻,关键在于“配合得宜”把握用量,而且它能祛除冷凝结滞在肠道里的停积物,而这个病人正是由于肠道里的“冷积凝滞”才造成腹泻的,所以他选择用热下的办法除寒止泻。

李时珍经过反复试验,甚至有时自己亲自试吃巴豆,已经掌握了用药的度,因此他对自己的药方很有信心,并—再坚持和劝说老妇人的家人。老太太胆战心惊地服用了这味有争议四起的药。

没想到服药后,病人连续两天没有腹泻,气色也一天好过一天,慢慢的油腻和瓜果蔬菜也可以自由食用了,最后奇迹般地痊愈了。一时间,谣言自动消除,人们奔走相告,大家对李时珍不得不佩服得五体投地。李时珍的名气越来越大。

—END—

常见中药:

艾叶、阿胶、薄荷、白勺、党参、丁香、杜仲

冬葵、茯苓、甘草、骨碎补、海马、黄芪

广金钱草、藿香、红花、何首乌、金银花

菊花、金银花、马齿笕、鹿茸、龙眼肉、灵芝

蒲公英、肉桂、生姜、砂仁、山药、桑白皮

五味子、血竭、淫羊藿、茵陈、薏苡仁、泽泻

紫河车、牛膝、益母草、瓜篓、柴胡、玄参

使君子、天花粉、重楼、川贝母、秦艽、水蛭香附、蒲黄、天南星、茜草、紫菀、赤芍、商陆

月季花、威灵仙、三棱、龙胆、苏木、延胡索

天冬、射干、白前、伸筯草、地肤子、前胡

姜黄、北沙参、石昌蒲、贯众、续断、蜈蚣

紫草、附子、淡豆鼓、半边莲、豨签草、荜茇

赭石、玉竹、硫磺、乌梢蛇、垂盆草、京大戟

半夏、蟾酥、桃仁、瓜篓、鹿衔草、金钱草

狗脊、威灵仙、吴茱萸、乌药、罗布麻叶

冬虫夏草、月季花、陈皮、莪术、牛黄

 学中医必修课文章汇总

《曹颖甫经方实验录》

 后爱中医养生资源汇总

 养生知识文章汇总

加祥哥好友,诊断、治疗、学中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bumayea.com/lyhc/79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