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据统计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超过1亿人,并有上升的趋势,其并发症已成为我国主要致死、致残的病因。
不管是医务工作者,还是普通民众,对高血压都有一定的了解。那么说到降压药物的选择,绝大多数人,包括笔者自己,在临床上遇到高血压患者,也是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包括利尿剂、ACEI、ARB、CCB、β受体阻滞剂等西药来降压。直到1个月前,当笔者自己用中药将自己的血压降下来之后,我才可以肯定:中药降压,真的可以!
亲身体验说来大家可能不信,虽然笔者还未至而立之年,却在四个月前无意间发现自己有高血压,当时因为自己感觉头部昏昏沉沉,就在护士站让同事给测了个血压,高压竟然到了多,在随后的几天里,我几乎每天都用电子血压计及水银血压计多次测量血压,均高于正常值,要知道在我这个年纪,我的同事们都是/70mmHg左右的血压,虽然在给患者看病时,遇到这种情况会毫不犹豫的劝说患者暂时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但发生在自己身上,我却犹豫了,考虑到各种降压药物的禁忌症和不良反应,我迟迟没有给自己开上一盒降压药,试图通过改变生活状态来达到降压的目的,然后我开始早睡早起,每天九点半左右便上床睡觉,告诉母亲做饭一定要少放盐,肉也吃得比以前少了许多,就这样过了2、3个月,期间断断续续的测量血压,发现我的血压还是没有降下来,总是波动在-/80-mmHg之间。同事们都在劝我吃点降压药,然而我还是“不甘心”,这时我才想到,为什么不用中药试试降压呢,降不下去再吃西药。然后我就给自己开了点罗布麻叶、决明子,一共才六块多钱,然后就用这两个药,各抓了一点泡茶喝,神奇的是,第二天我测血压,竟然只有/80mmHg左右,之后连着测了一段时间,都在正常范围内,这使我不得不感叹中医药的神奇。但是我自己一个样本怎么能具有说服性呢?用个例来鼓吹整体一直是是一部分“中医黑”常拿出来抨击中医的筹码,所以笔者就在网上找了一些论文,希望能给大家分享一下中药降压的可靠性,以及让读者能够了解到哪些中药具有降压作用。
降血压中药1
钩藤
钩藤为茜草科常绿木质藤本植物,如钩藤、大叶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干燥带钩茎枝,味甘、性微寒。有清热、平肝熄火、镇痉等功效,用于头痛眩晕、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血压等。钩藤中含有多种吲哚类生物碱,其中有效降压成分为异钩藤碱和钩碱。钩藤是治疗高血压的常用中药,降压作用温和持久,其降压机制被认为是由于直接和反射性的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及其对交感神经或神经节的阻断作用。钩藤碱通过Ca2+通道的阻滞作用而引起血管扩张,使外周阻力降低,此作用与经典的钙拮抗剂相似,故推测钩藤也是一种钙拮抗剂。钩藤不但具有抗高血压作用,而且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松弛血管平滑肌作用。
2
葛根葛根为豆科多年生落叶藤根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根,味甘辛、性凉,具有发表解肌、解热生津、透发麻疹、升阳止泻功效。异黄酮类化合物是葛根的主要有效成分,其中含量较多的有葛根素、黄豆甙元。葛根素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肌细胞,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大脑氧供的作用,对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其降压作用是通过β肾上腺受体阻滞作用而完成的。还能对抗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升压作matchmatc用,减弱甚至完全抵消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增强其降压作用,葛根对高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葛根能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降低儿茶酚胺含量,还能逆转高血压患者左心肥厚,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使心肌耗氧量下降,降低心血管病危险,对高血压患者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3
决明子
决明子为豆科一年生半灌木状草本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味甘苦,性微寒,具有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润肠通便作用,可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及霉菌性阴道炎。决明子的水浸液、醇水浸液和乙醇浸出液还有降低血压及利尿作用。动物实验对大鼠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降低,其降压作用强度及持续时间显著强于利血平。经实验研究,决明子中蛋白质、低聚糖及蒽醌苷均有降压作用。决明子蛋白质产生的降压作用,与该蛋白质在肠道内分解后形成的氨基酸和多肽短链的吸收入血有关。决明子低聚糖产生的降压作用,与其促进肠道双歧杆菌的增殖有关。决明子蒽醌类还有利尿作用,可能是决明子起降压作用的原因之一。
4
黄芪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味甘性温,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疾生疮、利水退肿之效。黄芪主含苷类、多糖、黄酮、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成分。其降压成分是r-氨基丁酸及黄芪甲甙,具有扩张血管、抗缺氧、降低大鼠肺动脉中胶原纤维含量及强心利尿作用。其降压机制可能与扩张血管,抑制Ca2+内流,抑制中枢神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减少激肽及羟脯氨酸的释放有关。黄芪有明显扩张外周血管、冠脉及脑、肾血管和肠血管作用,还有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刺激骨髓造血等功能。黄芪降压特别迅速、短暂,连续给药无快速耐受现象。
5
夏枯草
夏枯草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夏枯草带花的果穗,味苦性寒,具有抗肿瘤、降压、抗炎、清热、利尿等作用,且对血压有双重调节作用。夏枯草中含有大量钾盐和夏枯草甙(PVS),其具有扩张血管和抗心律失常作用,因而具有降压和心肌保护作用。夏枯草对肝火上炎、脉络郁滞的高血压患者,具有较好的降压作用,还可改善患者的内皮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
6
罗布麻叶
罗布麻叶为夹竹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罗布麻的干燥叶,含有罗布麻甲素及乙素、芸香苷、多种氨基酸等成分,其主要降压成分是槲皮素、总黄酮,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脆性、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作用。并通过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电压依赖性Ca2+通道的的和受体操纵性Ca2+通道双重抑制作用,降低细胞内游离Ca2+水平,这可能是舒血管降压机制之一,也可能与其减慢心率、增加冠脉血流及降低血脂等有
7
桑寄生
桑寄生为桑寄生科常绿小灌木。桑寄生的带叶枝茎,味苦性平,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等功效。桑寄生含广寄生甙及槲皮素等,常用作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其降压机制是通过调节血清激素水平、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含量,从而达到保护中小动脉内皮细胞,逆转平滑肌细胞增殖,舒张冠脉及增加冠脉血流量,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降压机制还与萹蓄苷的利尿活性有关
8
杜仲
杜仲为杜仲科落叶乔木植物杜仲的树皮,味甘性温,有补肝肾、强筋骨及安胎功效。其含有多种木酯素、苷类、环烯醚类、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其主要降压成分为松脂醇二葡萄苷,其降压机制是通过直接扩张血管和抑制血管运动中枢而使血压下降。杜仲在降血压的同时,还能调整血脂,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心脑血管的发病率。杜仲降压疗效平稳,无毒,无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1.中药降低血压机制浅析董文彦(医院,内蒙古赤峰)
2.中药降压研究的新进展孙新梅任双杰刘丽娜(医院药学部,河北衡水)
3.中药降压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杨硕,王黎(医院干部病房,吉林长春)
小尔雅中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