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次与你相遇
这世上行色匆匆的人有多少
各自安好
各怀心事
而你有多久没停下来
细细听他们的故事了
人间的故事
少不了的悲欢离合
听得厌倦了吧
戏文里说多了的
我倒觉得
三五知己
花鸟鱼虫
互道心事
普通却不平凡
向来最喜人的烟火气
这烟火气体现在女子身上
是稳妥的鸡毛蒜皮
这烟火气体现在男子身上
是坦荡的脚踏实地
玉树先生说:
“花因器而风韵,器因花而多姿”
于是这位先生
费心费力将平常人家用来洗涤晾衣的阳台
打造成了属于他和老友的秘密花园
↑由阳光房向露天阳台拍摄↑
↑由阳光房向飘窗拍摄↑
这静心静力
靠的是尽心尽力
这位先生手画图纸为此奔波劳顿
才有了这一方天地
飘窗改造
原本空无一物的飘窗阳台
搭架子→排水管→填介质
一点一点
变成了现在这个不锈钢花槽
花花草草
我叫得出名字的叫不出名字的
这位先生待他们如孩子一般
悉心呵护的
↑球根郁金香↑
↑蓝紫色的不怕冻的角堇↑
从此以后
玻璃窗外
绿意盎然
生机勃勃
露天阳台
两面倚墙
一面靠水
也算得
依山傍水
光有了水不够的
活水之源
在于灵动
于是这一方水里
又多了几条锦鲤
它们或吐个泡泡
或在水菖蒲中嬉戏游乐
或与木人偶遥遥对望
红白德黄丹顶三色龙凤白金
围着太湖石
不问世事的
而碗莲花
又给这一方鱼池
增添了别样的红
黄色睡莲
也争相斗艳
百合袅袅飘着幽香
太阳花
仿佛吸收了所有的光
娇而不艳的
水池外
花架下
花瓣落了一地
一如少女怀着春
↓换个角度看藤月↓
法国藤月
还记得校园里的那株紫藤吗
紫藤花架下
暗藏着多少少年的心事
如今在这阳台上
光这法藤
也落得花团锦簇
红梅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的那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咏的便是梅花
在水池的一隅
墙根边
仿佛不需要多大天地就能生机盎然地
凌寒独自开
今年的一场大雪
掩了红梅的艳红
掩不住的是红梅的香
角堇
有着“小三色堇”之称的“角堇”
蝴蝶般吸引着人的眼
↓放在爱丽丝吊盆里的角堇有着法式风情↓
想连带着梯子偷回家(??ω??)?
牡丹
今日阶前红芍药
几花欲老几花新
开时不解比色相
落后始知如幻身
别的花是比不过牡丹的大紫大红的
而冬天的牡丹
也谦虚地敛了艳气
铁线莲
看起来似乎很不起眼的花
一旦绽放
是最最娇妍的
争奇斗艳
花季的阳台
正可谓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玉树先生说:
“花草之美美在这份葱茏和生命
养花之乐乐在这份情趣和性情”
在花草面前
他是个极易满足之人
若是我依了这花
也会变得温柔而平和吧
↑月季↑
↑天竺葵↑
↑百万小玲↑
↑杜鹃↑
石缝生花
有心的人
不肯放过每一个角落
这份踏踏实实的烟火气
自然燎灼到了平常人不注意的地方
一根仿佛没有了生机的枯根里
藏着姬虎耳菖蒲青苔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被养得极好的青苔
也抖抖落落
快要开花了
菖蒲
红有多艳
绿就有多翠
就像它们的主人一样
温文尔雅的
↓形色各异的菖蒲↓
↓真正的石缝生花(~ ̄▽ ̄)~↓
↓太湖石边的菖蒲↓
茶道
今日去玉树先生家的时候
对于他引以为傲的花花草草实则无缘相见
毕竟是冬日
花鸟鱼虫敛了声息
连鲤鱼都躲在太湖石里
而让我平心静气的
莫过于桌上的茶道了
今日小雨
棚内听雨
噼噼啪啪淅淅沥沥的
下到了人的心里
真
良辰美景
赏心乐事
在这小楼里听一夜春雨
隐隐约约听得到深巷里杏花的叫卖声
大概不会像千年前的古人那样寂寞无处排遣
一支花
半壶茶
三两好友
故事可以开始了————
拍摄地:江苏省常熟市
图片来源:玉树
图文编辑: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