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止血药茜草

止血药

化瘀止血药

茜草Qiàncǎo

中药图鉴

茜草原态

茜草药材

茜草饮片

来源

《神农本草经》

别名

血见愁、地血、风车草、破血草、红内消、红根草、拉拉藤

英文学名

RadixRubiae

药用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cordifoliaL.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陕西、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切厚片或段,生用或炒炭用。

性味

苦,寒。

归经

归肝经。

功效

凉血,祛瘀,止血,通经

临床应用

1.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本品味苦性寒,善走血分,既能凉血止血,又能化瘀止血,故可用于血热妄行或血瘀脉络之出血证,对于血热夹瘀之出血尤为适宜。如《圣济总录》治吐血不止,单用本品为末煎服;治衄血,可与黄芩、侧柏叶同用,如茜根散(《圣惠方》);治血热崩漏,常配生地、生蒲黄、侧柏叶等;治血热尿血,常与小蓟、白茅根等同用。若与黄芪、白术、山茱萸等同用,也可用于气虚不摄的崩漏下血,如固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2.瘀阻经闭,风湿痹痛,跌扑肿痛。本品能活血通经,故可用治闭经、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血瘀经络闭阻之证,尤为妇科调经要药。如《本草纲目》治血滞经闭,单用本品,加酒煎服,亦可与桃仁、红花、当归等同用;治风湿痹证,可单用浸酒服,或配伍鸡血藤、海风藤、延胡等药;治跌打损伤,可单味泡酒服,或与三七、乳香、没药等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6~10g。止血炒炭用,活血通经生用或酒炒用。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

按语

临床应用本品时,一般认为生用则行血,炒炭则止血。但现在有人认为生用也有止血功效。

文献摘录

1.《神农本草经》:“主寒湿风痹,黄疸,补中。”2.《本草纲目》:“茜根,气温行滞,味酸入肝而咸走血,手足厥阴血分之药也,专于行血活血。俗方用治女子经水不通,以一两煎酒服之,一日即通,甚效。”3.《医林纂要》:“茜草,色赤入血分,泻肝则血藏不瘀,补心则血用而能行,收散则用而不费,故能剂血气之平,止妄行之血而祛瘀通经,兼治痔瘘疮疡扑损。”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含水溶性成分环六肽系列物,脂溶性成分蒽醌、还原萘醌及其糖苷等,尚富含钙离子等。2.药理作用:有明显的促进血液凝固作用,表现为复钙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茜草的粗提取物具有升高白细胞作用,其煎剂有明显的镇咳和祛痰作用,水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和部分皮肤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另对碳酸钙结石的形成也有抑制作用。3.临床研究:用茜草g,川军g,以粗布包煎20分钟,水浸洗,温后敷局部,冷后再次加热使用。共治疗软组织损伤例,用药3~8天,治愈率为86.6%(陕西中医,,1:35);用茜草15~20g,日1剂,早晚服,连用14~42天,不用其它制霉菌药物。共治疗念珠菌病5例,全部治愈(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5:);用茜草g,煎水代茶饮。若腮腺肿甚而热者,加青黛6g,醋调涂敷患处,每日2次。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例,总有效率为96%(山东中医杂志,,6:)。另据报道,本品还可用治慢性气管炎、过敏性紫癜、白细胞减少症、肝炎等。

版权声明:

文字材料来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九版《中药学》教材,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图片来自网络。

长按识别







































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哪里
头部白癜风用什么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bumayea.com/lygz/4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