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书的友情烟台的藏茶和杭州的龙井

北京手足癣医院在哪 https://m-mip.39.net/fk/mip_8593664.html

  

  一

  那年暑假,我从天堂之府杭州回到烟台,走下出租车,我就发现了路边的“雅安藏茶”灯光明亮,这么晚了,茶叶店老板娘还没有休息,于是我放下背包径直地走进去。肚子里在高铁上吃的饭还没有消化,喝杯茶消消食吧。

  老板娘是一位非常文静的70后女子,纤细的身姿,秀气的面庞上带着笑容,一举一动都透着茶文化的灵气。她冲泡了原味的藏茶给我品尝,那茶汤黄亮温厚,喝下去很舒服的感觉。他说:“藏茶不像绿茶那样刺激神经,下午喝,晚上喝,都不会影响睡眠。还有减肥、美体的作用。”而且藏茶来自四川雅安,属于纯天然、无污染的好茶叶,是世界上最好的天然饮品。说着她冲了一壶藏家茉莉花茶,说:“你看这个茉莉花茶,纯香却看不见花瓣,是因为制作的方法比较特殊,属于高档的茉莉花茶。”我品了一小杯,味道醇厚绵长,确实不一般。

  我们一边聊天一边品茶,她回忆起自己从粮食局的职工到卖茶叶的经历,非常感慨地说:“在我们这个时代,只要不甘于贫穷,敢于创新和吃苦,总会有一片自己创业的天地。”是的,她说得有道理。她给我讲了自己的创业经历,我作为作家,职业铭感告诉我,这是一篇很不错的散文,淳朴的内容,丰富的故事,于是我建议她动笔写下自己的寻茶之路。那天我买了一包原味藏茶。

  第二天,我找出自己近期发表的散文和《月亮湾小说散文集》作为送给她的一份礼物。从此交结了这样一个喜欢茶文化也爱读书的朋友,她叫我张老师,我称她为褚老师。她的茶叶店面积不大,却有络绎不绝的茶客,大家一起品茶,一起说天道地,不管您是否买茶,都可以尽情地喝茶,品茶,老板娘是以茶会友,传播藏传茶文化的使者,她经常给我们讲那些藏区的动人故事。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她将自己写的散文《寻茶路》给我看,我一看写的有情有理,语句通顺,警句连连,于是选用了她的稿件,将其发表在《当代文学·海外版》第44期。并且推送在我的   二

  我喜欢喝茶,也喜欢茶文化,那年秋天,我沿着六号大街繁华的街道走到尽头,然后拐弯走进一条比较僻静的书香街道,静悄悄的街道上,听得见文海小学的读书声。顺着方格子砖铺成的人行道继续往前走,一家家的店铺低调的营业着,没有广告招牌,没有吆喝声,似乎是百姓家庸常的日子,不需要竞相叫卖,就这样也会生意长存、财源广进。走着走着一家茶叶店出现在面前,店面典雅大方,用竹子和茶树装点门面,“林隐茶叶”几个红色鲜亮的大字醒目地出现在碧绿的茶树中。我和老伴儿信步走了进去。

  一进门是宽大的原木色茶桌上陈列精美的紫泥茶壶,透明度极好茶杯里是黄亮的茶汤,店主是一位中年男人,他中等个头,不胖不瘦,保养得很好。轻轻地用男中音问:“进来喝杯茶吧,看看需要点什么茶?”

  我老伴儿是个一米八几的山东大汉,笔直的腰板儿,银灰色的头发,客气的点点头,就坐在主人的对面。我在他边上坐下来。主人为我们每个人斟一杯茶,稍许问:“品出点味道了吧?知道什么茶吗?”我看看老伴儿,他对主人笑笑说:“明前茶,明前龙井,今年的新茶。”主人笑了,很开心的说:“遇到行家了。”那次我们买了两公斤茶叶,分别装在八个茶叶盒子里,打个包装,寄回了故乡烟台,送给烟台的亲人们品尝。烟台的亲人们都非常喜欢杭州的龙井茶。

  那天我们一边聊天、一边品茶,店主人说他会看相,我和老伴儿一进来,他就感觉是生意来了,他对老伴儿说:“一看您就是北方汉子,直爽,大气,不斤斤计较,于是我也给您一个最低价,比别人优惠。这位大姐温文尔雅,一定是大学教师,我喜欢这样的客人……”从那以后我们就和这家茶叶店结下了缘,经常去这家买茶、品茶、聊天。

  几年后的一天,我又去林隐茶叶店买茶叶,身边没有老伴儿陪伴,店主也不敢多问。店里换了几个年轻人,攀谈中,我推荐了自己的   过来几日,我去旁边的眼镜店配眼镜,回来经过林隐茶叶店,不由自主地走进去,姑娘说:“阿姨,您的书写得太好了,我看得都流泪了,你们年轻的时候,太勇敢了,十七岁就离开父母去大草原打拼,太不容易了。那个女孩最后怎么样啦?”我沉默片刻说:“她这辈子没有结婚,收养了一个女孩,相依为命,现在已经70多了。”

  姑娘叹一口气说:“看了那你的书,感觉我们如今遇到的困难都是小事。不值得唉声叹气!”

  后来我的《静夜思》出版了,又送给姑娘一本,难得她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她说自己也喜欢写作,但是从未尝试过发表。我说如果你写了好散文,可以投了我,我是《当代文学·海外版》副主编。她很兴奋,跃跃欲试的样子,我想她也许会试一试的。

  

  江南和烟台两家茶叶店,文化不一样,讲究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都是为了传播古老的中华饮茶文化,艰难的细腻和藏区的粗犷,我都喜欢。我感觉中国地大物博,仅仅是茶叶就有几百种,中原的信阳毛尖,福建的铁观音,杭州的龙井,山东的日照绿产,都各自有不同的文化底蕴。我们应该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如同了解自己的指纹。这样我们民族和华夏的民族自信才能建立起来。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说,不能只懂得可口可乐,还要懂得藏茶,龙井,其实茶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茶水的味道千姿百态,远比可口可乐底蕴深厚。我们在和外国人打交道的时候,记住自己是中国人,只有祖国强大,你在世界各地才会得到尊敬。这一点希望中华子孙牢记。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困了累了品一杯中国茶——西湖龙井,或者是雅安藏茶。

  

  

  作者简介:张凤英,女,祖籍河北阜平。山东作家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江山文学网小说主编,《当代文学》海外版副主编,著有长篇小说《教坛风云》《挚爱亲情》《哈斯琪琪格的罗曼蒂克》等,《月亮湾小说散文集》《张凤英散文集》于年出版,散文集《静夜思》于年出版,散文集《飞雪迎春》年春季出版。中短篇散见于《奔流》《草原》《五台山》《胶东文学》《荷花淀》《今古传奇》《枣花》等媒体。发表网络文学多万字。

  

太行飞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bumayea.com/lybf/82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