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百姓与茶
作者/刘宗凯
我是老百姓,朋友提起这茬儿总要在前面加上“小”字,以示与他的区别。他是做官的,喝的茶自然比我的好,这无可厚非。不自然的是他觉得我泡的茶比他的好喝,哪怕是较之他的劣质得多的茶。
看过他泡茶,对于他的疑惑,我就不奇怪了。他那一站式的泡法,泡出的茶要是好喝就怪了。还有,壶太大,茶叶量与水的比例不合适。还有,最不可饶恕的是无论什么茶都是“哗”地一下子,一泡到底,泡个地老天荒。真是可惜了那集天地精华于一身的“尤物”了。
我不挑茶,对茶也没有那么多的虔诚,只是多了点“心思”而已。我那点“心思”无非就是洗茶、注意投放量,控制水温、控制冲泡的时间。仅此而已。茶,是有个性的,不一样的茶,也一定需要不一样的对待。
喝了三十多年的茶,也算得上“阅”茶无数,但对茶的了解始终是皮毛,实在是说不出个子午卯酉来。很羡慕懂茶的人,品茶论道,侃侃而谈。每当这时,我都像鸭子听雷一般,除了啧啧称奇,便只有闷头喝茶的份儿了。由于不求甚解,这喝茶时的心思也就时常不在茶上,脑子里想着的更多的是些与茶毫无关系的事情。
最早接触茶还是我大三的时侯,在京城实习的时喝的。皇城根,天子脚下,就在前门的大柳树下,喝正宗的大碗茶。有首歌,《前门情思大碗茶》,说的是谁“……爷爷小的时候总在那玩耍……”,怎么怎么地,我要说的是爷爷我年轻的时候也在那耍过,还喝了人生第一碗茶。茶好喝!香味儿很浓,据说是茉莉花的香味儿。二分钱一大碗,就站在那,大柳树下的树荫里,咕嘟咕嘟地就喝下去了。那凉茶好神奇,喝下去浑身的燥热和暑气立马就驱散了。我就是打那喝上了瘾,再也离不开这茶了。
那段时间我买的茶都是茉莉花茶,我只认那茶是茶,只觉得它的滋味才是真正的茶味儿。参加工作之后,经常出差,茉莉花茶也就成了随身必带之物。宾馆是备着茶叶的,小纸袋那种。通常是一包红茶,一包绿茶,一包咖啡,一袋砂糖。用不了可以带走。偶尔泡来应个急,总归是尝到了别样的味道。
君子之交淡如水,与朋友聚会却是断断少不得茶的,有碗茶在手闲聊起来要君子得多。总有人随身带了茶的,大家一起喝茶,情绪慢慢地热络起来,等到喝上酒,那就是高潮了。
近些年我喝的茶大多的是亲朋好友送的。
妻很少出门,出门必会给我带些好茶回来。她并不喝茶,买回来的四川竹叶青却是很好。不仅口感好,气味清爽,喝一口便会感觉到那新竹的清香远远飘来,馨香满口,久久不散。还有福建的水仙乌龙茶也很好喝。
妻弟知我爱喝茶,便送我大红袍叫我品尝。许是怕我一时品不出滋味来,送我一斤。我喝得上瘾,一个冬天竟然喝个精光。那茶根也叫我晾干,收集到了一个布袋里,据说做枕头有醒脑的功效。难得的好茶!馥郁芬芳,甘醇厚重。
杭州的发小,前年邮来两盒明前龙井,请我品尝。又喝得上瘾,于是很快就断了货。喝着茶,我想起了那片山,那个曾经去过的叫龙井的地方。我们沿着幽静的柏油路开车过去,云里雾里地兜过一大圈,清爽得很。满眼的茶园郁郁葱葱,正值春季,正是山清水秀的时候。明前的龙井茶感觉也真就不一样。
一挚友多年多次送我茶,实在是感激不尽。遗憾记性差,总是记不得都是些什么茶。但有一款茶印象极深,很精致,因那绢盒上印着篆字“皇品”,“经典名茶”字样。茶汤淡黄,口感濯而不妖,那是一番少有的清香……好喝!
我真正买茶来喝,还是从认识一个新疆的朋友开始的。他是我同学的同学,是做茶叶生意的,每年我都会邮购些黑茶来喝。真正的手工茯茶。黑茶去油腻,暖胃,而且物美价廉,是那边的百姓必备之物。
总归是不懂茶,也就不挑茶,只大概遵循一个原则,冬天喝红茶黑茶,夏天喝些绿茶。苦茶也喝得。大苦丁,小苦丁。大苦丁尤其苦,苦大未必仇深,实则是自己不知就里投放的茶叶儿多了些,“自讨苦吃”而已。小苦丁的苦,苦得就娟秀多了,像极了小丫头撅着嘴,只做做呕气的样子,浅浅的扮一下苦状给人看,说“我生气了哈。”随后就是浅笑了。小苦丁,就是这个样子,苦尽甘来。我还喝过降压的罗布麻茶,养生的三子茶(菟丝子,决明子,枸杞子),明目的菊花茶,减肥的荷叶茶。有理论说喝茶是极其有好处的,这好处却是难以比对的,很难说我身体好是喝茶喝出来的,他身体不好是因为一辈子不喝茶。但我想,这喝茶最大的好处应该是清目爽口醒脑吧。喝过茶满口留香,绝不会有异味。
到这把年纪,也算养出了茶兴,尤其遇到没名没姓的陈茶更会饶有兴趣。那不知道在哪里翻出来的陈茶,本身就带着神秘感,品尝起来就会觉得更有意思。有的时候,那茶喝了几次都喝不出个什么滋味儿来,我便会选择凌晨喝,反正是睡不着,起来品茶。凌晨人睡精神了,味蕾也休息好了,神经也异常敏感起来。
喜欢茶,但我很少去茶庄。有朋友说,那里水太深,叫人害怕。对此我深有同感。就那古朴的装潢,考究的红木家具,不知名的山水字画,以及高大的瓷瓶,厚重的根雕茶几,无不叫人怯步。茶文化的精髓我看不透,历史的厚重我也没有个尺度,价格我倒是很敏感。那里面的茶明码实价不假,价格不菲亦真,细问起来,折扣的幅度又不免叫人瞠目。一时云里雾里,便会踌躇不前,不免尴尬。好茶一定该是贵的,但无数事实证明,卖的贵不一定是好茶。贵的离谱的就更不能“朝贺”了。免费品尝最好也免了,这个“利好”还是不沾的好。
说了这么多,倒是忘了报告一个令我兴奋的事:新结识了一位朋友,是地道的茶农,她家的茶园就在那个叫做黄山的地方。她是文学群里的的一个文友,卖茶是自然的,人家以此为生么。我买了她的茶,尝尝。相信她的茶是不撒农药的,而且是真正的黄山茶。
买茶叶请找酸菜粉群瑕玉
作者简介:
刘宗凯先生,笔名黑牛,高级工程师。摄影爱好者;文字、声乐爱好者。
责任编辑:正飞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刘宗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