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制茶之旅花花世界开到荼蘼

呼童远取溪心水,待客来煎柳眼茶。杯裹紫茶香代酒,琴中绿水静留宾。抵达隆合茶书院已是正午时分,闽北盛夏的阳光慷慨地洒在漫山遍野的茶树上,洒落一地斑驳光影。康熙年间的木质大门上镌刻着“开轩面场圃,以茶话桑麻”,也隐隐透露主人奔放的迎客情怀。院子里飘出缕缕茶香,翻山越岭的旅途疲惫已然有一丝消却。七月底有幸成为《三联生活周刊》武夷山茉莉花茶制茶活动的一员,在福建南平政和县的隆合茶书院,度过了与茶亲密接触的三天两夜。如此不可多得的体验,本应当(立)秋后算账,当做一剂消解暑气的清凉之风,与各位喵共享。

不如先分享我着队服的自拍吧!

请叫我中年元气美少女!

按照惯例进入科普时间:政和县是福建省南平市辖县,位于福建省北部,与浙江省南部相邻。你听过政和白茶吗?作为中国白茶重要主产区,政和县白茶渊源极深,拥有千年历史,自宋代便为贡茶,发展至清朝咸丰年间,政和县百厂同操,招工逾千人,兴盛之势,举国轰动。政和白茶以政和大白茶为原料,经当地茶农特有的制茶技艺加工生产而成。口感鲜纯、毫香、凉爽,具有解暑、降火、降血压、止泄、杀菌、抗氧化、抗肿瘤blabla等功效(哎哟,不错哦)。隆合茶书院正是位于政和这一片人杰地灵的白茶发源地之中,沿用四合院的设计元素,群山环抱,视野开阔。我入住的“豪华大床房”位于五层,目测有30平米,两面临窗畅享无敌山景,媲美引无数土豪竞折腰的度假山庄,心中窃喜。果然,每天清晨我都是被鸡鸣声叫醒的。书院里古香古色,充溢着满满的茶香,也奉着茶仙陆羽,守护着这座小小的世外桃源。顶层露台和国学堂可以观赏日出日落,在这里练瑜伽耍太极,定是心旷神怡,惬意至极。不得不提一下茶书院小陈每天为我们准备的冷泡茶,滴漏和虹吸装备逼格非常高,喝起来也有果酒的清甜,别有一番滋味。安顿好行李便到接待客人的大师工作室集合,大方豪迈的主人杨丰老师(福建省第一批制茶工程师、政和白茶权威专家,著有《政和白茶》等巨作)不惜拿出他的上等白茶为我们接风,待客之道可见一斑。喝茶过程大汗淋漓,杨丰老师说这是祛湿的过程,无需介怀。讲真,三天喝下来全身舒爽,体内湿气导致的头重困倦等症状消失殆尽,一位热伤风的队友也迅猛地痊愈了(目瞪口呆)。白茶养胃,不像绿茶喝多了胃寒,一举两得。品过了浓郁清香,大名鼎鼎的白茶,我们又将目光转向了小清新的。这一次,我们将亲身体验茉莉花茶的制作过程。(图片源自网络)你喝过茉莉银针吗?茉莉银针是茉莉花茶的一种,由茉莉花和白毫银针轮番窨(yìn)制而成。开水冲泡后每一芽银针都饱满清晰,汤色明亮。轻抿一口,茉莉的香气沁人心脾。北方人奖其称为“香片”。茉莉花茶的制作工艺大致是将新鲜采摘的茉莉花放入茶坯混合交融,使茶坯吸附花香。一次窨制需要同比例的茉莉花与茶坯,轮番七次始成。我们只参与了其中一次(已经累死),与繁复精细的全过程相比,只能称作冰山一角。采摘七八月份正值盛夏,三伏天的茉莉花最佳,被称为伏花。下午三点左右,茉莉花的光合作用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值,精油含量最多,适合采摘制茶。茶书院一位风风火火的工作人员小娟,带我们驱车前往政和石屯的一个花场“体验一下”采花,烈日当空酷暑难耐,简直酸爽,你们感受一下。时至黄昏,花田风光旖旎,美不胜收,夕阳余晖倒映在湖面上,马不停蹄的劳作换来丰收的静谧,游人缓缓归。