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小时候我和妈妈很亲密,总有聊不完的话。可现在交流越来越少,准确地说,会变得容易吵架。
自从进入2字开头的年纪,妈妈的控制欲愈发强烈,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希望我能听她的。而我一朋友的妈妈却截然不同,从工作、爱情,到婚姻,统统都是自己做主,她的妈妈也绝不干涉。
我由衷地羡慕她,也更加不能理解,为什么我妈那么传统、固执?
直到某次吵架,妈妈脱口而出“我没读过多少书,说不过你”。我突然意识到,我的妈妈以前的成长环境也确实没有我幸运。
她不了解也跟不上新的时代,只是希望我过得轻松点,把她认为最稳妥的人生道路灌输给我。我可以不接受,但埋怨或指责都太残忍了。
与母亲彻底和解或许是个漫长的过程,但如果是你曾了解过她的青春,你一定就会多一分体谅与耐心。
02
之前看一作家写她带孩子出国旅行的趣事,那时她孩子还小,不过2、3岁,还听不太懂大人的指令,整个人就像个横冲直撞的小麻烦精。偏偏还天性热爱社交,一不留神,就跟旁边的陌生人咿咿呀呀地交流起来了。只是带一个孩子,她和丈夫都觉得身心疲惫,实在想不通自己是烧坏了脑子吗?还是嫌生活过得太舒坦了,需要找个人来调皮捣蛋。但看到孩子难得在身边安静下来,或者趴在自己身边熟睡时。他们又觉得岁月静好本该如此。有一回他们在游戏项目前排队,身边是个推着三胞胎婴儿车的妈妈。作家觉得这简直不可思议,问三胞胎的妈妈:“孩子这么多,带出来玩,不会觉得烦恼吗?”那个妈妈却哈哈大笑说:“可我觉得很有意思呀!”捣蛋鬼也好,闯祸精也罢,在爸妈眼中,自家孩子永远是最可爱,最值得被宠的。犯的错误能被原谅,一切喜恶都能被记住,孩子被这样宠着真的很幸福。03《请回答》里看到过这么一段话:
听说神不能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即使到了妈妈的年龄,妈妈的妈妈依然是妈妈的守护神。妈妈这个词,只是叫一叫,也触动心弦。妈妈,依旧是最有力量的名词。比起她自己,她有更想守护的,那就是我,但当时我并不知道。人真正变强大,不是因为守护着自尊心,而是抛开自尊心的时候,所以妈妈很强大。听说神不能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妈妈这个词,只是叫一叫,也觉得喉间哽咽。现在想要妈妈开心的话,只需要说,我现在需要妈妈。只要这么一句话就足够了。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人,“mama”的发音总是用来称呼母亲的。我们大多数人,张嘴说的第一个词也是妈妈。我们习惯了在无助的时候呼喊她,但又总在志得意满时,把她忘在脑后。世上爱有千万种,唯有母爱都雷同。从不曾想过,妈妈也有一天会老去,会离开我们,她不是一个永远亮着的灯塔,她也会熄灭。有一天当我们越过山丘,却发现无人守候,那种寂寞,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因为我还没有赚足够多的钱,还没有带你去你最想去的地方旅游,还没有给你买昂贵的化妆品,也没有让你在买衣服的时候不用看价格就下手,我甚至还羞于对你说一句我爱你。点个「在看」吧,虽然常和妈妈吵架,但我知道你很爱她
我想要的未来,是看得到安全感
在我的记忆中,爸爸您是一个高大、帅气的男人,可不知在什么时候您头上竟有了在这个年龄不该有的白发。周国平曾说过:“世界越来越喧嚣,而我的日子却越来越平静了。”在现代社会中,喧嚣与浮躁无疑成了人们生活的主旋律,而我想,我们应该沏上一杯淡淡的茶,面对浮华的一切,安静地守住来自心底的那一份光。是谁,在那个晓风残月的杨柳岸下执手相看佳人的泪眼?是谁,在多次落榜之后发出“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的感慨?又是谁,不愿在宦海中沉浮,一遍一遍吟诵着“忍把浮名,换了浅吟低唱”?正是那位才华横溢却又追求心灵宁静的著名词人,柳永。面对尔虐我诈,喧嚣浮躁的官场,他叹息着摇了摇头——那不是他心灵所属的地方。于是,他融入了市井,以大地为床,乱石为枕,与众多歌伎们赏花吟月,浅吟低唱。他以一颗平淡的心静静的守住了他来自心底的那一份纯真,那一份光芒。“凡井水处,必有柳屯田词。”我想,正是他这颗追求平静的心,使他永远活在了人们心中。当你轻轻走过他的窗前,一首浪漫又富有诗意的小夜曲不觉让你停下脚步,花儿微微颤动着身子,连月儿听了也禁不住迷醉。屋内那个英俊的少年正是肖邦。在他无比短暂的一生之中,他经历了太多太多,因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