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花照水茶养佳人

茶是大自然的灵物,以其圣洁和包容修养每一个人。喝茶之人心静,喝茶的女子,自有一番娴静气质。

苏轼有诗云,“试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电影《赤壁》中小乔煮茶

习茶女子一举手,一投足,尽是柔美之态,而又给人安心的力量。“和性,敬重,优雅”既是领悟茶道的精髓,又与女子内在修养一脉相承。

早在唐代,饮茶之风盛行,贵族女子便已参与茶事。茶艺中体现女人是高贵而优雅的,这不是指位身份的高贵,而是心的高贵,既亲切又神圣。

《梅妃传》里记载了唐玄宗与梅妃斗茶的轶事。玄宗对兄弟们开玩笑说:“这是个梅精啊。吹白玉笛,跳“惊鸿舞”,技惊四座。现在比赛煮茶又赢了我。”

▲唐佚名《唐人宫乐图》

梅妃回答说:“草木之戏,我不小心胜了陛下。要是调和四海,统率万邦,皇上自有法度,像我这样的小女子怎么能跟您比胜负呢?”皇帝听了十分高兴。

三言两语,智慧尽显。她柔和的言语,大方的举止,就像一杯清香醇郁的茶,令人身心舒畅。

古代帝王选妃,除了美貌,还要求琴棋书画歌舞全才,知书达礼。这样的女子也多,但少的是有独立的心性,对于自己内心世界不断探寻的人。

在杨贵妃入宫后便渐渐失宠的梅妃,品茶作诗,对窗赏梅,倒也找到自己的灵魂归所。

▲唐周昉《调琴啜茗图卷》(听琴图)

只可惜后来安史之乱爆发,玄宗携杨贵妃逃往西南,在宫内的梅妃为了不让叛贼侮辱,也为负心于她的玄宗保住清白之身,用白布将自己层层包裹,跳下古井香消玉殒。

自古红颜薄命,而在乱世中有如此坚守,真是颇具茶的高洁之气。

现代茶道人口中女性占了大部分,说现代茶道是女性茶道也不为过。

如今在日本,研习茶道的有90%以上都是女性。这源于明治时代“女子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成为贤妻良母所必须的气质才能”这一观点。从那时起,各地的女子学校纷纷设立茶道课程。

由于学校教育的渗透,茶道成为日本女子的必修课。茶道中的柔和气氛、韵律、巧妙的技法,被历来比较被动的女性所接受,并引起共鸣。

渐渐地,女性们在宁静的茶世界里找到自己,也便不局限于习好茶艺做贤妻良母。茶在无意中,帮助女性重塑了内心世界,达到自我精神的回归。

现代女性多为世事牵累而终日忙碌,在职场、家庭、自我中苦苦追索,拥有茶般淡然优雅的心境尤为难能可贵。

从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茶文化,到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以及知茶性、沏好茶、活在当下的出世心境,现代都市女子正渐渐透过茶,在繁华锦世中筑起属于自己的温暖之所。

纤纤玉手,置茶入壶,倾倒茶汤。看着她,心如止水,然后下一秒,茶里开出花来。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bumayea.com/lyhc/68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