伺花一袋袋刚经采摘的热乎乎的茉莉花花苞平铺在垫子上,杨丰老师让我们尝试将小小的花骨朵攥在手里,感受它们软糯温暖的气息。这时候花的香气还很淡,要把花苞堆出一个小山,确保适宜的温度和充分的供氧使花苞渐次开放,吐露芬芳。这个过程将持续8个小时,夜里九十点可以听见花开的清脆声,像少女嬉耍叽叽喳喳,花苞开至虎爪状,芳香扑鼻,很是神奇。此时窨制出的花茶鲜灵馥郁,宛如刚成年的少女,清雅脱俗,尽力舒展青春的魅力。筛花筛出开放饱满的花朵,舍弃失去价值的花蕾。杨丰老师再次强调,采花时要挑选大花苞,深感花农采花时的用心和不易。窨制这是一场银针与茉莉花的爱恋。筛好的花骨朵与茶坯融合到一起,通过翻动茶堆拌和、静置、升温,使茶叶充分吸收茉莉花的香气。拌和好的花茶堆上还需要铺一层茶叶,防止暴露在空气中的茉莉花白白挥发了香气(劳动人民的智慧嘤嘤嘤)。起花窨制过程进行了一整夜,第二天茶坯已经充分吸收了茉莉花的水份和香气,需要将茶花分离进行烘干。茶叶烘焙机开启,等待接纳刚刚恢复单身的银针。此时的茉莉花也已经完成他们的使命,绽放过后,就是生命的终结。烘焙将茶叶送上烘焙机前,需要再次手动捡出肉眼可见的残留花朵。烘干的茶叶从机器里缓缓送出,香气宜人。(但这只是此次花茶制作的第一窨啊!还有整整六轮一模一样的步骤要进行啊!数学好的同学已经意识到:制作一斤花茶差不多需要消耗七斤茉莉花。)作为一个潮汕人(没错,我就是传说中的“潮汕女孩纸”),从出生伊始便跟着长辈喝功夫茶,父亲常说:喝茶长寿,我却只依赖上它的提神。离乡背井多年,事事追求高效,泡茶只用茶包,还会海淘一些稀奇古怪的花草茶进行“排毒”,早已忘了寻味品茗的艺术。这三天待在一个茶香四溢的地方,难免产生回到故乡的错觉。岭南的夏日冗长湿热,白天大家足不出户,敞开的门里大人轻摇蒲扇哄小孩入睡,时而随手喝一杯功夫茶。如此寻常的百姓人家,因为茶香而得以摆脱炎夏困顿,显得与世无争。甚少喝茉莉花茶,以为它空有花香,甚至看不到花的一丝踪迹,俗不可耐。而经历了此次的制茶体验,对茉莉花的角色也有了颠覆性的认知。粉墨登场的茉莉花,努力地开放吐香,将其一生付诸茶叶,完成使命便洒脱离开,毫不娇嗔。这跟默默无闻的茶农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为了提神,为了减脂,为了排毒而喝茶,这些目的明确又不以为然的享受,消耗了多少人工的辛劳,细思极恐。万物有灵皆可师以后喝茶也会带着一种敬畏的心情罢离开茶书院时有些情绪低落,舍不得永葆匠心的杨丰大师,热情体贴的小娟,更舍不得此方世外桃源中触手可及的中华茶文化。这个大隐于市的茶书院目前暂不对外开放,可三喵真心想把它引荐给大家。

如果我们组织一次

前往大山深处的自然之旅

带大家走进政和这座朱子孕地,福建夏都踏上这片人杰地灵的清新净土住进这座大隐于市的茶书院

观茶道,学制茶,晨起瑜伽,午后泡茶

吃当地野味,品新鲜果汁

登高望远赏瀑布

夕阳西下聊聊怎么走天涯带上伴手礼再回家暂别繁忙的工作和喧嚣的都市把自己藏进小桃源就这样生活两三天,复得返自然你,愿意去吗留言给我好吗

跟我走吧,去看世界

不一样的日本

关于飞驒牛肉、抹茶啤酒和高山温泉

三喵流浪记

坚持原创的旅行分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bumayea.com/lydf/66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