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万物萌动,春意愈浓

年2月18日18:43:49

正月(小)初七星期四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

雨水

每年立春后半个月左右,2月18日前后,当太阳黄经处在度的位置时,就到雨水节气了。雨水节气过后,万物呈萌动状态,充满生机的春天就要来临了。

此时,不但天气逐渐变暖,地上的雪也会慢慢融化,同时降水量会增多,这便是雨水的由来。

雨水天气

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太阳的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

与此同时,冷空气在减弱的趋势中并不甘示弱,与暖空气频繁较量,这时的大气环流处于调整阶段。全国各地的气候特点,总的趋势是由冬末的寒冷向初春的温暖过渡。

“雨水”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0℃以上,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已达3℃左右,江南平均气温在5℃上下,华南气温在10℃以上,而华北地区平均气温仍在0℃以下。

雨水三候

一候獭祭鱼;二候候雁北;三候草木萌动

一候獭祭鱼

獭为水獭,也名水狗,鱼感水暖上游,水獭捕食,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

二候候雁北

雁为知时之鸟,热归塞北,寒去江南,它感知到春信,从南方飞回北方

三候草木萌动

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

节气风物

春笋

被誉为“素食第一品”的春笋自古备受人们喜爱。文人墨客和美食家对它赞叹不已,有“尝鲜无不道春笋”之说。春笋笋体肥厚,美味爽口,营养丰富,可荤可素。做法不同,风味也各异,炒、炖、煮、煨皆成佳肴。

关于春笋,想到的第一道食物,当然必须得是腌笃鲜!从开春到5月,最嗲的就是这一碗腌笃鲜。“腌”是咸肉和火腿,“笃”则是上海话的炖,“鲜”就是春天破土而出的春笋了!

紫禁城的水

作为历经明清两朝盛世的皇家住宅兼办公区,紫禁城的建筑理念同样是力求形成天、地、人和谐统一的关系,紫禁城的种种高超设计中,对雨水的绝妙处理正是对这一理念的极好诠释。

紫禁城排水系统的年头,比紫禁城本身还要久远,自元朝新建大都开始,到今天已经在地下埋藏了多年。

元大都的主要设计者是刘秉忠、赵秉温等,他们在对元大都进行平面规划时,以中国历代都城的设计为依据,结合《周礼·考工记》中关于帝都的思想,充分利用原有的条件和地理特点,做出一整套完整的布局,并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顺序逐步施工。

无论下多大多久的雨,故宫的地面上从来都不会蓄积太多雨水。这要归功于设计巧妙而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统。通各个宫殿院落的排水系统有干线和支线,有明沟、暗沟、涵洞、流水沟眼等,纵横交错,主次分明。石栏杆的每块栏板边排水小洞、石雕兽头嘴里穿透的圆孔、个螭首、遍布的钱眼与纵横交错的排水沟渠,从支流汇集到干沟流向故宫内河金水河,接续流出外金水河。

雨水诗词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山水图》

唐寅

绿树含春雨,青山护晓烟。

携筇出矶上,何以地行仙。

雨水养生

衣适当春捂预防感冒

雨水节气后,由于空气中水分增加,导致气温不仅偏低,而且寒中有湿。这种湿寒的气候对人体内脏和关节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年高体弱者,易于受风寒而患风寒感冒。因此,雨水节气一定要注意保暖,重点照顾好“头颈与双脚”两头;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因此衣着宜“下厚上薄”。

食调养脾胃健脾祛湿

雨水节气降水增多,气温变化较大,因此,中医养生认为,雨水的养生重点应为调养脾胃。雨水节气应少吃寒凉的食物,如黄瓜、冬瓜等,而健脾的食物,如小米、山药、胡萝卜、鲫鱼等则可以适当吃一些。

住早起晚睡调节情绪

民谚云:“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立春以后日照渐长,在起居方面也应顺应日照变化,相对冬天来说晚一点睡、早一点起,以利于阳气的生发。因此,我们要克服倦怠懒睡的习惯,适当夜卧早起,增加活动,舒展形体,畅通血脉,以助生发之气。

行运动以微出汗为宜

春季健身以不出汗或微出汗为佳,这时比较适合进行节奏和缓的运动,不宜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否则会消耗津液、损伤阳气、易受风寒。同时由于气候仍然干燥,运动时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雨水饮茶

春二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地湿之气渐升,晨时有露,夜有霜。是启陈发新的季节,此时人要顺应天地,让体内的阳气顺应春天的气息生发出来。

红茶

红茶甘温,可养阳气,比如正山小种。全发酵的红茶减少了茶叶中的刺激性成分,茶性温和,具有蓄阳暖腹的作用,别适合脾胃虚寒的人群。

普洱

经过后期自然存放之后的普洱老茶,茶性温和,并且对胃产生刺激性的物质已经大部分氧化,饮用普洱老茶能帮助肠胃消化。

花茶

茉莉花茶利用烘青毛茶及其他茶类毛茶的吸味特性和鲜花的吐香特性的原理,将茶叶和鲜花拌和窨制而成,香气清婉,入茶饮之浓醇爽口,馥郁宜人。喝花茶,能缓解春困带来的不良影响。

老白茶

白茶成茶满披白毫、汤色清淡、味鲜醇、有毫香。最主要的特点是白色银毫,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冲泡后品尝,滋昧鲜醇可口,还能起药理作用。白茶性清凉,具有退热降火之功效。

绿茶

绿茶,属于不发酵茶,只经过了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茶叶所本身的味道,所以绿茶的味道非常的清爽、滋味鲜香。

绿茶含有丰富的内含物质。其中茶碱及咖啡因,可以经由许多作用活化蛋白质激酶及三酸甘油酯解脂酶,减少脂肪细胞堆积,因此达到减肥功效。含有的黄酮醇类,有抗氧化作用,亦可防止血液凝块及血小板成团,降低心血管疾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bumayea.com/lyyz/67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