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围坐火炉煮老茶,何处梅花一绽香

▲北地冬夜长,北俗煮茶则有自来的丰盛馥郁抵御,三五个人围炉,寒天冻地理方丈融融意,闲敲茶碗落灯花是隆冬胜景。12月21日/

冬至将至。

冬至来

一阳生

寒梅吐蕊迎腊月

笑语相传尽贺冬

异乡梦里复盼春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太阳黄经达到°,冬至来临。自此,北半球白昼渐短,气温持续下降,并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它既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一个传统节日。

究其源头,在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周公始用土圭法测影,测得洛阳所处之地即为“天下之中”,然后开始占卜国家社稷的吉地……据记载,周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因周公选取的是经土圭法测得这天是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即为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

『冬至三侯』

麋鹿解角,山泉叮咚

______

12.22-12.26蚯蚓结阴气尤盛,蚯蚓蜷缩着身体

12.27-12.31麋角解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1.1-1.5水泉动山泉水流动且温热

『传统习俗』

占卜迎福、团圆贺冬

______

冬至是一个流传已久的传统节日。早在周代已有祭祀神灵的活动,以求其庇佑国泰民安。

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或者称其“亚岁”,把它当做新年来庆贺。上至朝野,下至民间,人们穿新衣、办酒席、祭祖先、占卜未来…….如此丰富的习俗活动,意在驱病避鬼、祈神求福,来年有好的生活。

九九消寒

中国民间有冬至贴绘九九消寒图的习俗,消寒图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日历”,人们寄望于它,来预卜来年丰欠,是一种很有传统特色的、好看的日历。

它一共有九九八十一个单位,因此叫做“九九消寒图”。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古代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的劳动人民,御寒保暖条件较简陋缺乏,寒冬也被视为威胁与惩罚,而对天寒地冻生恐惧感,甚至会觉得冬季莫名奇妙漫长。

当时中国人民为挨过漫长冬季,遂发明以数九等的方法消遣,以打发时间缓解寒冬威胁下出现的心理危机。而当时围着家眷数九亦被视为逍遥境界。

食“冬至”

冬至是进补的“好食节”,由于地域差异,每个地区的饮食文化都不同。现如今最耳熟能详的俗语便是“北吃饺子,南吃汤圆”。

在我们南方一些地区,则比较盛行吃冬至团(汤圆),取其团圆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菜、果、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

实际上,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间也有“冬至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

而在北方许多地区,冬有至日吃饺子的习俗。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他用包成耳朵形状的面食,治好了河南乡民们被冻伤的耳朵。后来,每到冬至这天,人们都会有吃“捏冻耳朵”的习俗(冬至的饺子馅料最好是益气的羊肉、牛肉和富含纤维的芹菜、胡萝卜等)。

『冬至养生』

养肾防寒、调养生息

______

冬至以后,即将迎来天气最冷、地面积蓄热量最少的三九天,所以也有“冷在三九”的说法。因此,在这个寒冷的节气里,应时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bumayea.com/lyyz/64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