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养生论三十二心脑血管病1高血

15

正气养生(三十二)心脏血管(1)高血压

一、高血压

高血压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舒张压)不正常升高为特征,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继发性高血压由肾脏及肾上腺疾病所致。

二、高血压不同种类人群:

1、小孩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较少见,约占20%~30%;继发性高血压较多,约占65%~80%。在小孩继发性高血压中,肾脏疾病占79%,其次为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中毒等。

2、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孕妇特有病症即妊娠中毒症、先兆子痫等,多发在妊娠20周与产后两周,约占所有孕妇5%。

3、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指60岁以上老年人收缩压高于正常水平而舒张压正常,它是发生老年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三、高血压病因

1、遗传因素。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父母均患高血压者,其子女患高血压概率高达45%,基因遗传所致。

2、精神压力和环境因素。长期精神紧张、激动、焦虑,受噪声或不良视觉刺激,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各方面压力越来越大,人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引起血管收缩,心脏负荷加重引发高血压。

3、不良饮食结构与生活方式。饮酒、吸烟、少运动、久坐、熬夜、高脂、高盐饮食。

4、维生素D过剩。在儿童生长期预防佝偻病,给孩子补钙时若长期服用维生素D制品,会促使大量钙沉积于肾脏和大血管,引起肾钙化和大血管钙化,导致高血压发生。

5、肾脏因素。如:先天性肾脏发育不全、先天性泌尿道畸形、肾动脉狭窄、隐匿性肾炎、肾盂肾炎等导致血压升高。

6、性别、年龄因素。女性更年期前患高血压的比例较男性低,更年期后高于男性。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7、体重超标。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肥胖者是体重正常者的3~4倍;

8、药物影响。避孕药、激素、消炎止痛药等可影响血压。

9、其他疾病影响。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甲状腺、肾动脉狭窄、肾脏实质损害、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四、高血压症状

症状因人而异。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休息后恢复正常。随病程延长,血压明显持续升高,逐渐出现各种症状。称缓进型高血压病。缓进型高血压病常见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胸闷、乏力等。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神志不清、抽搐。称急进型高血压和高血压危重症,短期内发生严重心、脑、肾等器官损害和病变,如中风、心梗、肾衰等

五、高血压中医调养

中医诊疗用中药、验方、中成药、针灸、推拿按摩、敷贴、浸洗、药枕、熏蒸、磁疗、拔罐、刮痧、药膳方等。

中医认为高血压病因:情志失调、饮食失节和内伤虚损等致肝肾功能失调;病位在肝肾。早期有头痛、头晕或头胀、耳鸣、心悸、失眠,后期还可累及心、脑肾等脏器。

1、辨证治疗

1)舒法。

症状:精神紧张,情绪抑郁,或烦躁易怒、头晕胀痛,舌苔滑腻,脉沉弦紧等。

方剂:丹栀逍遥散加减。

功效:舒肝理气。适用风阳上扰型高血压。

2)平法。

症状:头晕欲仆、耳鸣、头痛且胀、面红目赤、脾气急躁、后项及肩、背发强、四肢及面部麻木、失眠多梦,恼怒等。

方剂:天麻钩藤饮加减。

功效:育阴潜阳,平肝息风。适用肝阳偏亢型高血压。

3)清法。

症状:头晕、头痛、目眩、耳鸣、面赤烘热、口苦口干、急躁易怒、小便黄、大便结。

方剂:龙胆泻肝汤加减。

功效:清肝泄火。适用肝火上炎型高血压。

4)滋法。

症状:头晕、口干涩、手足心热、腰酸痛。

方剂:杞菊地黄汤加减。

功效:滋养肝肾。适用肝肾阴虚型高血压。

5)养法

症状:眩晕、耳鸣、视物昏花或视力减退、头痛、神疲懒言、乏力自汗、肢体麻木、、面、唇、甲淡白无华,心悸少寐,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甚则经闭,

方剂:人参归脾汤加减。

功效:健脾益气,补养肝血,兼活血通络。适用气血亏虚型高血压。

6)镇法

症状:头痛剧烈、头胀、目胀、耳鸣、面赤、急躁易怒、不寐多梦、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噻。

