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dxkfbl/160212/4769995.html大红袍,既可以指大红袍这一茶树品种,也可以泛指武夷山岩茶。大红袍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茶之一,这里的大红袍就是所有岩茶的统称。大红袍属于闽北乌龙茶,它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集中国茶叶制作技艺之大成,素有茶王之名。有人把大红袍和四大名枞合在一起,叫做“五大名枞”。
传说“大红袍”名字由来,是因为明朝一赶考书生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天心永乐禅寺和尚泡茶与他喝,病痛即止。书生考中状元,问及茶出处,得知后脱下大红袍绕茶丛三圈,将其披在茶树上,故得“大红袍”之名。状元用锡罐装取大红袍茶叶回京,又治好了皇后的病,皇上大喜,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披红袍于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人看管,采制茶叶悉数进贡,于是,大红袍的盛名也被世人传开。
▲天心永乐禅寺的大红袍祖庭(张天福题)
说到大红袍,就不得不说说大红袍母树,它们长在武夷山景区内九龙窠山腰上,几乎所有去武夷山旅游的人都会去专门看一下。据说,这几棵树被投了一个亿的保险,所以身价很高。因为它自从年就停止采摘,所以现在市面上也不会有母树大红袍流通。这些母树大红袍一共有6棵,如果从左到右依次编号,也就是从“大红袍”石刻旁上层第一棵算起为1、2、、4,中层为5,底层为6。其中1和5是同一品种,2和6是同一品种,和4是同一品种,这个品种分别是北斗、雀舌和奇丹(这是陈德华老师的观点,还有其他人对此持有不同观点,在此不展开细讲)。值得一提的是,大红袍母树到底是哪几棵也有不同的说法,有一种说法是这6棵其实都是从其他地方移栽过来的,因为这个位置方便游客参观……还有一种说法是历史上的大红袍母树没有6棵那么多,而且位置是在天心庙背后的山上。到底哪几棵树才是真正的母树大红袍,林馥泉、姚月明、张天福、陈德华等专家都有各自的观点。林馥泉先生的一段话,算是对武夷山岩茶一个比较精确的描述。关于大红袍的树种,他是这样描述的:大红袍树种,实为菜茶之一种,惟其叶较普通菜茶为厚,质地也较肥润,外形似小叶水仙,幼叶色呈紫红。正因叶质厚润,采制成茶,较其他茶种其气味芬香。
关于母树大红袍的位置,他是这样描述的:大红袍产于九龙窠中,是处系一岩罅,岩顶终年有水自上由岩罅滴落。随水流落者有无数苔藓类等之有机物,种地因而较他处润泽肥沃。且两旁岩壁直立,日照不常,气温变动不激,凡此种种,均为茶树生长理想条件,亦即大红袍得天独厚之处也。这种环境也是武夷山岩茶核心产区三坑两涧的典型地貌,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山场小气候也是武夷山岩茶独具岩骨花香的秘诀。▲大红袍母树
所谓纯种大红袍,通常是指母树大红袍中的某一品系(北斗、雀舌或奇丹)单独扦插繁育(无性繁殖)栽培后,单独采制加工而成的大红袍。所谓拼配大红袍,是指这个中的2个或个互相混合在一起拼配,或者这个中的某一个和其他品种拼配而成的岩茶。所谓商品大红袍,泛指没有说明品种的武夷山岩茶,商品大红袍可能是某个单一品种,也可能是几个或多个品种拼配而成。▲大红袍干茶
林馥泉先生关于母树大红袍制作工艺的描述:大红袍平时只耕作管理而至采制,均较他茶认真,尤以采制,更尽人工制茶之能事,除采制时举行种种迷信仪式外,(即采日僧人全体焚香礼拜,设坛念经等等)使用特制器具,调技术最精炼茶师为之。各项制作处理,力求尽善尽美。若以一普通之茶,其产制如许认真,其成茶品质,当亦较一般者为优。他的这句“若以一普通之茶,其产制如许认真,其成茶品质,当亦较一般者为优”说的很实在,无论什么样的茶叶用这样考究的流程来管理和制作,口感都会比普通的更好。另外有人会宣传说自己的大红袍是几代的,比如从母树剪枝扦插繁殖得到的是一代,从一代上剪枝扦插繁殖的是二代,以此类推。这是不科学的,因为无性繁殖不存在代数,无论是第几代,它们的基因在理论上来说都是一样的。▲盖碗冲泡大红袍
目前对武夷山岩茶品种研究最深的是罗盛财老师,他是武夷岩茶育种专家,曾任武夷山市(原崇安县)综合农场革委会副主任、场长、武夷山农委副主任、农业局局长、书记。这些官衔并不足称道,他最杰出的成就是花许多年时间研究、探索、考证、归纳、整理而成了一本著作《武夷岩茶名丛录》,这是目前对武夷山岩茶茶树品种命名最权威的书籍。这本书对每个名丛的无性系分类、原产地、生长状况、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香气、滋味等等都作了详细记载,而且附有名丛三到四张彩色照片,展示名丛的株形、叶状、芽叶、花貌等特写彩照,每张照片还标明拍摄时间,做到图文并茂,一目了然,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与实用价值。▲大红袍茶汤
根据罗盛财老师的回忆,刚刚上面我们提到的6棵母树5号和6号是年建九龙窠名枞园的时候从1号和2号而来,4号不知道何时何人栽种。目前在武夷山种植的纯种大红袍是年福建省茶科所从武夷山扦插到福安培育,年陈德华又从福安引种回武夷山(因为这个举动,陈德华被称为“大红袍之父”)。▲大红袍茶汤
大红袍的冲泡相对来说比较简单。首先说水质,使用武夷山本地的山泉水或者是某些类型的矿泉水最好(要尝试和探索一下才知道矿泉水是否合适,有的矿泉水泡茶很好喝,有的不好喝,反而影响口感);其次是纯净水,既不会给口感加分,也不会减分;然后是普通净化水和自来水。其次是泡茶用具,盖碗最好,因为盖碗没有什么吸附性,而且能够灵活的控制茶叶和开水接触的时间,同时也方便观察汤色和叶底;紫砂壶次之,如果使用紫砂壶的话,建议用朱泥这样透气性比较小的,不容易串味,如果是段泥这样透气性比较强的,建议专壶专用,每一把壶只泡某一种类型的茶叶,而且还要分品种,比如泡肉桂的紫砂壶就不要泡水仙。在冲泡手法上,无论什么类型的岩茶一律都要使用沸水。首先需要把盖碗或者紫砂壶烫热,将茶叶投入其中,先闻茶叶的干香,然后注入开水。一般正岩茶的前三泡开水浸泡茶叶的时间都不要太长,建议控制在十秒之内,-5秒最佳(可以根据个人的口感爱好调整,浸泡的时间短的话香气好,浸泡的时间长的话味道就会比较浓厚甚至出现苦涩味),-5泡以后浸泡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时间的具体长短可以根据个人的口感爱好调整。▲大红袍茶汤
文章中所引用图片,均为晓山堂年监制的一款纯种大红袍,选用的北斗品种。这款大红袍干茶条索紧结,颜色乌润,很匀齐干净;茶汤橙红明亮,散发着浓郁的花果香,香高持久,入口醇厚,“岩韵“明显。清代周亮工《闽茶曲》云“雨前虽好但嫌新,火气未除莫接唇。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已经退火一年半之久的这款茶,着实被一起品鉴、平时不是很常喝岩茶的女友们喜欢,大家真正体会了岩茶的“活、甘、清、香”,赞不绝口。
▲大红袍叶底
年的岩茶都已经可以品尝了,喜欢岩茶的朋友们,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