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满山的这种苎麻叶,居然是古代做麻布和细麻绳的重要原料。别称:(名医别录)野麻(广东、贵州、湖南、湖北、安徽),野苎麻(贵州、浙江、江苏、湖北、河南、陕西、甘肃),家麻(江西),苎仔(台湾),青麻(广西、湖北),白麻(广西)。苎麻中国古代重要的纤维作物之一,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新石器时代长江中下游一些地方就已有种植。苎麻叶是蛋白质含量较高、营养丰富的饲料。麻骨可作造纸原料,或制造可做家具和板壁等多种用途的纤维板。麻骨还可酿酒、制糖。麻壳可脱胶提取纤维,供纺织、造纸或修船填料之用。鲜麻皮上刮下的麻壳,可提取糠醛,而糠醛是化学工业的精炼溶液剂,又是树脂塑料。苎麻纤维成份是纤维素,光照强度和每天日照时数对纤维产量有很大影响。日照不足,则光全作用减弱,茎秆软弱、麻皮薄、纤维细胞壁薄、工艺成熟延迟、产量降低。根为利尿解热药,并有安胎作用;叶为止血剂,治创伤出血;根、叶并用治急性淋浊、尿道炎出血等症。嫩叶可养蚕,作饲料。种子可榨油,供制肥皂和食用。苎麻的茎皮纤维细长,强韧,洁白,有光泽,拉力强,耐水湿,富弹力和绝缘性,可织成夏布(湖南浏阳及江西万载等地出产的夏布最为著名)、飞机的翼布,橡胶工业的衬布、电线包被、白热灯纱、渔网、制人造丝、人造棉等,与羊毛、棉花混纺可制高级衣料;短纤维可为高级纸张、火药、人造丝等的原料,又可织地毯、麻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