方剂:镇肝息风汤加减。

功效:镇肝潜阳,降逆息风。适用肝阳上亢型高血压。

2、头部推拿按摩法。

1)梳头。

促进头部血液循环,疏通经脉,流畅气血,调节大脑神经,刺激皮下腺体分泌,增加发根血流量,减缓头发的早衰,并有利于头皮屑和油腻的清除。

梳头方法是每天早、中、晚各用手指梳头一次,用力适中,头皮各部全部梳理一遍,每次2~3分钟。

2)推发。

两手虎口相对分开放在耳上发际,食指在前,拇指在后,由耳上发际推向头顶,两虎口在头顶上会合时把发上提,反复推10次,操作时稍用力。两掌自前额向脑部按摩,至后颈时两掌手指交叉以掌根挤压后颈,有降压作用。

3)按足底。

脚心是肾经涌泉穴,手心是心包络经劳宫穴。常用手掌心摩擦脚心,健肾、理气、益智、水火相济、心肾相交,防失眠、多梦等,促进血液循环畅通,排除积聚在体内废物和毒素,新陈代谢正常运作稳定血压。

3、针灸法

穴位:百会、曲池、太冲、太溪。

功效:清泄肝火,育阴潜阳

随证配穴:头晕甚者-风池,耳鸣-翳风,心悸失眠-神门。

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

3、泻血。

穴位:双则耳尖穴。

穴位放血五到十滴,1周治疗3次,12次(1个月)为1个观察疗程。

4、气功疗法

内养静功法。取坐姿或站姿。坐姿是坐椅子上,双腿分开自然踏地,两手放于大腿上,手心向下,全身放松,心情怡静,排除杂念,意守丹田,口唇轻闭,双目微合,调整鼻息。站姿是身体自然站立,双脚分与肩平,两膝微屈,两手抱球放于身前,全身放松意守丹田,调整呼吸。每次~30分钟,每日~2次。

六、高血压病预防

  1、心理平衡。

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遇事要冷静、沉着。情绪波动直接导致血压升高。患高血压要心胸开阔,保持愉悦心情,控制自身情绪。

2、调整身体能量平衡,控制体重。

坚持锻炼,增强体质。适当有氧运动促减肥,提高心血管系统性能,血管舒缩运动趋向正常化,降低血糖和血脂浓度,缓解和预防高血压。适当节制饮食,增加活动量,不宜泻药减肥。

  3、生活起居有规律。

根据人体生物钟节律,养成按时睡眠、按时起床、按时用餐的良好习惯。生活规律是稳定血压、恢复健康的保证。高血压需要保证充足睡眠时间,睡前1小时避免过度思维活动或看电影、电视等。

  4、合理膳食。

饮食清淡要三低二高。低动物脂肪、低糖、低钠(盐),高蛋白、高纤维素(蔬菜)。含碘量高食物,防止动脉硬化如:海带、紫菜等。忌吃动物脂肪和内脏,防止发胖及动脉粥样硬化。老年人烹调不宜油炸饮食忌油腻。宜早不缺食、晚不过饱。忌过度饱餐易消化不良,发生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等。

5、宜多食维生素、矿物质蔬菜水果。如蔬菜类(白菜、胡萝卜、番茄、百合、南瓜、黄瓜等)、水果类(苹果、桔子、梨、葡萄等)。海藻类、菌类等。维生素参与细胞间质生成和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参与代谢反应、加强排泄胆固醇,使血脂含量降低。

6、宜少吃刺激食物。如辣椒、浓茶、咖啡,不吸烟,少饮酒等,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豆制品等。

7、定时排便。

人体排便时腹压升高影响血压。高血压在排便困难时服用益生菌等,平时多食含洋姜蔬菜,养成每天定时排便习惯。

8、注意保暖

冬天忌用太冷、太热的水洗澡或浸泡过久。随天气变化增添衣服,注意保暖防中风。夏天忌贪凉、寒食。天热及时补充水分。

9、补钙

保证膳食中钙摄入充足。每日钙摄入~毫克,可防止血压升高。每日平均摄入钙量~毫克人群,比摄入钙量~1毫克人群患高血压病高出2倍。含钙食品,如黄豆、核桃、牛奶、花生、鱼虾、红枣、蒜苗、紫菜等。

七、高血压茶疗

1)菊花山楂茶

材料:菊花、茶叶、山楂用沸水冲泡代茶。每日1剂。

功效:清热,降压,消食健胃,降脂,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及高脂血症。

2)枸杞决明茶

方法:决明子、菊花、枸杞子、槐花用开水冲泡,代茶饮,每天1剂。

功效:补益肝肾、平肝降压。适用高血压阴虚阳亢。

3)山楂荷叶茶

方法::山楂、荷叶、蜂蜜。用火煎煮,每日1剂代茶饮。

功效: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血脂的作用,还有减肥的功效。对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兼身体肥胖者尤为适宜。

