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盛夏过去,好多地方的秋天,悄悄到来了。
福建安溪西坪的深山里,秋意正浓,刚下了一场桂花雨。
几千株多年树龄的桂花竞相开放,整个山谷都是桂花明净的香气,馥郁又清雅。
这时,“梅记”的茶人便开始忙碌了起来,以桂花入茶,这是他们和秋天的一期一会。“梅记”做的桂花老铁观音,自是一绝。
一杯泡开,桂花浓香四溢高扬,口感醇和甘爽,馥郁香气从喉底向口腔扩展,香中自带清甜,沁人心脾,喝起来从舌尖到喉头口都是香的。明代茶学家顾元庆在《茶谱》中写道:“茉莉......桂花、梅花,皆可作茶。诸花开时,摘其半含半放之香气全者,量茶叶多少,摘花为茶。”
桂花乌龙,古时发源于晚清时期的福建安溪。
以花入茶,花茶窨制的工艺自唐朝便有。将茶坯与鲜花混合,鲜花吐香、茶坯吸香,一吸一吐间,花香沁入茶骨。一层花,一层茶,反复窨制多次。
十分耗费人力和时间,如今会这门手艺的茶人越来越少。现在,一条联合“茗家私享”为这款市面难得一见的桂花老铁观音,发起众筹。
由百年茶号“梅记”出品,安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曼尧老先生亲自制作,数量有限,十分难得!
均用16年陈铁观音老茶为原料,搭配当季的百年老树金桂,以传统古法窨制,还原古人那一口难忘的“精品桂花香”。
19世纪左右的厦门水仙路“梅记茶行”,于清光绪年间创立,至今已有年的历史。
晚清民国时期,安溪县所产的铁观音,有一半都是通过梅记茶行销往海外。他们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海外地区还设立了分号,影响力非常大。
19世纪左右的厦门水仙路,第一家“梅记茶行”便诞生于此。
年,梅记铁观音在新加坡获得“泰山峰”金奖,这也是中国乌龙茶在海外获得的第一枚茶王金奖!
近年来,铁观音老茶因其口感柔和醇厚,滋味独特,受到越来越多茶客的喜爱。
保利年春季拍卖会上,“梅记”一款年的铁观音g拍出了元的高价!优质的铁观音老茶原料着实珍贵难得,价格更是一路水涨船高。本次众筹所用的铁观音老茶,由王曼尧老先生于年制作,并一直封藏于其专业茶仓中,陈放长达16年之久!
铁观音老茶本就珍贵难得,何况是用桂花窨制而成,可以说不惜成本,市面难得一见,具有非常高的品饮价值、珍藏价值。
如今,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发起众筹,性价比非常高。无论是自饮、送礼、或珍藏,都非常合适。茶友们一定不能错过!
桂花香,观音韵,老茶新花,滋味相得益彰。泡上一杯,闲情悠远,实乃人生快意之事,这杯秋天的味道,你一定要尝尝。桂花老铁观音,现在一条生活馆众筹▼
众筹时间:年9月1日~年10月1日众筹价:¥~¥众筹成功后,10个工作日内发货
16年陈铁观音,梅记独家工艺“茶为骨,花为魂。”
梅记“桂花老铁”的原料皆选自铁观音发源地——安溪西坪。
桂花,来自百年的金桂老树。香气馥郁而醇和,凝而不散,韵味十足。
金桂只在初秋开放,花期仅有短暂的20天,所以这茶也一年只能做一季,错过就太可惜了。
铁观音,选用梅记茶园海拔米~0米的正统品种“红芽歪尾桃”。梅记茶园,群山环绕,远离人烟,生态环境得天独厚,产出的茶叶品质更好,滋味纯正而香气悠远。
制作铁观音是梅记拿手的传统工艺,难度高,过程繁琐。
至今梅记仍坚持制作难度更高的炭火烘焙制作铁观音,这也造就了梅记铁观音独特的“观音韵,兰花香”。
成茶匀整紧结,油黑泛红,呈经典铁观音的“蜻蜓头状”。
喝过的茶客都说,梅记的铁观音滋味醇厚甜鲜,香气如空谷幽兰,清高隽永,灵妙鲜爽,饮之蜜底甜香,你一定不能错过!
适时而饮,一品秋夜里的桂花香
茶叶外形是传统铁观音的“蜻蜓头”状态,茶面黑衣砂绿透亮、匀整紧结。
泡上一壶,茶汤橙红透亮,干净通透。袅袅热气中,既有桂花的芬芳馥郁,又有老铁特有的清冽绵柔。
饮之唇齿生津,沁人心脾。至于尾茶,花香仍然如影随形,茗馨隽永。
也可以加入牛奶,便是一杯香醇好喝的桂花乌龙奶茶。
桂花乌龙茶性温和,非常适合秋季饮用。
正值秋乏,一口饮下,身体的乏意被奔放的花香所驱散,全身都通透了,十分舒爽!
除了自饮,也非常适合送礼,是一份体面又健康的风雅好礼。
传统手工纸包,松木礼盒纸包茶,原是晚清民国时流行的一种包装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梅记至今仍保留着这种传统手工纸包的包装。
纸包茶不仅能避光防潮,还具有一定的透气性,有利于茶叶的后续陈化,具有独特的藏茶实用价值。对于老商号“梅记”而言,更是一份坚守匠心与承载经典的象征。
外面搭配松木盒,古韵十足。作为礼品,赠与亲友一同品尝,也非常拿得出手。桂花老铁观音,现在一条生活馆众筹▼
众筹时间:年9月1日~年10月1日众筹价:¥~¥众筹成功后,10个工作日内发货
古法窨制工艺,耗时耗力以花制茶虽自古有之,但以往采用的是当季的茶,多为清香型的铁观音,香气外放,略显稚嫩。
“梅记”第五代传人王曼尧老先生,已有近50年制茶经验。他在桂花乌龙的基础上,创作了“桂花老铁”,特别选用16年陈的铁观音,老茶香气内敛,容易吸收桂花的香气,不与花香冲突。
桂花老铁的魂,是香气。老茶新花,滋味方得融合一体,相得益彰。
打花
这一工序必须要在凌晨5点至露水蒸发前完成,才能确保桂花足够的鲜度和香气。然后,将取得的桂花晾放、筛选,培育至绽放吐香。
紧接着,一场繁复又唯美的窨花仪式要开始了。堆窨、通花
一层铁观音、一层桂花,茶叶与鲜花层叠平铺在一起,利用花绽香,茶汲香,将茶味与花香融合在一起。炭焙、去花
经炭火烘焙,去除茶叶多余水分,把花香“固定”在茶中。工艺筛花
窨制后,将桂花通过竹筛,把比茶更小的桂花筛出来。
整个工艺流程走下来,差不多要耗时5到6天。如此,才能得到这一份手工窨制、桂气袭人、陈韵隽永的梅记桂花老铁,非常难得珍贵。
一年一会的桂花香,就这样被留在了茶里。
“人闲桂花落”,静下心来喝一杯茶,品一品这秋日中的桂花香,实在是舒坦。
众筹档位介绍
1
年桂花老铁观音一盒装g
支持元,获得年桂花老铁观音一盒装g一份,价值元。2
年桂花老铁观音6盒装(g×6盒)支持元,获得年桂花老铁观音6盒装(g×6盒)一份,价值元。
本文为推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