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味药天麻

天麻《神农本草经》

GastrodiaeRhizoma

来源及名称释义

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功效及辅助记忆

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性味归经

甘,平,归肝经

主治病证

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

虚风内动,急慢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

风湿痹痛,肢体麻木,手足不遂

图片

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材图像数据库

性状鉴别

呈椭圆形或长条形,略扁,皱缩而稍弯曲,长3?15cm,宽1.5?6cm,厚0.5?2cm

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有纵皱纹及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的横环纹多轮,有时可见棕褐色菌索

顶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鹦嘴状的芽或残留茎基,另端有圆脐形疤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角质样,气微,味甘

采收加工

立冬后至次年清明前采挖,立即洗净,蒸透,敞开低温干燥

用法与注意

内服:煎汤,3~10g,研末,每次1~1.5g,也可入丸散

补充

天麻,其原植物之茎,色黄赤,呈圆柱形而直立,极似箭杆,故有“赤箭”之名

因其有熄风之功,故又有“定风草”之称

其中四川荣经、云南昭通所产者质优,为道地药材,统称川天麻

冬季采集者,内部结实体重,质量较优,称为冬天麻

春季采集者,皮细纹皱,较冬天麻美观,江浙一带多视为佳品,喜用春天麻之名

天麻以体实泽亮半透明者为佳,故又名“明天麻”

相关论述

“天麻,乃肝经气分之药。《素问》云,诸风掉眩,皆属于木。故天麻入厥阴之经而治诸病。按罗天益云:眼黑头旋,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治。天麻乃定风草,故为治风之神药。今有久服天麻药,遍身发出红丹者,是其祛风之验也。”(《本草纲目》)

“天麻,主头风,头痛,头晕虚旋,癫痫强痉,四肢挛急,语言不顺,一切中风,风痰。”(《本草汇言》)

“天麻,能止昏眩,疗风去湿,治筋骨拘挛瘫痪,通血脉,开窍,余皆不足尽信。然外邪甚盛,壅塞经络血脉之间,舍天麻又何以引经,使气血攻补之味,直入于受病之中乎?总之,天麻最能祛外束之邪,逐内避之痰,而气血两虚之人,断不可轻用之耳。”(《本草新编》)

往期精彩回顾▼熬中药的正确“姿势”,您做对了吗

读完此文,人人都会合理服用中药

矮地茶、磁石、龙骨、珍珠、琥珀、酸枣仁、远志、柏子仁、首乌藤、合欢皮、赭石、石决明、蒺藜、牡蛎、珍珠母、罗布麻叶、钩藤

温馨提示,中药的使用请遵医嘱,勿自行服用!

中药杂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bumayea.com/lybf/50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