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
我国有3.3亿高血压患者
比整个的美国人口还多
与病毒和细菌不同
高血压看不见,摸不着
但是一旦发病
就和患者如影随形
挥之不去
为什么有些人容易被高血压“盯上”
而有些人却不会?
生活方式是很关键的一个原因
坏的生活方式
不知不觉就把一些人培养成了“疾病候选人”
即使是高血压“老病友”
也存在很多认知上的错误
什么叫高血压
高血压就是血液在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高出正常值。
血压多高才算高
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毫米汞柱(mmHg)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在不同环境下测量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略有不同。
对许多高血压患者来说,平时在家里监测血压是一项基本功,但长久以来大家有一个疑惑,到底是手腕式电子血压计准确还是上臂式自动电子血压计准确?
医院心血管内科执行主任宁靓作出了回答。
“医院里使用的是台式血压计,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行校正,这样测出来的值就更准确。但在家庭中,病人或家属对台式血压计的使用方法掌握得不是很好,所以推荐上臂式自动电子血压计。”据宁靓介绍,手腕式电子血压计不是很准确,尤其是使用两年以上的,因此,不建议用手腕式电子血压计自测血压。
有人要问了:“一些老年患者常听别人说吃了某种降压药后效果好,就马上自己去药店买来吃或擅自加药。那么,高血压患者服用药物是否需要看医生?”
“每个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用药有时会存在差异化。现在的降压药品种类较多,医学上分为六大类,每大类又有很多种。老年人吃降压药,医院找心内科的医生开,医生会根据病人有没有其他的慢性疾病,以及年龄、性别,肝肾功能的情况来给他选择药物。”宁靓提醒说,盲目服用降压药恐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有人给宁靓讲了这样一个病例:钱先生在42岁那年体检时发现血压很高,后确诊为高血压,医生也给他开了降压药,嘱咐其坚持长期规律服药。但钱先生回家仔细看了降压药说明书后,看到有各种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后就感到恐惧,拒绝服药。他从网上买来罗布麻叶子等中药来当降压药吃,结果血压失控出现了并发症。
宁靓回答道:“终身服用并不是因为对降压药上瘾,而是得了高血压这个病以后就必须要坚持吃药。她打了个很贴切的比方:就像一个人吃了饭第二天就饿了,所以第二天就还得继续吃,但这并不能说就是对饮食上瘾有依赖性了吧?”据宁靓介绍,罗布麻叶煎熬后泡水喝有非常强的降压效果,之所以现在被淘汰是因为它没有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它可以让血压很快降下去但很快就失效,于是血压很快又升上来了。血压的忽高忽低使血管的硬化程度比不治疗高血压进展得更快。
至于副作用,药物都是经过了大型的临床实验,相对是安全有效的,哪怕是出现的极少的副反应它都写在说明书里了,而且并不等于是每个人都会出现这个副作用。其实,高血压对身体的伤害远远超过了降压药这一点点的副作用,就相当于一个西瓜和一颗芝麻。高血压如长期不控制,心脏会长大,血管会硬化,它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在高血压患者中,许多人都常备丹参片、三七片等活血的中成药,每天坚持吃。
宁靓对此表示反对:
“这是一个误区,很多病人的血压还没有降到正常,甚至、就在吃活血化瘀的药物,很容易出现脑出血。一定要根据病人的年龄情况,把血压降到相对应的正常值后,再吃点活血化瘀、抗血小板的药物来保护血管。”
高血压并不可怕,只要正确地管理它,高血压患者的寿命也能接近于正常人。猜你喜欢
巴中市举办年“中德养老护理引智项目”培训班
巴中市妇幼保健院结合主题教育开展扶贫义诊活动
有编!南江公开考核招聘66名卫生专技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