4)葛根茶

方法:每天30克,加水煮弗后代茶饮。

功效:改善脑部血液循环,适用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及腰酸腿痛等症状。

5)莲子心茶

方法:用莲心开水冲泡后代茶饮用,每天早晚各饮一次。

功效:降压、清热、安神、强心。适用高血压引起的头晕脑胀、心悸失眠等。

6)决明子茶

方法:用15~20克决明子泡水,每天数次代茶饮。

功效: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适用高血压、头晕目眩、视物不清。

7)桑寄生茶

方法:用桑寄生干品15克,煮15分钟代茶饮,每天早晚各一次。

功效:补肾补血。

8)罗布麻五味子茶

用料:罗布麻叶6克,五味子5克,罗汉果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降压。适用高血压症、冠心病。

9)消脂减肥茶。

用料:生首乌、生山楂、草决明、冬瓜皮、乌龙茶。先将前四味共煎去渣,以其汤液冲泡乌龙茶,代茶饮用,每日1剂。连续饮用二月为一疗程。

功效:降脂、活血、降压、利水等功用。

10)三七茶 

用料:三七15克、红花15克,水煎代茶饮。

功效:活血化淤,改善心肌供血。

11)钩藤茶 

用料:取钩藤15克、天麻15克,水煎15分钟服用。(不超过20分钟,否则有效成分破坏)

功效:降压。

八、高血压民间偏方

  1、五味贴敷降压方

  配方:鲜姜、蓖麻仁、吴茱萸、附子、冰片10。(将蓖麻仁、吴茱萸、附子先捣碎,研成细末。鲜姜捣烂为泥,再加冰片末,共调成糊状。每晚睡前敷贴两足底涌泉穴,次日清晨取掉,连用5~10次。)

  功效:温补脾肾,平肝降压。适用高血压。

  2、花生壳

  配方:适量花生壳。(将生花生壳适量洗净,放入茶杯,把开水倒满茶杯每天多次饮用。

  功效:降血压,调整血中胆固醇含量,适用高血压及血脂不正常的冠心病。

  3、刺儿菜

配方:干刺儿菜10克。(将刺儿菜加水克,温火熬30分钟,熬好服下,把菜吃掉。每天煎服一两次,一周可见效。常喝此药,即可。

功效:稳定血压。适用于高血压。

  4、黄瓜藤汤

 配方:干黄瓜藤1把。(加水煎成浓汤。每日2次,每次1小杯。)

 功效:清热、利尿。

5、海带根饮

配方:海带根适量。(将海带根晒干粉碎为末。每次服6~12克,每日1~2次,温水送服。)

功效:清热利水,祛脂降压。

6、海参汤

配方:海参50克,生姜适量。(海参加水同姜煮烂。每日晨空腹服,吃海参饮汤。)

功效:补益肝肾,养血润燥。适用高血压动脉硬化。

7、生龙骨牡蛎元参汤

配方:生龙骨、生牡蛎、牛膝、枸杞子、白芍、元参、黑桑葚、生地、熟地。(煎服).

功效:适用高血压阴虚阳亢证。

18、龙胆草黄芩生地汤

配方:龙胆草、黄芩、栀子、杭白芍、细生地、柴胡、决明子。(煎服)

功效:适用高血压肝火亢盛证。

9、桑寄生杜仲汤

配方:桑寄生、川杜仲、元参。(煎服)

功效:适用高血压阴阳两虚证。

10、丹参川芎莲心饮

配方:丹参、地骨皮、海藻、昆布、槐花、豨莶草、川芎、丹皮、寄生、大蓟、茜草、牛膝、莲子心、荷叶。水煎服。

功效:适用于高血压血热瘀滞证。

11、臭蒿子

  配方:野生黄蒿子(俗名臭蒿子)一把。(放在锅中熬10分钟或开水冲泡,洗头十分钟/每晚一次,洗脚10分钟。每天坚持洗头洗脚,不要间断。

功效:适用高血压。

12、中药敷贴涌泉穴

配方:桃仁、杏仁各、桅子、胡椒、糯米14粒。(上药共捣烂调成糊状分3次用。每晚睡前敷贴涌泉穴,白昼除去。每天1次,每次敷1足,两足交替敷贴,6次为1疗程。3天测量1次血压,敷药处皮肤出现青紫色。)

功效:降压。

血压高多戒烟限酒低脂低糖少盐!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盖百霖价格大概是多少
白癜风检查到中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bumayea.com/lygz/16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