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186538.html
保障惠农惠民领域的每一项政策、每一个项目、每一笔资金落到实处,是纪检监察组织的一项重要监督职责。在海淀城乡一体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海淀区纪委监委驻区委农工委纪检监察组发挥“派”的权威与“驻”的优势,督促完善机制、紧盯重大项目、实行“靶向”监督,多措并举守护惠农惠民的“钱袋子”。
驻区委农工委纪检监察组前往柳浪家园小区监督检查整建制农转非、准物业化管理、基层财务公开等工作。
督促完善机制,压实廉政责任。一是梳理项目流程。通过参加监督单位的行政办公会、党工委会,深入了解惠民惠农资金的政策依据、审批决策、拨付使用等具体情况,掌握全区惠民惠农资金的管理制度,分析研判廉政风险点;二是推进规范管理。督促主责单位落实“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的管理机制和“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追究机制,督促主责单位健全财务内控制度,完善采购管理办法、合同管理办法等内部管理规章,形成业务工作的内部监督闭环,夯实主管领导及主责科室的廉政责任意识。如,在海淀区村庄准物业化管理试点工作中,纪检监察组紧盯关键岗位与关键环节,调取查阅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维护等四大类16项内容的项目责任书和合同书等材料,跟进温泉镇温泉、白家疃,苏家坨镇柳林、七王坟、西小营和上庄镇罗家坟6个村庄的准物业化管理,一旦发现问题立即与主责单位进行反馈并要求限期整改;跟进资金去向,监督相关单位对准物业化管理专项资金实行专账核算,结余资金用于改善公共环境、提升基础设施水平等公共事业,严禁发放个人奖励、单位福利和各类补助,不得用于行政办公费支出等,确保专款专用;紧盯区财政局、镇政府的职能协同,形成督导合力,确保区级补贴资金合规有效使用。
驻区委农工委纪检监察组与区农业农村局主管领导开展座谈,深入调研村集体经济合同整改情况。
紧盯重大项目,开展全程监督。针对海淀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涉农资金的流向,纪检监察组紧盯惠民惠农的重大项目进展和大额资金使用,实行全流程、全要素的“嵌入式”监督。在年的农转非项目中,一是紧盯对接部门,及时了解和研判农转非的工作机制、政策法规、操作程序等,与工作专班共同研究制定专项廉政方案,按照倒排时间表,监督检查区镇村三级“农转非”办理时效、资金预算和拨付等重点环节;二是开展约谈座谈,3次约谈农业农村局主管副局长,明确各部门的主体责任及廉政风险点;与区农经站、工作专班开展专题座谈,要求其结合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确保整建制“农转非”资金的拨付记账合法合规;三是深入实地监督,紧盯“农转非”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重点,深入苏家坨西小营村、上庄镇李家坟村、西北旺镇永丰屯村、海淀镇万柳集团开展实地监督,查看整建制农转非涉及民主程序、超转劳动力以及信访等相关档案,到基层一线了解职能部门有无推诿扯皮、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等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现象,确保惠民惠农资金到位,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实行“靶向”监督,提升监督实效。坚持把监督挺在前面,着力在“治未病”上下功夫,探索推进“靶向”监督。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在惠民惠农项目实施中,纪检监察组对外公布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与区镇人大代表、村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建立沟通联系机制,查看相关单位的接诉即办台账,听取社会各方意见和建议,掌握第一手材料,做到有的放矢,提升监督实效;二是协同监督发力。会同党风政风监督室、第二监督检查室及镇纪委等部门联合开展工作,积极发挥基层站、所、村纪检委员的日常监督作用;三是加强审计监督。督促区农经站发挥审计效能,在“三农”资产财务管理等重点领域开展廉政“体检”,查找存在问题与风险,建立问题清单,找准问题症结,督促整改落实。
(文/盛慧)
责编/吴晶晶
审核/黄创新
签发/杜陈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