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区“免申即享”服务厅、政务1厅上线亮相
让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便利
龙华区政务服务大厅切实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政务1厅、“免申即享”服务专厅上线亮相。
让办事像网购一样便利,政策推送像快递一样精准。8月20日,龙华区召开年“智慧龙华”和“数字政府”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两项便民化、智能化、精细化的政务服务改革新成果——“免申即享”服务专厅、政务1厅正式上线亮相。
据悉,在“数字龙华、都市核心”建设理念上,龙华区在全市率先推出“免申即享”服务厅和政务1厅两个智能化应用场景。从“少跑腿”到“零跑腿”,从证照反复提交到“证照管家”,办事不用排队,还能视频连线窗口……近年来,龙华区以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将推进“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作为关键落脚点,通过夯实全区信息基础,挖掘释放数据价值,不断拓展政务服务智能化深度,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形成了一批具有龙华特色创新品牌,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赢得各方点赞。
“免申即享”:变“找政策”为“政策找”
如果你是物流企业的负责人,某天手机信息提醒“您有一条待享受的免申即享事项”,点开后发现是“国家A级物流及市重点物流企业资助”的政策推送,能享受最高5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而获得这些只需点击确认,即可等待公示后获得。千万不要惊讶,这是龙华区“免申即享”服务厅正式上线运行带来的福利。
“免申即享”,是龙华区基于数据账户基础建设成果,通过共享数据、数据匹配、协同审核的方式,主动查找、主动告知,给予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群众免予申报、直接享受政策。通过转变政策兑现方式,实现政府“上门送政策”,解决企业和群众对政策“不知晓”“不理解”“不会办”等难题,切实提高政策的到达率和兑现率。
龙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以前,企业和群众在面对资助类政策种类繁多、要求各异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多渠道搜集资料,咨询政府工作人员,研究吃透政策后,再准备申请材料、与各相关部门对接,等待业务审批。加之政策筛选、申报流程和材料较为繁杂,很多企业和群众未能及时获知政策条件,申报数量“大打折扣”,或者等到知晓政策后,一些事项申报时间却截止了。因此,龙华区着力打造“免申即享”服务厅,紧扣“主动服务”“政策找人”“主动兑现”关键词,让企业和群众获得惠企利民政策不再“线下跑腿”,仅需“线上点一次”。
目前,龙华区“免申即享”服务厅按照“资助范围明确、审核标准清晰、比对数据齐全”的原则,对全区余项惠企利民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在全市率先推出首批涉及7个部门15项“免申即享”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涵盖“助企”“助才”“助学”“助教”“助老”“助残”等多个领域,预计覆盖企业余家,个人13万余人。
政务1厅:变“千人一网”为“人手1厅”
龙华区利用数据赋能惠企利民,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龙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利用数据账户建设成果,为企业、群众打造了一个专属、便捷、高效、多元的,旨在实现一人一厅、一企一厅的掌上政务服务平台——政务1厅,现已经成为龙华区各企业和群众的办事好平台。
龙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互联网时代,人们对掌上办事的要求逐渐提高,以往,市民申办业务存在在线办事入多口、换多网、咨询渠道单一、材料重复提交、信息推送不及时不精准等问题。政务1厅就针对性地“破题”——这里,服务对象不仅“办事无忧”“证照无忧”“咨询无忧”“预约无忧”“诉求无忧”,更让惠企利民政策快速落到实处。
在办事方面,政务1厅一口归集项区级事项,完成政务服务“指尖”一网通办,事项申办更便捷;设置惠企政策和人才服务事项模块,实现政策查询、办理一条龙服务;结合企业群众信息建立运算模型,智能推送事项更精准。
政务1厅的“证照管家”对接电子证照系统,打通业务办理数据库,支持身份证、户口簿、出生证、结婚证、房产证等24类证照材料的智能匹配,实现了证照和材料的共享复用和证照到期提醒,解决了申办纸质材料多和重复提交的老问题,避免了因忘记证照期限而未及时申办的情况发生。
在政务服务工作中,办事企业和群众经常遇到各种难题需要线上指导。政务1厅结合智能客服+人工客服,提供“7×24小时不间断”在线窗口服务;创新性引入视频办事功能,可与窗口人员或审批人员发起实时视频通话,满足了企业群众线上咨询和业务指导等需求。
此外,在预约和意见反馈方面,政务1厅也能“更智慧”,让政务服务更有温度,体验感更强。
创新拓展打造政务服务“领航版”
“免申即享服务厅”和政务1厅服务厅两个智能化应用场景,不仅提高了政务服务效率,增强了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互动,更是为深圳市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服务数字化、行政流程精简化、资源配置智能化创新实践的“龙华范例”。
在实践中,龙华区一直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市关于“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务服务工作的决策部署,千方百计优环境、真心实意助企业,统筹推进强管理、促改革、优服务工作,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聚力政务服务改革创新,打出提速增效系列组合拳。“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龙华区深入推进“不见面”审批,“不见面”审批事项共计项个情形,真正实现群众少跑动、零跑动。事项通办让办事地域无限制,推动区级个人和法人事项下放街道、社区实现同层级、跨层级受理,区内通办事项达项事项个情形,另有项全城通办事项可供企业和群众选择办理,大幅缩减群众办事跑动距离。
在审批中持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群众跑动次数由原来的多次缩减为1次,开办企业时限压缩50%左右。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推动79项区级事项实现“秒填、秒证、秒批”三秒特色服务。持续优化容缺办理服务模式,推动项事项个情形实现容缺办理,持续减少群众跑动次数。积极打造无卡证城区,推动电子证照调用次数超过万次,位居全市第一。
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创新多元化政务服务举措。近年来,龙华区打造全国首家“政银e站”,实现全流程、全天候、全方位的“政务+金融”“双向互通”办理模式,同时推出“政银医户”套餐,开展“政务移动进‘三区’”活动(园区、商区、社区),以“主动政务、服务增速”为切入口,实现政务窗口“前移”。“政银e站”“政务进三区”分别荣获第十七届深圳关爱行动“十佳创意项目”“百佳市民满意项目”奖项,成为全市政务系统中仅有的获得表彰的项目。创新打造医政合作惠民新模式,率先推出龙华“医政通”服务项目,推进政务、医疗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生育登记等84类政务事项“一站通办”,荣获第十八届深圳关爱行动“百佳市民满意项目”奖项,得到省、市、区领导批示肯定,要求全市推广。不断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构建24小时“自助办”体系、试点升级北站社区政务服务一体机功能、推出政务分厅“服务宝典”,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深化政务公开“四化”改革,打造“家门口”政务公开专区,以高质量公开促服务。全新上线新版政府英文网站,深化外籍人士在线服务。政府英文网站建设工作经验获国务院网站刊登推广。
龙华区各级政务服务大厅也加强自身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切实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近一年来,共收到表扬信封,锦旗51面,群众满意度高达99.2%。(曾贤平文)
[责任编辑:陈沁舒]
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温馨提示
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