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九曲窨制的魔法,玫瑰开在茶汤里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以四时盛放的花草入馔,早至屈原写作《离骚》的时代已为风雅之事。

玫瑰花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唐宋时期,就有宫廷妃嫔用花茶养颜养生,既美白肌肤,又养阴润肺。对于茶人来说,玫瑰则是丰富多元茶味的一种选择。玫瑰制茶的方法历史悠久,《本草正文》中道:“玫瑰花,清而不浊,和而不猛,柔肝醒胃,疏气活血,宣通窒滞而绝无辛温刚燥之弊,断推气分药之中,最有捷效而最驯良,芳香诸品,殆无其匹”。明代钱椿年编写的《茶谱》中也有详细的记载,将玫瑰花与红茶放在一起冲泡,在红茶的甘甜之外,更有浓郁的玫瑰花香。

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

餐露饮花,自得雅趣与馥郁滋味。只是该如何把玫瑰的清甜融入一杯茶中?

把花香凝练入茶叶,其中最核心的技术叫作“窨”。最早关于“窨”的记载正出现在福州。

严格的“全窨制”,不同于普通的花茶拼配,先得选用香气纯净的鲜花,一层茶、一层花打窨堆,让茶与花在湿热的环境里充分交融,吸收天然的玫瑰花香,每隔一段时间还要翻动窨堆“通花”。听上去颇复杂的工序,所遵循的技法早有源流。

远至明代顾元庆写作《茶谱》时,国人已掌握了窨制花茶的核心:

“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诸花开时,摘其半含半放之香气全者,量茶叶多少,摘花为茶。花多则太香,而脱茶韵;花少则不香,而不尽美。三停茶叶,一停花始称。”明·顾元庆《茶谱》

玫瑰红茶,就是集茶味与花香于一体的上等花茶,“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既保持了浓郁爽口的茶味,又有鲜灵芬芳的花香。

传统窨制——集茶与花为一体

与惯常印象中喝到的西式冲饮“玫瑰红茶”基因有别,窨制所得的玫瑰红茶拒绝香精及“拌花”——将干的玫瑰花瓣与茶叶一同拌和,花香不易融入茶叶的骨子里。

窨制是将茶与花结合的工艺,既是亮点,也是难点。

但要集茶味与花香于一体,绝不是简单的茶花拼合。

传统的窨制工艺,在清裨类钞中有详细记载:

“玫瑰花点茶者,取未化之燥石灰,研碎铺坛底,隔以两层竹纸,置花于纸,封固。俟花间湿气尽收,极燥,取出花,置于净坛,以点茶,香色绝美。”

让干茶与鲜花相互碰撞、融合,一吐一纳中互相汲取着精华,将两者的香气合而为一。

在此传统工艺之上,再经文火慢烘,方才成就了这道高雅馨香的「玫瑰九曲红梅」。

玫瑰九曲,茶中有花。

好的茉莉花茶中都没有茉莉,这是因为气质型的茉莉花香出现在花开的过程中,花开后香气便消失了,而花中的水分若被茶坯吸收则会影响品质的稳定,所以与茶叶进行窖制后需要花茶分离。

而玫瑰花的香气是体质型的,它依附于玫瑰本身,所以玫瑰花茶中可以清晰的看到粉嫩嫩的玫瑰花瓣,不仅增加了美感、口感,玫瑰滋阴补血美容颜的保健功能也让人多了一份好感。

茉莉花茶之香是香在气味中,玫瑰红茶之香是香在汤水中。

那么,如何品鉴玫瑰九曲?

「玫瑰九曲红梅窨制的成品中,还有一个检验条件,就是茶汤不能与花香分离,否则就无法成就一款好茶。」

看干茶,条索细嫩卷曲,混着玫瑰花瓣,红黑相间。

待沸水渐却(约为85到90度为宜)。

以低位缓冲入茶,片刻即可出汤。

这样的温度不会激发玫瑰的苦涩,也使得茶汤更加顺滑柔甜。

玫瑰花瓣漂浮在茶叶上,在水温的激发下氲出奇香。

花香与茶香入水,刚入口,玫瑰花香明显,细品茶味足。

既保持了浓郁爽口的梅花香,蜜糖香,又有鲜灵馥郁的玫瑰香,这便是所谓的茶汤与花香交融。

细细品来,口感棉柔,汤感饱满,齿间舌底满满的清甜。

九曲红梅本就清雅甜醇,加以玫瑰的芬芳,格外讨喜。

结尾

从田野到茶桌,天然绮丽的玫瑰花瓣见证着中式窨制玫瑰红茶的诞生过程。随心热泡一杯玫瑰红茶,温润开汤、静嗅满室馨香,入喉的霎那,舌尖收获回味悠长的馥郁玫瑰香;偶尔想要“解放天性”,亦适宜冷泡畅饮,独得一份沁心清甜。

免费派茶

点赞得茶样

#九曲茶方·三泡茶小礼包#

九曲红梅、桂花九曲红梅、玫瑰九曲红梅

?扫码添加?

参与活动方式

1、分享文章至朋友圈

2、点赞超过18个截图发给小编

3、留下联系方式与地址,茶样就会寄出啦

4、本活动每人限领一份,活动截止时间6月1号

5、若对活动有疑问,可咨询客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bumayea.com/lyhc/79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