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17/5852209.html
作者:胡一一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穆尔说,一个人为寻求他所需要的东西,走遍了全世界,回到家里,找到了。
平凡你我,尘世中辛苦行走,不管在外面是鲜衣怒马、光彩照人,还是行色匆匆、步履沉重。
回到家中,摘下面具、卸掉防御,自由舒展、畅快呼吸,做回真实的自己。
家的样子,才是一个人最真实的模样。
科克说:“每个人的家对他自己都像是城堡和要塞。”
家是让你无比松弛、惬意的所在,不管窗外如何喧嚣吵闹、红尘纷扰,你只想浸淫在此,消磨时光、享受阳光的地方。
它不仅是身体的停靠处,更是灵魂的栖息地。
01
房间
萧伯纳说过,世界上最不平凡的美是家里的美。
房间是否整洁有序,温馨舒适,是你对自己的生活的态度,是否珍之重之、爱之惜之?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可以想象,家里凌乱不堪、垃圾横行,你对自己、对生活是有多敷衍、多凑合。
肯悉心打理,花心思布置,是你热爱自己的家,热爱生活的最大体现。
上海的一个九零后女孩,在浦东租了一套33平米的房子,刚搬家的时候,家徒四壁、空空如也,是名副其实的“陋室”。
女孩却并不将就。工作之余亲力亲为,开始了对“家”一点一滴的改造。
自己动手画了施工图,为房间作了功能分区。
沙发墙上挂了自己的简笔画。门厅制作了黑板墙,网购了蓝色地毯和褐色窗帘。
在客厅和卧室之间,挂了网纱布的隔断。
自己组装了小小的床头柜,陈列着小女孩喜爱的各种小物件:玩偶、画框、香薰蜡烛等等。
晚上柔和的灯光打上去,整个空间温馨舒适、好不惬意。
花费不多,女孩却为自己打造了真正其乐融融,属于自己的空间。
愿意花费时间、心力去折腾自己的家,甚至是乐此不疲的人,一定是对生活充满了激情、向往的人。
家是承载自己独一无二的气息和味道的地方,就像自己的个性标签,不事张扬,却绝不雷同。
房子可以是房东的,可家是自己的。
即使家徒四壁,也要尽可能让它整洁舒适。
电视剧《父母爱情》中有一个情节,安欣陪伴被打成右派的丈夫,下放到一个小岛上,靠打渔为生。
条件非常艰苦,居住在海边低矮的小房子里,空空荡荡、身无长物,但是安欣依然把家收拾地非常干净整洁,并对妹妹说:“我现在唯一能做到的,只有干净了。”
不放弃对家的向往,就是不放弃对生活的理想,对明天的梦想。
塞·约翰生说:“家居的快乐,是所有志向的最终目标,是所有事业的劳苦的终点。”
02
厨房
虽说,君子远庖厨。
但是,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烟。
所谓生活,乃是有生气的活下去。
而生气,则非厨房烟火所不能。
过日子若不与厨房打交道,煎炒烹炸、焖溜熬炖,炊烟袅袅、香气缭绕,那样的日子总似空中楼阁,不接地气,更不踏实。
闺蜜的表妹,妥妥的九零后小美女一枚,结婚一年多,厨房都像刚刚装修完的一样,除了落厚厚一层灰,从不曾用过。
原因是夫妻二人都不会做饭,每天轮流去两家父母处蹭饭。
时间并不长,二人也就因彼此并不包容、忍让,以致劳燕分飞。
有人说过,婚姻若不落到吃饭、穿衣这样的小事上,是难以长久的。
晚清才子沈复与妻子芸娘粗茶淡饭,相守一生。他认为的爱情就是:闲时与你立黄昏,灶前笑问粥可温。
锦心制佳肴,素手调羹汤。
喜欢炮制美食的人,必是会生活、爱生活、懂生活的人。
鲁迅爱吃,家中还专门制定每周的菜谱,什么红烧鳜鱼、芋炖排骨,千张炖肉,都在菜谱上赫然在列。
鲁迅尤其爱甜点,最爱沙琪玛。他认为甜品才是幸福的味道。
张大千不仅爱吃,还擅长烹饪。
他对学生说,一个人如果连美食都不懂得欣赏,又哪能学好艺术?
他请朋友吃牛肉面,两种做法,一种清炖,一种红烧,面条也是粗细不一,还在牛肉汤里加入花雕酒,小火慢炖4个小时,还要不停地撇去浮沫。
如此做派,也算是资深吃货了。
一道美味佳肴,色香味俱全,挑逗的是你的味蕾,洞见的却是五味人生。
周末的早晨,不需慌张赶地铁,不用匆忙食快餐。
何不自己下厨,锅碗瓢盆、油盐酱醋,于案板菜刀的交响中,精心炮制一碟肉,一碟青菜,品的是酸甜苦辣,过的是滋味人生。
何其快哉。
烟火人生,总归离不开这厨房的方寸之地,舌尖上的百味杂陈。
民以食为天。
作一个爱吃、会吃的人,过的是日子,更是波澜不惊、细细品味的心境。
03
书房
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厨房是人间烟火地,书房则是灵魂清欢场。
半卷书香,足够沁人心脾,回味悠长。
不管房间是自己的还是房东的,面积是空旷还是逼仄,都要有一个地方来放置书籍。
哪怕没有条件布置专门的书房,也没有空间做整面墙的书柜,依然要给自己留有一个角落,安置灵魂,放飞梦想。
占地虽小,却是意境最为辽阔的精神空间。
西塞罗说:“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
书房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具象和升华,是灵魂栖息的地方。
刘禹锡的书房起名“陋室”,取其简陋、清减之意,他的名作《陋室铭》便在此写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无独有偶,多年后,王阳明流放在贵州龙场驿,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何陋轩》,以明心志。
小说《我是猫》的作者,日本作家夏目漱石,一生没有自己的房子,四处租房居住,对居住条件也没有过高的要求,生活的简单素朴。但每次租房,必特意布置书斋,名为“漱石山房”。
黄庭坚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书房的摆设布置、书籍种类,就是一个人灵魂的雏形。
村上春树的书房,藏书丰富,摆放异常整齐,井井有条,除了书籍,还有大量的唱片,是热爱音乐的村上的最爱。屋子中间的一张长方形书桌,村上已经用了十五年之久。
著名服装设计师,被称为“老佛爷”的卡尔·拉格斐,一生最爱的,并非他的时尚世界,而是他丰富的藏书。
他的书房,应该是所有爱书之人梦寐以求的地方,据说是全球著名的私人图书馆之一。
他的私人藏书,超过三十万册,两层楼高的空间,从地板到天花板的墙壁都做成了书柜,蔚为壮观。
他说:“书籍对我有种致命的吸引力,这是一种我不希望被治愈的病。”
博尔赫斯曾说过:“如果有天堂,那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图书馆太大,书房足以抚慰我们疲惫的心。”
一角一落、一书一桌,滋养心灵、摆渡灵魂,书香满怀、别有田园。
04
偷得浮生半日闲。
在外奔波劳碌,疲累不堪,回到家中,一桌一椅、一草一木,皆是心爱之物,一杯一盏、一餐一饭,总归熨帖身心。
伏尔泰说:
“对于亚当而言,天堂是他的家。然而对于亚当的后裔而言,家是他们的天堂。”
曾国藩写过一副对联:大抵浮生若梦,姑且此处销魂。
家就是你我的销魂之处、流连之所。
三千芳华、弹指刹那,
红尘归来,蓦然回首,
愿你我,有家可依,有爱可守。
作者:胡一一,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万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为在看文章的你,点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